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直到1927年影片《爵士歌王》出现,三十年间,电影一直是一个“伟大的哑巴”。20世纪30年代以后,电影艺术中声音从观念到技术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从后期到同期、从单声道到立体声、从无方向录音到逻辑环绕,声音已成为现代影视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声音构成元素可分为有声语言、音乐、音响三大类,他们相互交织,使电影和电视从纯视觉的媒介变为视听结合的媒介,通过视觉和听觉因素共同构成影视艺术的美学形态。尤其是音乐进入影视艺术创造之后,影视音乐不是纯音乐,又不等于依附于影视的音乐,它与影视共同构建完美的艺术作品。在影视作品主题的表达和风格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影视音乐参与叙事
音乐会像声音的其他两个构成元素——语言、音响一样,参与到影视片的叙事当中去,推动剧情的发展。音乐作为剧作元素往往能不留痕迹地把剧情推进到一个叙事的关键点上。它比语言更含蓄,更具韵味,又比音响更直接、更有感染力。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直接参与了故事的发展。一方面这首歌曲成为推动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爱情发展的直接因素,同时它也成了识别假古兰丹姆的线索。影片《归来》主要讲述了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在大时代际遇下的情感变迁故事。20世纪70年代初,与家人音讯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因思念心切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他的行为给怀有芭蕾舞梦想的女儿丹丹带来巨大的压力。女儿想方设法阻止母亲冯婉喻与父亲陆焉识相见。影片中的音乐一步步把夫妻俩近在咫尺,却只能再次相隔天涯的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二、影视音乐抒发感情
影视音乐不是纯音乐,它是为影视作品而存在的音乐。影视音乐的构成主要包括: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叙事性音乐、情绪音乐以及节奏气氛音乐等。是一种与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音乐形式。无论乐曲还是歌曲都擅长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银幕上无法直观呈现的人物复杂的内心感情,是一种细腻、直接、丰富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电影《魂断蓝桥》中那首《过去的好时光》将剧中情人的生离死别表现得令人柔肠寸断。《城南往事》影片中被多次使用的主题音乐《骊歌》将对童年的追求抒发得如泣如诉。正如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音乐不能直接表现事物,但能在人的心目中唤起像看见事物的感觉的同样感情。”《父母爱情》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海军军官江德福和资本家小姐安杰的爱情生活故事。该剧主题曲《爱情故事》以恢弘壮阔的管弦配乐,烘托诠释了时间跨度几十年的动人爱情。同时背景音乐将融合了夫妻爱情、家庭亲情等剧情的片段串联起来,契合着情节的转变,展现了江德福与安杰相识、相知、相恋、相守的50年爱情生活。
三、影视音乐展现环境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还可以起到展示地方特色和时间氛围的作用。一首特定的乐曲和歌曲可以比布景、道具、服装,甚至台词更生动、简明地展现银幕故事所处的时间和社会环境。例如:影片《红高粱》中的唢呐、《霸王别姬》中的京胡、《黄土地》中的腰鼓和京剧打击乐等。他们不但丰富了电影音乐的色彩,也赋予了民族音乐新鲜的时代气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档美食节目,第一季共7集,介绍了126种地方特色美食。从东向西,从南往北,把中国大江南北的特色家常菜都呈现到了荧幕上,不仅通过食物展现出人间况味,还通过音乐的魅力,撩动了观众味觉,表现了美食故事,点燃了乡土情怀。该片一至七集都采用现场音乐即客观音乐,随着现场的拍摄直接记录在镜头上,真实再现,增强了地域色彩和人文气息。如:第一集《自然的遗赠》中吉林查干湖祭鱼祭湖的仪式上,女演员唱的当地歌曲;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贵州下尧村长街宴摆开,壮族群众合唱等。同时现场音乐也可成为背景音乐,起着渲染气氛、交代环境的作用。
四、影视音乐节奏的重要性
音乐是节奏的艺术。在影视作品中,声音的节奏是声音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表达强烈的情绪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影响影片风格的形成。节奏可以影响观众对画面的感受和理解,并因此增强剧情的内部结构。比如香港20世纪90年代影片《黄飞鸿》中的《男儿当自强》,节奏紧、变奏快、乐器多样,表现男人豪气担当、奋发自强的斗志,成为当今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节奏也是一种组织性的力量,它有着反复又整齐的美感,在变化中呈现出多样统一的风格。电影《热舞》的音乐热烈、开放、动作感鲜明,出色地创造了影片的整体节奏。曾获第六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雨人》并没有什么花哨的剧情,也没有惊天动人的故事,只是讲述了一段被遗忘的亲情,伴随着哥俩“旅行”的开始,有节奏的音乐吸引了观众,让人们预感到这将是一次快乐之旅,通过音乐把某些局部跳跃感较强的画面组织在一起,产生连贯性,形成独特的视听效果。
作者:陈希
影视音乐节奏的作用相关推荐数字技术创新影视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