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声乐艺术

所属栏目:音乐论文 发布日期:2021-02-25 09:27 热度:

   音乐表演是声乐艺术传递和表达的核心部分,它是介于作品创作和作品欣赏的中间部分,音乐表演一方面要结合音乐作品,对作品的情感、内容进行展现,或是根据自身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另一方面要结合社会、时代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变化,为音乐表演赋予新的方式,更好地与观众特征和时代特征形成共鸣。

音乐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声乐艺术

  一、中国声乐艺术表演的研究发展历程

  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根据研究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三个环节。一是我国声乐表演产生发展初期基础性研究,主要是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和起源进行论述。我国声乐艺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乐府》等都是声乐艺术的前身。纵观我国声乐表演,也是由最初的乐器演奏,演变到乐器与舞蹈融合,而后才出现歌唱形式,将乐器、歌舞、演唱进行融合,形成了声乐艺术的完整表现形式。二是我国声乐表演与国外声乐的融合性研究,主要是对中国声乐吸纳融合西方音乐技巧进行论述。这一阶段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初开始,在尝试以资本主义道路解救中国的同时,中国声乐艺术也首次真正意义上与西方音乐艺术进行了碰撞,其中最典型的是以萧友梅为代表的新型音乐家们,提出了“学习西方、改良旧乐、创造新乐”,炮火轰开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后,也轰开了很多中国文艺家的思想,让中国文艺家首次睁开眼睛看世界,其中音乐艺术也是最受关注的一项。三是我国声乐表演技术的综合性文化式研究,主要是对国际化大环境下中国声乐表演文化进行论述。国际化发展的日益加快,也为声乐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声乐表演,因其所蕴含和展现出的中国文化特色而闻名世界,声乐的表演已从“表演”范畴进一步扩大到“文化”范畴,赋予了表演更多的文化要求和文化趋向。

  二、中国声乐艺术转换音乐表演的机制

  中国声乐艺术要以表演形式呈现出来,需要通过一定的转换模式,模式的归纳、总结和沿用,最终形成了具有规律的转换机制。声乐艺术转换为音乐表演,体现的是中国“和而不同”的思想,“和”突出的是意境之“和”、思想之“和”,“不同”突出的是音乐内容、表现方式和情感侧重的“与众不同”。一方面要“和”,将对声乐艺术内容的大众认知展现出来,该转化过程可总结为归属性模型。根据音乐内容,按照其在人们心中应存在的固有形象进行转换。该转换重在将人们意识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可见式的内容。同时,音乐表演最终的效果是,通过表演,能够让观众溯源到声乐艺术的本质内涵,从感官享受上升到文化共鸣。另一方面要“不同”,在“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表演者的不同特征,该转化过程可总结为转化生成模型。该过程突显的是如何将相同的音乐内容,通过表演形式,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是在“和”的背景下,给予表演者更大的空间,追求艺术真正的自在和自由。音乐表演的形式更加丰富,极大程度上拓充了音乐表演内容。对于中国声乐而言更是如此,多民族的相互融合,跨越历史的时间轴向,为中国声乐艺术和相应的音乐表演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更多的形式以及更多的技巧,让“不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三、中国声乐艺术转换音乐表演的主要组成元素

  中国声乐艺术的音乐表演在坚持“和而不同”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了相对平衡和相对自由的创作理念,孕育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激发了声乐艺术的潜能。而在音乐表演创作中,经过前人的探索与总结,也得出了一定规律和模式,提出了声乐艺术的音乐表演的五个元素,分别是声部织体、调性、润腔、音色、唱词等。一是声部织体。声部织体主要受表演者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声部织体的习惯和侧重是不同的。这既是地区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长期坚持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内容,也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声乐源于自然最真实的体现。如佤族的“玩调”,主要采用轮唱织体,高低起伏、纵向迭置;又如壮族的“山歌”,主要采用支气性织体,原声部和新声部相互交错、前后结合,一高一低中展现出雄浑厚重和高亢之感。二是调性模式。调性是音乐艺术的专业性术语,是主音与调式类别的总称,是在音乐创作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音乐语法和音乐调式。从理论上说,调性模式应该具有固定的、统一的内容,但是由于音乐表演者的不同,其对调性的使用也会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声乐作品,其在表演过程中,虽然能够坚持作品主调性,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会根据自身表演习惯进行变动,这也是为何同一首歌能唱出不同感觉的主要原因所在。三是润腔模式。润腔主要的作用就是对音乐表演内容进行美化和润色,是在行腔的基础上,将个人情感、个人理解融入其中,通过声音的变化予以表达,最终达到突出的效果。润腔是中国声乐艺术的重要技巧和独特内容,也是音乐表演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而声乐艺术转换为音乐表演,重在“表”和“演”上,其中“表”强调的就是表现力,也就是感染力,与润腔不谋而合,“演”则侧重于传递传达,通过润腔的渲染,才能使得声乐艺术更好的传递给观众。四是音色模式。音色与其他元素不同,它是无法被明确界定和量化的特性。音色音域的范围是不固定的,每类音色的界限是模糊的,更多的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音色主要取决于表演者个人,其中既有技巧原因,如表演者的演唱习惯、真假音混合、鼻音喉音的交叉等,又有个人先天音色音域原因,这类音色因人而异。同时,音色模式的不同,还与多乐器、多表演者的相互配合有关,这会形成新的音色模式。五是唱词模式。唱词是声乐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声乐艺术中变化最为频繁的内容。唱词的表演和变化,主要是表演者对声乐艺术作品的重现和革新。其中,表演主要体现在对原有唱词的再现,沿用作品的原始曲调和本来内容,是对声乐艺术作品的直接重现。变化则主要是根据原作品的曲调,对唱词内容进行改变和拓展,改变了作品的原始唱腔结构,进一步拓展声乐艺术的内容结构。

  四、中国声乐艺术的音乐表演内涵

  依据当前国际学术界对于音乐表演理论研究的探索和发展趋势,中国声乐艺术中的音乐表演内涵发展上有待于进一步的更新和重组。现阶段,国内的音乐表演研究多为以艺术规律为内容的探索式考察,音乐表演学科从性质上看比其他的音乐艺术具有更强的实践性,音乐表演视域成为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在音乐表演中,即便是演奏者们否定一些声乐艺术规律的重要性,但他们也不能够否认,在音乐表演实践中,无论表演者的个人魅力有多么强,都要以声乐艺术知识为基本功,遵循声乐艺术规律进行演奏,包括在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中,表演者要按照声乐艺术的应用规律对表演作品进行二次雕琢、蜕变,在表演中展现声乐艺术的高度和深度。一方面,音乐表演是为了将声乐艺术的抽象内涵形象化。声乐艺术的创作寄托着创作者的心理世界和感官认知,是创作者以音乐的形式对内心抽象感情的一种诉说和表达。而音乐表演是将音乐进行呈现,将之传递给他人,在传递的过程中,既要保持音乐内涵的充分展现,也要保持自我情绪的有效传达,在不断的展现中,将声乐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时代特征进行更加清晰的传递。另一方面,音乐表演是对声乐艺术的内涵的再理解和再创作。有时创作者和表演者是同一人,他对所创作的声乐内容内涵理解是一致的,是自我情感的延续性表达,但即便如此,创作者或者说表演者,也会因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不同,对原本的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更多时候,创作者和表演者并非一人,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时,首先要对表演内容进行深入解读,把握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真意,而后再根据自我解读,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在表演中完成作品内涵的提升、丰富和加深,赋予声乐作品新的活力和生命,而不是一味的效仿前人。

  五、结语

  在音乐表演的视角下,当我们关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声乐艺术的独特智慧,在中国声乐艺术的创作发展过程中,沁透着中华精神的温暖与中国文化的光芒,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声乐艺术中的音乐表演所展现的独特思维,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版块,在声乐艺术学习中,我们应倡导以音乐表演视角来审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强调实践音乐的本体创作,由表及里地探究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桂珍.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兼论美声唱法的中国化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

  [2]唐晓琳.美声、民族唱法的特点及中西声乐表演艺术的相互借鉴[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4):51-53.

  [3]许讲真.民族声乐SO年的辉煌历程[J].中国音乐,2000,(2):7-11.

  [4]韩梅.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科学性和民族性上的美学追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64-167.

  [5]王雪燕.试论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求同存异[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

  [6]李琳.曲高也和众—试论美声艺术的现状和出路[J].人民音乐,2003,(6):34-36.

  [7]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之定位及其核心概念[J].中国音乐学,2011,(3).

  [8]杨民康.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一种从艺术切入文化情境的表述方式[J].民族艺术,2016,(6):16-22.

  《音乐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声乐艺术》来源:《戏剧之家》,作者:王泽怡

文章标题:音乐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声乐艺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yinyue/4506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