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诞生以来,民生新闻节目作为一种“仪式、共同体和生活方式”[1]的建构者,成为人们收视选择中备受青睐的对象。然而,对于任何电视节目形态来说,都要处理好守成与创新的关系。民生新闻节目发展困境的出现,究其根本,在于“创新”的缺失。这种缺失既有民生新闻自身发展的主观原因,也有来自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多重外部因素。因而,直面发展困境,寻求突围之道,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转型势在必行。
一、光环不再:民生新闻节目的劣势审视
1.内容日常化。为了增加新闻的通俗性和贴近性,日常化的选题和内容成为民生新闻的首选。家庭琐事、邻里纠纷、生活难题等日常化选题在民生新闻中占据较大比重。这种内容上日常化的倾向,既是一种迎合民众趣味的无奈之举,也充分暴露了电视民生新闻内在的匮乏。深度报道能力、解释性报道能力以及专业解读能力的不足,共同促进了民生新闻“滑入”日常化的境地。“日常”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因为“日常交往的空间相对封闭和狭窄,非日常交往的空间环境则较为开阔和理性”。[2]
2.选题重复化。“民生新闻节目选题的内容集中在普通民众关注的社会安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环境污染、城市建设、社会福利、政务环境等等关乎民生的基本问题。”[3]正因为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电视作为新闻报道主要媒介的角色已经改变。在各种媒体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分众化、细分化、窄播化等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竞争词汇。与此同时,广大民众也在媒介环境的冲击下对新闻报道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但民生新闻实践难以回避选题重复问题。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再到贵州电视台的《百姓关注》,几乎都难以逃脱选题重复的窠臼。市井化、低俗化、猎奇化的选题循环往复,在耗尽人们的好奇心之后,只能迎接民众的冷眼和批判。
3.广告低质化。在媒体价值链上,媒介是广告主创造巨大商业价值的投放平台。广告是一种经济生产方式,也是媒介载体的一种盈利模式。“广告是电视媒体的生存根基之一,除了电视剧,很多民生新闻栏目都是各频道吸纳广告的主力。”[4]但近年来受到整体媒介环境的影响,电视民生节目中承载的著名品牌广告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老人鞋、补肾类药品、保健品等相对制作低质、格调不高的广告,不仅难以激发观众的购买欲望,同时也会对新闻节目的主要功能产生质疑,不利于传统新闻媒体权威的树立。
二、危机当前:民生新闻节目的现实困境
1.技术冲击。电视民生新闻是否能够根据传播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电视民生新闻后续发展非常重要。虽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民生新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瞬息万变的外部媒介环境才是造成民生新闻发展困境的主因。在这个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抖音、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App的流行都让我们的传播环境更加地依赖算法、大数据以及技术逻辑。媒介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媒介的市场竞争力,但媒介技术的革新也导致民生新闻朝网红化、娱乐化发展。这是技术冲击下的民生新闻生存现状的缩影。
2.渠道限制。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地域性,这一特殊属性缩小了地方性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视角。而由于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地域性,大部分的地面频道只局限于当地城市所发生的新闻事件。新媒体的持续发展,让民生新闻节目与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融合,使获取新闻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新闻不但能与当地民众进行互动,而且互动范围辐射到全国各个地区。以宁波电视台民生节目《看看看》为例,其新闻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拨打热线电话;二是在节目的微信公众号内进行新闻报料;三是在栏目官方微博上进行报料。民生新闻的本土化特质,一方面可以让节目保持地方特色,另一方面由于新闻来源渠道有限,导致新闻主题类型大同小异。这是民生新闻内容生产走向同质化困境的关键原因。
3.认同匮乏。民生新闻最本质的特点是关注民生,它以解决民生问题为节目宗旨。当民众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正常渠道无法解决问题时,便会求助于民生新闻栏目。以日常维权报道为例,整个事件报道的流程大致是“事件缘由——记者介入——双方协商”。一般而言,记者作为事件双方的“桥梁”,将会一起跟进协调,如果协商未果,再找相关部门反映问题,进一步解决。民众将民生新闻节目当作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和工具,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难题,缺乏文化认同感。正是因为民众对节目进行“应急式”求助,缺少文化认同感,易使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局限于“鸡毛蒜皮”的街边小事。
三、曙光初现:民生新闻节目的突围之路
1.提升主流意识。主流媒体作为党的喉舌,代表人民利益,出于维护道德风尚、公共秩序的考量,民生新闻应该选择什么、怎么报道,必须依据正确的价值观及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民生新闻要选定能推进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通过民生视角来切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这也是主流媒体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有大格局,大情怀,这是民生新闻应有的主流新闻意识。以《看看看》为例,近年来在提升主流意识方面完成了以下改变:第一,选题从个别市民的生活报道转向公众的生活报道;第二,从单纯的消息报道转向大民生的视野解读;第三,从单向传播转向搭建公共话语平台;第四,从民生事件的报道转向提供民生公共服务。
2.精准定位用户。在新闻聚合作为新闻主流的时代,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媒体平台的新闻报道类节目,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本地新闻聚焦于民生、地方性活动和地方政府的各类动态,反而更能吸引相对固定的用户,满足当地民众对于身边信息获取的需求。这从各地方电视台依然重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可以看出:一方面,将报道内容立足于本地民生实事,使民众对新闻内容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另一方面,栏目也结合了现今新闻播报趋势,将新闻内容的叙述风格与播出方式进行调整,更加符合当代年轻用户的品位和需求。这样的定位使得栏目在互联网平台上更容易被接受并进行二次传播,从而扩大栏目的用户市场。
3.开发多元渠道。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一个新闻品牌的建立不能只依赖单一的渠道,需要多渠道进行立体化构建。传统的电视新闻只能满足民众获取信息的需求,而融媒体环境下的民生新闻却可以利用电视、微信视频号、抖音、微博以及入驻人民日报App的人民号、央视新闻App等平台,打造一个大小屏同屏共振、立体化的传播矩阵。这样的传播矩阵在保留了媒体传播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反馈的渠道和平台,让民众能够进行及时的互动,满足了用户的参与性和自我表达需求。且各个渠道的用户都能对此新闻品牌进行接触,从而达到品牌建立与传播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考察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和出路,可以发现,民生新闻节目发展历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脉络具有一致性。社会发展带来的技术中心主义思潮的泛滥、移动收视的兴起、短视频的流行以及碎片化关注的常态化,都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依赖传统电视媒体观看民生新闻的收视惯性和生活仪式感。但是,不管电视民生新闻的形态如何衍变,它都必然是整个电视新闻序列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完整的媒介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电视民生新闻应更加重视挖掘自身的资源富矿,汲取更多的外部能量,从而保证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红.“仪式”、“共同体”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另一种观念框架中的民生新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3):68-76,109.
[2]刘萍.论民生新闻表达与日常生活改造——基于农民视角的解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6):40-43.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转型思路》来源:《青年记者》,作者:求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