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城乡基层医疗设备和资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很多城乡居民都会选择大城市的医院进行治疗。那么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模式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护理管理杂志投稿的论文范文。
摘 要:我国现有的卫生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的大中型医院,城乡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不足,服务能力低下,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文章提出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概念,通过构建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来解决医疗体系内现存的问题,构建其模式,并且运用自组织理论对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的管理进行研究,最后实现医疗联合体的构建和管理。
关键字: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突变论,超循环理论
我国现有卫生资源多集中在城市的大中型医院,城乡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不足,服务能力低下,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很多康复就诊的病患扎堆出现在高层医疗机构,并且现有的医疗联合体信息不共享,远程会诊未普及,不能带给患者优质服务。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中,提出了医疗联合体的概念。所谓“医疗联合体”,是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组成,居民就近就医。这种按区域划分的医疗联合体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等一些问题,但其却没有考虑到特殊病种。一旦患者患有某种重大疾病,如脑卒中这一重大疾病,很容易被乡镇卫生院等低水平的医疗机构误诊,丧失治疗最佳时机。
一、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
(一)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概念
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的概念。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以患者为中心,针对特有的重大疾病联合不同层级的医院,与疾病协同防治规程相结合,能够有效整合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中的临床数据以及其它健康资料,开展基于患者资料及时共享的协作服务模式,对于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覆盖范围有着极大的好处。
(二)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模式
我们选择契约式作为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的模式。契约式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是以技术支持为纽带,成员之间没有统一所有权和管理权,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协同服务关系。它的优点在于自发形成的联合体有活力,不同层级医院之间有着高度的团结心,利益得到最大化。而缺点在于协同关系不稳定,契约不可能面面俱到,契约以外的事情不好说。
二、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是L.Von Bertalanfy系统论的发展。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由无序自动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
自组织理论的主要构成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突变论以及超循环理论等。将这四种理论运用到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中,对联合体这一体系进行更好地管理。
(一)耗散结构理论
1.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一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开放体系,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从而产生了一种自组织的状态。
2.耗散结构理论在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中的应用
在实践中,一个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要不断发展必须持续地引入负熵,以抵消医联体内正熵的增加。同时,一个效率低下、逐渐崩溃的医联体,本质上就是正熵逐步的增加。随着正熵的增加,医联体愈加不稳定,愈加混乱,直至崩溃。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系统内各级医院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正熵,正熵随着矛盾的激化而断增加,当熵达到最大值,即矛盾不可调和时,医联体瓦解。相应的,一个医联体的负熵就是一切可能有利于缓解或消除医联体内矛盾的因素。
我们认为,在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管理中引入耗散结构论的关键在于确认其负熵流的生成因素并持续地从外界输入负熵流。
生成正熵的因素。来自医联体内部:医联体组织松散;各级医院无视制度约定,彼此各谋己利、不信任、不沟通。来自医联体外部:市场需求、政治法律环境、公众意识的改变;社会、技术、经济的进步。
生成负熵的因素。生成于医联体内部:良好的文化氛围;各级医院之间的有效沟通;各级医院之间相同的利益要求和价值标准。生成于医联体外部: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医联体对市场、环境变化的积极关注与灵敏反映;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从以上因素可以看出,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系统中正熵的生成是医联体运行的一个必然结果,带有主动性与自发性的特征。甚至可以认为,只要一个医联体还在运作,就一定会产生不利于维持医联体管理秩序的正熵。而负熵的生成却不是这样的。医联体要想抵消正熵并以此来强化管理有序度的负熵,就必须依赖于一些管理行为了。因此,负熵带有明显的强制施加性。
(二)协同理论
1.协同理论概述
协同学试图把无生命自然界和有生命自然界统一起来,发现它们存在的共同本质规律。它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
2.协同理论在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高度建设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世界各国信息事业发展的一种潮流。在协同理论中,论证了复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状态是遵循一定的运行规律的。基于这个理论,我们不妨假设在医疗服务领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这个复杂的系统通过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合理调整与相互协作,达到资源共享的某种有序状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信息资源协同共建共享服务体系是在网络信息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所出现的一种新的信息创模式,它以信息的加工传递为手段,以信息的存储、重组和配送为目的,各级医院对患者资料、专家信息、医疗方法等进行加工、分类、整合,使信息更具适用性。这种结合多渠道的信息优化整合和提供医院资料的过程,就是协同服务的过程。经过优化整合的信息资源再传输到信息资源协同共建共享服务平台,围绕患者所需的不同信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分别制定协同服务策略,根据患者需求建立数据库,通过各级医院之间的共建共享,对信息资源整合、优化,为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平台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三)突变理论
1.突变理论概述
突变论是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自上世纪70年代创立以来,十几年间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突变论的基础是结构稳定性。结构稳定性反映同种物体在形态上千差万别中的相似性。例如,人的面貌虽因岁月流逝而发生变化,但仍存在区别于他人的特征。结构稳定的丧失,就是突变的开始。
2.突变理论在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中的应用
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是一个类似于企业的组织机构,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的建立还处于萌芽状态,其日后的发展速度相对于拥有成熟模式的企业来说会快许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将会不断变化,例如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的深入认识,百姓对其需求的提高等,倘若这些诸多变化的发展速度相似,发展方向一致,那么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的发展就会处于稳步前进的状态,但是如果这些诸多的变化因素中的某些因素停滞不前或者说发生剧变,那么联合体这一组织就会发生突变。
善用突变体现了突变论中的重要思想:反梯度推移,即渐进过程的中断。当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处于逆境时管理层运用突变论进行管理创新,使逆境变顺境。
(四)超循环理论
1.超循环理论概述
超循环理论是德国科学家艾根于1970年提出的。所谓超循环就是以循环作为亚单元,并通过功能连接起来所构成的再循环,通过循环过程的进行使系统具有自组织所需的全部性质,能够稳定地、想干地、自我优化地进化。
2.超循环理论在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中的应用
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系统中可分为各个子系统,如医生子系统,护士子系统,后勤子系统,医疗设施子系统,科研子系统等。每个子系统相当于一个反应循环也就是一个亚单元,如科研子系统,科研目标和信息等输入相当于反应底物,科研人员和科研设施环境相当于酶,经过科研系统的反应循环生成新的反应医疗科研成果。超循环系统分为各个子系统,从外界吸收负熵流,抵消超循环内部熵的增加,使得各子系统功能上偶合起来。
三、结语
重大疾病医疗联合体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在时间轴上相互联系形成催化循环,每个子系统在某一阶段的工作都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催化支持。催化循环的功能上偶合起来,相互提供催化支持,形成一个超循环系统。
相关期刊简介:《护理管理杂志》是由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北京军区总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管理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11-4716/C;国际刊号ISSN:1671-315X,邮发代号:82-926。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军优秀医学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参考文献:
[1]肖捷.浅论突变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管理,2004(5).
[2]刘福星,杨艳萍.超循环理论视角下供应链节点企业研发创新的应用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7):14-15.
作者简介:楼艾婧(1994-),女,浙江义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医疗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