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不仅仅是对于事物的应用和分析上,在企业管理中哲学策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以下是对于企业管理中老子应用上的介绍。
摘要:企业中的领导者要最大程度地了解、关爱、尊重员工,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认识到自身才是企业运行中的主体,加深员工的主导意识和参与思想,这也是“以人为本”的老子哲学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企业管理,哲学分析,哲学论文
(一)道法自然
“道”的概念是老子哲学系统中最高的范畴,是最为重要的核心。老子说过道生一乃至万物,这其中的道则是说的众生的根基和万物规律。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基于“道”而存在,并接受“道”的约束。其次,老子提出人、地、天、道皆为自然之道。这里所说的意思是指人的行为都在模仿道的运行,像“道”一样自由、自然。
推荐期刊:《哲学动态》它提供国内外哲学界信息;反映哲学各学科的新动向、新问题、新成果;交流研究工作经验;刊登哲学短论和资料;开展述评,活跃讨论;促进哲学的研究、教学和宣传工作。
首先,在企业管理的工作中,领导者应该学习大道,遵守企业自然发展的规律,时时注意企业所处环境的改变,充分认知产品周期、企业发展周期等经济变换给予企业的影响,并且以此为依据不断提升自我、改进自我,构建相应完善的发展策略与应对措施,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次,依据老子哲学的理论,治理国家的道理要和煎小鱼一样,不能经常翻动它,要找寻翻动鱼身的合适时间与合适位置,用合适的对应措施面对客观规律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深,企业的无形价值成了领导层眼中的珍宝,企业文化与品牌价值逐渐变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所有阶层、所有岗位对企业形象有高度的统一认知,企业必须保证文化和品牌价值的稳定性。同时,企业各种相关制度不能随意变动,那样会使得工作人员无法适应,难以扬己所长。
最后,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决定不能草率决议,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后,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宣布,不要急迫追究眼前利益而丧失长远的收益和企业职业道德。
(二)无为而治
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并不是说无为的意思是没有作为,而是要求人不乱来、不乱为,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老子认为,“有为”的行为阶段是人生行为阶段较为初级的时期,也就是说,人的行为中过多加入主观意识,从而干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事物发展的规律发生扭曲,无法顺其自然的现象。与之对应的就是高深的境地“无为”,这就是说事物发展顺其自然,不被主观意识与外物的干扰,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顺心而为,最后达成“无为而治”的目的。
首先,依前文所述,“无为”并不是告诉领导者不去做任何事情,而是要求领导者在事物发展中掌控合适的尺度。一个遇事亲力亲为、事无巨细的领导者势必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时间都有限度的,将时间用在琐碎小事上势必导致领导者没有时间在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工作上。对于员工来讲,“有为”是不可缺少的品质,因为这代表员工的执行能力;而对于领导者来说,“无为”是更为需要的,因为一个企业的全面掌控者,应该着重于分权工作,让每一个员工的长处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完美发挥。过多干涉员工的工作内容就会使得员工压抑不堪,导致无法发挥其创造性和积极性。
其次,“无为”思想中关于“争”和“不争”的辩证统一是至关重要的。依据老子哲学的理念,拥有大智慧的企业需要以不争而争天下。现代企业需要重点注意市场在无形之中的要求,努力寻找市场上的每一处利益源点,补充市场空白,在“夹缝”中寻获新生。这样的产品,一经上市就会引爆眼球,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占领市场,这个时候就是体现以无争而争天下理念的时候了。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百事可乐在市场初露光芒的时候,可口可乐已经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然而,百事可乐在面对可口可乐这个庞然大物时,不仅没有退却,没有效仿可口可乐成名路程,而是另辟蹊径,通过自立“新时代”标签,用自身时尚潮流、前卫风尚的品牌形象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假设当初百事可乐没有发展自己的道路,而是跟在可口可乐的后面,现在就不可能出现和可口可乐“平分天下”的局面。
二、老子哲学给企业领导者带来的启示
(一)无为思想
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核心思想就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基础,是核心,也是重点。老子的哲学理论中,宇宙的起始点是无,而正好只有无才属于道家思想的核心。“无为”,是自然无为,不是无所作为,是需要事物发展恪守自然规律的,不能被外物所打扰的。老子提出,只要依照道的准则行事,遵守自然规律,不与自然追求的个人目的相违背,就能得心应手,进而达成“无为而无不为”的目标。
《道德经》中提出,“太上,不知有之”,也就是说管理者最高明的地方在于让团队成员弱化管理者的存在,甚至不能觉察出管理者的存在。这就对管理者做出如下要求:首先,可以正确构建并实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策略,保持组合团队可以长久坚持有关价值观和发展策略,不能过多变动。其次,管理者需要知人善用,善于疏权分权,与此同时不能出现“无所为”的现象,应该充当全新的管理角色。最后,掌握发展规律,统筹整体,善于分辨和应对整体与局部的问题,目的明了。
(二)上善若水的思想
很明显,老子的“上善若水”思想期望企业管理者用于水一样的品质。静处低洼,沉稳善良。这就是对于企业管理者以德为贵的基本要求,同样也是企业管理者成为优秀领导人的前提条件。
《道德经》中指出,老子有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这也是老子哲学对于上山若水之人的三点标准:首先,慈,即是说管理者为人需要做到忠诚慈和,以己为则。其次,俭,老子哲学中的原意是说国家统治者不能重奢华轻国家。那么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就是要求他们不能奢侈无度,好大喜功而做出有损团体的事情,要以节俭为上。最后,不为天下先,说的是不要和企业内部员工“相残相杀”,要以团体利益为主,某种程度上达到无私,就能换来人心,得到团队成员的拥护。
(三)知人善任
老子十分推崇知人善任的用人策略。老子提出人与人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圣人可以消除某些极端的、过奢的、多余的东西。不管是什么人,明智的领导者都可以让其发挥自身功用,施其所长。对于没有所长或者“不善”之人,要不要由于他“不善”的缘故去鄙视他,一方面要对他进行劝导,另一方面也能够给“善人”借鉴之用。总之,一个明智优秀的领导者就需要由知人善任的能力,用团队成员的长处,营造企业“人无弃人”的优良环境。
(四)赏罚并施
不管是企业领导者还是工作人员,公正公平的赏罚机制都是必定需要的。赏罚制度是保证企业可以有效、有序发展的必要方法,是激励先进、惩罚落后的最为有用的手段。通过物质方面的刺激和精神层次的刺激,可以高效地动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他的工作能力,进而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那么,关于赏罚制度的构建该如何做呢?老子说过兵者不祥之器的言论,也就是说企业的赏罚机制最终目标是惩过扬善,所以,在针对员工的过错时,要恬淡处理,最大程度上地人性化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员工理性认知自己的错误,并接受处罚。善于运用处罚机制的领导者,绝对不可以用惩罚的权利来炫耀的自己的威严。企业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切记不可以罚代教,要合理运用激励手段,改变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爆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正面引导职员的主观能动性。
(五)公平正义
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关欤?”关于这方面的哲学思想是说,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比较,也就是“天之道”与“人之道”相比较,以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的发展是用余来填足,然而社会发展中的做法正好与之相悖,是损足供余。对于这种不甚公平的社会表象,老子用自身的公平正义思想进行了无情的披露。为此,老子还设想了一个人人甘其食、人人美其服的社会环境。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公平公正有着很高的重要性,应该纳入管理理念的组成之中,要逐渐设立权益公平、机会平等、标准公平、分配平等的保障系统,营造公平正义的氛围。只有公司工作人员切身感受自身人格与尊严上的公平以及具有公正的竞争环境,才可以让职员有为了公司而努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