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风格和体系,从表面而言,二者相互独立,但就文化融合的角度而言,两者之间一直相互吸收、相互借鉴。
民族唱法是基于本民族传统民问唱法的演唱方式,如我国戏曲唱法、曲艺艺术演唱方法等,在发展过程中已吸收部分美声唱法元素,在美声唱法中汲取经验,实现中西文化结合,实现声乐艺术发展的目的,积累了丰富的探索经验,总结出美声唱法的科学声乐法。进入21世纪后,民族唱法积极借鉴美声唱法优点,在保持风格的基础上,在高音区发声等方面作出尝试,解决民族唱法中的部分演唱难题,实现民族唱法的新突破。民族唱法在吸收美声唱法发声法、共鸣法的过程中,充分关注腔体混合立体共鸣等,进一步发挥声音色彩,在音域宽、音色融合的同时,形成富有主位置、深呼吸的民族新唱法,具有咬字吐字清晰、声音明亮、全腔体感通常、风格浓郁、声音兼有功能性和可塑性等特征。在民族唱法训练过程中,也可以吸收美声唱法训练模式的精髓,提升民族唱法的艺术效果,不少歌唱家通过研究美声唱法特征,丰富自身的演唱方式,使得传统民族唱法在发声方法更为科学,歌唱效果更为出色。
一、美声唱法溯源
美声唱法不光是技巧形式的表现和演唱风格的体现,同时也是美学原则、艺术思想的展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意大利美声唱法在全球各地得到推广,各国音乐爱好者将美声唱法融人于传统民族文化中,形成具有本民族风格但源自于意大利的声乐学派,例如英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德国学派等,这些学派在歌唱过程中的基本发声方式仍为美声唱法,因此学术界也将此称之为“欧洲传统唱法”或“西洋唱法”。
13世纪的欧洲地区,由于受到“妇女在教堂里保持缄默”的宗教古训影响,因此唱诗班中并没有女性歌手,女声部分通常由男童替代,但男童长大进入变声期后,不再适合演唱女声部分,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声音悦耳纯净,唱诗班通常会采取阉割男童的方式,确保男童能够在成人之后既有男子肺活量,又有童声声带,在演唱高音、装饰音、花腔技巧、快速乐句时都能够切换自如,并形成动听的、独特的空灵声音。阉人歌手在 17世纪起越发盛行,演唱技巧也更为丰富,这使得美声唱法发展至前所未有的时期,但 18世纪末期起,随着歌剧剧情的深入,阉人歌手的嗓音已难以应付复杂激烈的唱段需要,此时女声才正式登上歌剧舞台,歌唱家们为向观众带来更为出色的作品,经过长期的探讨,尝试突破、创新唱法,提升歌唱技巧,满足歌剧发展需要,进而逐步形成形式多变、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唱法,在歌剧、音乐会、清唱剧等舞台中展现魅力,这就是目前极富合理性的美声唱法。
二、民族唱法追根
民族唱法是一个民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历史文化的展现,在演唱中展现出民族风格。
民族唱法能够在民族声乐中展现,民族声乐是指20世纪中叶起,我国在传统声乐环境下,逐渐形成和丰富的具有民族性的声乐艺术,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仅有数十年,融合了戏曲、曲艺和民歌等传统形式,并在融合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特色。民族声乐诞生于我国民间,基础是民歌艺术,是民歌艺术在多元化发展中所衍生出的创新艺术,民族唱法是我国历朝历代各地区、各民族所运用的歌唱方式、形成的艺术形式、展现的唱法体系的总称,囊括了各民族民歌、戏曲和说唱等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19 世纪中期之后,我国地方戏曲已形成包括昆腔、高腔、皮黄和梆子在内的四大声腔模式,剧种数量超过三百多种,说唱艺术也形成评弹、琴书、鼓词在内的多种模式,曲种数量约为一百种②。我国声乐教育家邹文琴在1999年录制教学内容时指出,当前的民族声乐艺术学习、吸收、传承了我国传统唱法精髓,这些传统唱法包括戏曲、曲艺和民歌等,且在训练过程中积极借鉴了美声唱法的训练方式,进而形成于有别于美声唱法,以我国民族文化为基础,具有独特行腔和韵味的混声唱法,在表现过程中既有演唱又有形体,符合时代特征,属于综合性、科学性的艺术形式,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三、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共融性
(一)呼吸的运用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气息运用” 的习惯是相同的,两种唱法皆认同呼吸在歌唱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声音的连贯圆润,声调的通畅婉转,都有呼吸具有直接性联系。唐朝歌唱家段安节在其著作《乐府杂录》中指出,擅长歌唱的人首先要学会气息调整,能够妥善运用气息调整的人,能够使得声音“遏云响谷”。由此可见歌手在歌唱时调整好呼吸,能够更为真切的融人歌曲中,能够在准确掌握歌唱方法的同时,展现于超然的歌唱境界。这表明早在唐朝时期,我国的声乐先辈已了解到呼吸在唱法技巧使用中的重要性。
(二)共鸣腔体的运用共鸣腔体主要包括三种腔体区域,即头腔、口腔和胸腔,其中头腔区域是指声音由声带发出,经过鼻咽、鼻、鼻窦和额窦等部位后所发出的共鸣;口腔区域是指声音由声带发出后,经过口、口咽、喉等部位后所发出的共鸣;胸腔区域是指声音由声带发出后,传送至胸部所发出的共鸣②。合理的发声模式是声带发生时,同时将头腔、口腔和胸腔调动,并根据音高的不同调整三者之间的权重,即不同的音高有着不同的腔体运用分量,在发声过程中不能讲三者分开运用。
(三)声音的位置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都将声音区域分为低声、中声和高声三个区域,且歌手在歌唱时应充分展现歌唱技巧,将各声区的声音作出统一。声乐大师在教学中所讲的“头声” “高位安放”等概念,即是指声音在听起来时,要感觉处于高处位置,具体区域是在额头、眼睛上部和鼻梁外部,也就是唱法教学中常说的“面罩处”。
四、从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共融性看中国声乐艺术的未来走向
学术界和音乐界对“唱法”概念的定义,并不属于简单的技术概念,同样也包括了音乐风格、作品内涵、演唱技巧内,属于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概念。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来不开积极改革和自主创新,在演唱风格、演唱形式等方式加以丰富,使得我国声乐艺术得以延伸,能够在保持民族艺术传承的同时,加快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一)“中西结合”的走向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互有依存、相互补充,能够通过各自独有的模式展现出特有魅力,虽然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两者的声乐样式存在差异性,但同样也具备不少统一性,这表明民族唱法能够在保持自我特色的同时,积极学习和借鉴美声唱法的精髓,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民族文化,完善我国民族唱法。“中西结合”能够使得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得以补充,能够使得这两种唱法共同进步,实现国际化进程。
(二)多元化的走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明显,音乐文化的多元化进程也逐渐深入,我国声乐艺术在20世纪获得快速发展,1949年之后,民族唱法迈人繁荣阶段,歌手在演唱过程中更倾向于歌曲展示,歌曲作品的内涵、意境也各具特色,并释放出真情实感,深受民众喜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国家歌手来我国参与交流的频率越来越高,同时也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两者可以通过积极共融,实现技巧完善,展现各自特色,形成自我体系,“中西结合”的发展之路能够更为全面的传承历史文化,发扬优秀的民族风格,使得声乐技巧能够为作品风格所服务,推动自然、清晰、柔美、悦耳之声的普及②。中西声乐文化在长期交流过程中,形成一定摩擦,也实现相辅相成,近年来逐步融合交汇,我国音乐界和西方音乐界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均十分关注,但都认同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能够相互促进、推动多元化发展。准确把握声乐文化的未来走向,才能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艺术形态。
4 结语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充分正视和提升自身的价值意义,民族声乐艺术是全球声乐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具备我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艺术形态。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改革,嵌入创新和回归,使得民族声乐能够回归自然,更负时代精神,更具乡土情怀。在国际化不断明显的文化环境中,民族声乐应全方位提升竞争力,抵抗多元化文化冲击,将传统文化特色充分展示,保持历史文化、人文风俗魅力。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历史底蕴积淀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作品,民族声乐属于多元声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探索时代立足点和社会发言权,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关注民族唱法的共性和个性融合,积极学习和借鉴美声唱法中的发声技巧等。虽然由于生理控制、语言习惯、嗓音特色等因素,并不能真正形成不同唱法的嗓子,同时各种唱法的特色也并不能完全被取代,换而言之各种唱法均具有各自存在的意义,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行发展。我国应基于人类发展的前提,进一步认识民族声乐的概念,探索民族声乐的未来走向,使得我国的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上升至新高度。
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中心结合、实现【责任编辑:杨正君】共融,是我国声乐艺术未来发展的写照。人类文化在摩擦中交流,在争议中沟通,逐步实现理解、学习、借鉴和融合,虽然过程漫长,但仍需要一步步前行①。中西结合的演唱艺术,同样需要满足客观规律,这样才能有力推动我国声乐艺术和谐发展。
《从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共融性看中国声乐艺术的未来走向》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作者:朱琳1,杨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