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的演奏技能和音乐素养是学习单簧管的两个重要条件,演奏者在提高练习演奏技术的同事,要时刻将提高艺术修养贯穿到学习当中。如果只注重乐器演奏技巧练习,而忽视音乐素养的培养,这样演奏的音乐是空洞乏味的,要充分认识、领悟两者的重要性。
一、节奏训练
节奏教学即是技术练习,也是提高音乐素养的一个好的途径。节奏感的培养要注重平时练习的主观意识性,要通过心灵去感受,学生可以通过唱片、磁带等音响资料从中感悟培养节奏感。节奏是音乐中最具有人之本能的意识概念,是音艺术的精髓。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为了达到很好地控制节奏,而在每小节的强拍上,特别是在连续十六分音符的旋律中,有意识地强调强拍上的重音,表面上听起来节奏感很鲜明,但却改变了音乐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已经失去了音乐的灵魂,不能给人优美生动的感觉,没有了作品的艺术表现。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刻意地按照内心对节奏强弱感的定义去演奏,不能做到顺其自然按照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而进行。学生们在演奏斯塔米兹《第三协奏曲协奏曲》第一乐章中soloE部分时,经常会发现在演奏的过程中音符的时值不均匀,时快时慢,其实是大脑和手指的配合出现了问题,手指的起落回收总是无法做到准确。我们可以教学生将连续十六分音符改为连续的前附点音符练习数遍后,再做后附点练习。反复练习后恢复原节奏,这时学生会发现手指和大脑的配合会准确很多。对于学生来说,每日的技巧练习是必须的,平时在课堂中注意老师强调的关于培养节奏感的方式方法,配合老师的节奏训练,在课堂下尽量多去欣赏节奏感明显的乐曲,这样对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把握全面的整体性教学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演奏与伴奏
在单簧管艺术的发展史上,钢琴是单簧管教学和音乐会的主要伴奏乐器,为演奏者提供立体、丰富、和谐的伴奏织体,音响效果丰富、饱满。作为演奏者不但对自己的旋律要熟悉,而且要对伴奏乐谱同样熟悉,如果伴奏音乐是大和弦或表现柔和的曲调,那么演奏者在演奏的情感表达上也要与之相适应。比如库尔宾斯基创作的单簧管单乐章《协奏曲》中solo部分的第83——90小节,连续的后三十二分音符转入连续的后十六分音符,在乐曲表现上体现出精炼、清晰、颗粒感强的音响效果,钢琴伴奏的节奏型与单簧管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这就要求单簧管演奏者与钢琴伴奏在音乐感觉,音乐和情感表现上一致。钢琴伴奏不是简单的陪衬和定音作用,是音乐作品整体发展中的一个不可缺的部分,是有机的统一体,而它也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演奏时一定要对单簧管作品中的旋律与钢琴伴奏两个部分全面理解,将演奏旋律与伴奏旋律看作一体,整体上把握音乐线条、色彩风格,这样才能找到适当的感觉进入音乐,才能把握单簧管艺术的音乐本质,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
三、“听觉”能力的培养
听是学习音乐的一项重要技能,在学习音乐中,听和练习同样重要。通过大量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是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途经,多数音乐学习者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是达到提高演奏能力的唯一途径,甚至有人认为学习音乐也是功到自然成的偏畸观点。其实,学习音乐在某种意义上是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天赋,也就是欣赏能力,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们演奏的效果很差,于是便问如何看待自己演奏,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演奏表示满足和肯定,但为什么老师会认为不满意的,其实,这是老师和学生的欣赏标准不同,也就是说,学生们没有更高标准的音乐追求,所以演奏的音乐空洞乏味。音乐本身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模仿,也是老师们在上课时做示范的目的,其实就是通过听来调动大脑指挥身体的各个机能,达到其模仿的音乐概念。比如,学生在演奏一首作品,尽管通过大量的练习,但是,还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是不知道理想的音乐应该是什么状态,就像迷失目标一样,不知道目的地在什么地方,在艺术造诣上很难有所作为,所以,提高欣赏能力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练习听时,可通过三个过程达到提高听觉能力的目的。首先是听音色。音乐旋律最基本的因素是音色,没有悦耳的音色就没有让听众接纳的前提条件,所以,在乐器本身具备优越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音色的表现力是很重要的,演奏者要从听的最基本层面来学习,学习好的音色,在培养和建立正确的音色概念的基础上,去调整气息、口型等,得到理想的音色,并且通过长期的练习达到稳定的目的。所以,培养和树立好的音色意识和概念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对音色的追求,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音乐素养。听的第二层次,是听作品的旋律线。在具备完美音色的情况下,音符之间相互组成的旋律线条是演奏者通过听的练习来达到的第二个目的,旋律的发展走向,乐句之间的互应,是构成演奏的基础条件。练习时,要按照听进行分辨和模仿,从概念上建立清晰的旋律走向、练习时,可以边听边分析,并作出标记,形成完整的段落体系,这样在演奏中时对作品的整体框架是清晰的。听的第三个层次是对乐曲整体风格的把握。多数演奏者常常会把不同的作品演奏成同一种风格,乏味无趣,这是因为没有通过听来分析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所展示的意境风格,比如莫扎特与韦伯的作品在演奏意识中存在两种不同的风格定位,莫扎特的作品旋律优美,多以音节尾旋律发展为主要元素,整体风格舒缓、平缓、舒展,积极而和谐,展现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与完美和谐的意境;而韦伯的作品则大有不同,多采取变奏曲式结构,节奏对比鲜明,力度对比明显,而且在演奏技法上富予变化。所以,在演奏作品时,要对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听来理解分析演奏家们是如何演奏的。要听不同的版本,而且要在一个时间段内多听,多分析,要比练习花费的时间更多,只有在大脑中树立清晰的概念,才能在练习时有效、有目的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音乐首先是听觉艺术,听觉能力是提高演奏能力和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途经。
四、在演奏过程中的审美与创造
音乐作品的创作通过具体的音乐表演传递给听众,实现音乐创作的艺术价值,再通过演奏家们创造出同一作品的不同艺术体现,因为每个演奏者都有不同的文化素质和音乐素养,不同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观,不同的性格与个性,在把握作品整体基调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在演奏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进行审美与创造,比如著名单簧管教育家张梧先生创作的《迎新春舞曲》,是我国很具有代表性的单簧管民族作品,首先要了解该作品的创作意图,从曲名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描写春天的到来,万物开始苏醒,人们开始为美好的生活而忙碌,所以,在作品情感表达上要体现欢快、热闹、幸福的气氛。在曲式结构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创作风格,先由一个简短而华丽的引子,把你带入节奏鲜明主题,而后转入抒情乐段,运用了高音区与低音区的对话方式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情抒发。华彩乐段,两句相同的十六分音符与延长音,在力度上一强、一弱,在演奏时我们可以想象人们在大山里聆听回音,感悟大自然的美与幸福生活的完美结合。而后又回到主题,并且在主题音乐的基础上近一步将乐曲推向了高潮,在高亢的高音区和辉煌的旋律中,运用连续而快速的三连音转至简短精练的结束乐曲。如果我们不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就很难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欢快风格。另外,在理解作品的同时,要对作品的力度、音色、语气等做分析与设计。如《迎新春舞曲中》主题再现的发展部分,在旋律进行上层层而进,运用连续的后半拍三连音给人造成急促、热闹,高潮不断的音响感受。在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民族乐器唢呐如何演奏此部分的热闹气氛,所以,在演奏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演奏意识和感觉上模仿唢呐中的“出彩”,这样才能完全投入到作品当中。不同的演奏者可以有独自理解作品的思维和概念,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作品,演奏者都应该在谱面的基础上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乐曲情感进行折射,活灵活现地演奏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传递给听众,在感情和艺术表现上有所升华。因此,音乐上的审美与创造首先需要作曲家把创作果实以乐谱的形式表现出来,再由表演者对作曲家作品的理解以演奏方式表现,最后再由观众通过以上两者的结合体会作品的美,作者的艺术境界。音乐演奏的首要任务是对作品的真实阅读和传递,演奏和作品是息息相关且密不可分的,离开演奏者的表演,作品无法实现作者创作的初衷。因此,演奏表演就成了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媒介,表演者可以凭借它进行再度创作,使作品达到升华。单单就音乐表演来看,它不仅在于观众对一次创作的解读,更能通过不断改进体现出表演者自身的独特魅力,循序渐进地激发表演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音乐表演成为连接观众和乐曲的纽带,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作品的内在美。
五、加强理论学习
在学习单簧管演奏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如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声织体、曲式结构、作品创作所处的时期及同时期文学、美术学等其他学科的历史特点,加强理论学习,促进知识的全面性、综合性,对演奏者准确把握作品艺术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上众多伟大的作曲家,百年来被人们所传颂,他们的伟大来源于他们创作的作品都具有独自鲜明的个性,他们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创造。尽管是同一时期的作曲家,他们创作的作品风格也是不一样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实现了个人思想的体现。在学习专业的同时也要注重艺术史和艺术概论的学习。艺术史能够让我们了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发展,懂得欣赏及钻研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艺术概论作为艺术史的补充,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解读艺术的发展过程。还可以让绝大部分艺术专业的学生重视技法,挑选自己喜欢的艺术家或作品,详细地了解该艺术家的成长历程和过往,体会他的创作思想、个人经历和感情乃至艺术发展道路的曲折,可以帮助你更加透彻地了解和学习艺术。比如,莫扎特单簧管《A大调协奏曲》。有一位世界著名的单簧管演奏家说过”:“莫扎特单簧管《A大调协奏曲》对于老师来说演奏起来很难,对于学生来说太简单了。”这句话也许有人不理解,但这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反映出音乐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了解莫扎特的生平、思想、情感和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才能更接近完美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所以,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与乐器本身的技术学习是同等重要的,都是为音乐艺术表现而服务的。
参考文献
[1]董德军.论单簧管教学中的音准[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
[2]王侃.尝试更多新的东西—单簧管演奏家斯图兹曼访谈录[J].乐器,2003.
[3]席伟龙.浅谈音乐表现手段在单簧管演奏中的重要性—从几张单簧管唱片的演释说起[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
[4]王振先.单簧管演奏中舌头技巧及训练[J].艺苑音乐版,1995(4).
[5]王启晨.单簧管五步起音述略[J].黄钟-武汉音乐学报,1996(3).
[6]胡进.浅谈单簧管演奏中的基本要素[J].安徽新戏,1997(4)
[7]吕成栋.单簧管及其音色[J].齐鲁艺苑,1995,(4).
《谈单簧管演奏技术音乐素养培养》来源:《北方音乐》,作者:樊宇红 李君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