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歌的教学与演唱技巧

所属栏目:音乐论文 发布日期:2020-02-26 10:19 热度:

 

  摘要:民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地理多样性有着分明的特色,也因为此构成了盛行歌曲的曲风各异。东北的歌曲是我们民族歌曲的地理分支模型,它们的差异和特点更显明。本文对东北歌曲的教学方法和演唱对策进行了较为准确的解释,以期对东北歌曲和音乐的教学与技巧进行新的分析。

  关键词:东北民歌;教学;演唱;演唱

东北民歌的教学与演唱技巧

  一、引言

  民歌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口头集体创作出来的歌唱形式,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人类艺术中独具特色的魅力的一部分。我国的民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因为各个民族在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但形成了艺术特征各异的民族歌曲,并且在演唱的技巧和手段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二、东北民歌的特点

  在浩瀚的中国民歌海洋中,东北民歌如同一湾流水汇聚在这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的神奇富饶之地。[1]众所周知的“东北”是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五盟(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兴安盟、通辽、赤峰),还有秦皇岛等地,地处我国的东北部,也称为“关东”[2](山海关以东)。狭义“东北”仅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在内的东北三省。东北地处高纬度地区,气温寒冷,昼夜温差大,高山密林、土壤肥沃、土地广博。传统民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色彩区域划分,民歌主要以汉语歌词为主的民间小调,具有极强的生活化、语言化的特点。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民歌广泛融入了该地的人文风情,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东北地区人民大气豪爽、奔放热情的独特气质。[3]按照民歌体裁大致分“劳动号子”“小调”两类。(一)语言特色。语言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是民歌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当代语言学家又将语言分成七个方言区,东北方言属于北方话区。东北方言的语调采用“阴阳上去”四声,是最接近普通话的一类,调值较普通话偏低。东北方言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带有夸张的修饰词以及极为偏重的重音,加之普遍的儿化音,使得东北语言表现、表达形象、生动且幽默。(二)气腔同步鸣响。东北民歌中多为真声演唱,假声运用相对较少。以口腔共鸣的“大本嗓”为主,绝大多数东北民歌都是依靠口头反映的方式传承下来,是东北群众情感共鸣的体现。在演唱时,女性的声音通常在高音和假声的歌曲中使用,而男性的声音则较高。发声语气是真实的、简单的、可靠的、正常的、低的、半部分的声音,声音是四舍五入、平滑和深浅的,频率在高频率中频繁利用。在举行高频率调动时,必须要依靠真假转化的方法对声音进行更改,而这种强烈的冲突和转化正好形成了东北民歌的独特风格。除此之外,在演唱东北民歌时演唱者需要力气、色调和拉紧混合,以表达自然波动的声音,包括腔槽、口腔、鼻子、胸部腔等,都反映出了东北部歌曲的“饱满”特点。(三)吐字清楚。在读字和吐字上,东北民歌凝成了“字的正腔的圆”。民族歌唱时,所有的字音可以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三部分。字头的吐字要分明,字的腹圆润,字尾韵味收放要合理,这是吐字训练要求达到的“三要素”,即每个“字头”是字的根本,某个音的展现是否奏效,一定程度上是由字头吐字的准确度所决定的。对待字头的发声要旨较为严格、对字头的重大效用在于返回韵味。在东北民谣中,句子的结尾大多都有很长的旋律,只有一个汉字与此相对应。这时,作曲家将字的“字头”和“字腹”和“字尾”合理分派给几个音符,在唱歌词时需要与旋律相符合,这便是东北民谣在咬字和吐字中实现“字腔”训练的要求。作为教员,在教学东北民歌时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在发音过程中碰到问题加以改正。鉴于各学生的语言习惯各不相似,因而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比如,一些学生平时的说话轻,字头、字腹和字尾的发音不明确,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字,让学生针对这一些字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吐字和咬字的力量,再借助呼吸和共鸣,达成最终的教学目的。(四)“衬”的鲜明亮点。在东北汉族民歌中常出现的“衬”主要有四类:衬字、衬词、衬句、衬段四种表现手法。[4]衬里的构造遵循其句子振幅的大小而被分别。衬词可以分为短衬词和长衬词两种,而东北民歌中常用短衬词。而衬砌段落与衬砌的文字和衬砌结构不一样,具有笃定的独立意义。衬腔则由一系列与不具有任何实质意况成效词对应的旋律线组成。依据民歌的风致,唱出快乐的、活泼的或其他的格调。老师传授学生熟练地掌握和处置衬词。出现衬词加衬时,应单独的找出衬词和衬词并且进行标注,结合旋律全面弱化这些效用词。相对应的某些旋律,则可依照谱中标记的线进行相干演唱。对于这种多音调的情况,旋律自身具有详情的波动和伸张,学生需要准确掌握呼吸并且学会控制感情。(五)“说白”的有效运用“说白”在民歌、戏曲、曲艺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中都有所体现。而说白在为民歌、戏曲、杂技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中表现的位置大致分为文章开头、句子中和句末等位置。民歌相对较短,因此由参与演唱者为观众介绍“说白”时并没有具备那么强的旋律色彩,这是和类似歌曲相区别的内容。其次,说白需要融入感情,使其与上下句中叙述的内容相同。这与民歌谈话声音练习和朗诵中强调的抑扬相似。东北民歌全部具有夸诞、风趣、直接的特性,当学生削弱音时,中矩的感觉,增加东北民谣的夸张、幽默的色彩,口语化的变化很大程度上都与生活场景有关。(六)倚音与滑音。倚音和滑音是在东北方言的基础上,对音调实施阴阳上去声变化发展形成。要求东北民歌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必须要遵循音节四声的发音规律变化,特别要防止出现倒字的情况。但在实际演唱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倒字问题,为了确保演唱的流畅变化就只能依靠倚音和滑音等润腔技巧规避演唱受阻的风险。由于倚音与滑音在实质上都属于装饰音的一种,而装饰音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保证歌曲唱腔的圆润度,增加唱腔旋律色彩形成,因此倚音和滑音在东北民歌演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七)打嘟。“打嘟”演唱技法在东北民歌是常见腔。“打嘟”的词不具有实际意义,都是由“嘚儿”构成的词及词组,包括长、短两种。短的即“嘚儿”,唱的为在“嘚儿”的后面加上不具意义的字、词组成。学生演唱时,其他打嘟的词汇重音都要轻于这些主干词,注重这些主干词进行讲解和示范。(八)儿化音。儿化音是指在词尾处上一个“儿”字,使其与“儿”字形成连读的变体现象。儿化音是东北话中最明显的特色。如《看秧歌》在东北民歌《看秧歌》中,连续出现了几组带有儿化音的词组——“戴金簪儿”“瓜子儿脸儿”“赛粉团儿”等。连续的儿化音使旋律生动,突现东北人幽默开朗、诙谐大气风格。教学时让学生将所有歌词中的儿化音都剔除掉,直接演唱,学生通过对比,有利于加深理解。(九)颤音颤音,在传统的演唱中被称为“擞音”,即在大、小二度和小三度的声音的波动。颤音通常靠喉头颤抖而产生,由于声音快速而密集,因此音色听起来与正常演唱时的发声不太一样。如:唱《月牙五更》是在“2”音上方大二度的“3”同谱面上的“2”共同构成的音组“23232……”。学生演唱这首民歌中的颤音时,先做传统“擞音”练习,即围绕练习先颤后直或先直后颤等在内的技术性练习。因为东北二人转中使用颤音类似,故可以借鉴东北二人转颤音运用方法。

  三、结语

  东北民歌是我国民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东北人民真正简约、精神风趣和乐观的民族特征,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东北民歌也因其独特的歌唱技巧和歌唱风格而变得更具魅力。目前,我国的主流音乐倾向于现代流行歌曲,以民歌形式为载体的音乐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在民歌音乐教学和歌唱方面,我们应该首先建立和完善民族和区域人文保护机制,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理解民族音乐对我国地区关系和歌唱技术的强化作用,从各个方向不断整合并且推广到其他方面,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兴盛做出奉献,奋勉促进中国东北地域声乐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世兰,万琳,郭建民.东北民歌女性主题艺术特色及人文阐释[J].当代音乐,2016,22.

  [2]宋洋.东北区域音乐文化发展模式解析[J].当代音乐,2016,19.

  《东北民歌的教学与演唱技巧》来源:《黄河之声》,作者:梁中双

文章标题:东北民歌的教学与演唱技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yinyue/4201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