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所关注,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大部分中职生年龄处在15~18周岁,正值青春期,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的综合影响,使其产生抑郁、焦虑、自残和自杀等问题。甚至这种影响将持续到成年期,并可能危害社会、家庭以及今后的学习能力。音乐能够打开心灵之窗,并能引起人体心理与生理反应。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证实音乐治疗可应用于个体和团体干预,且有干预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将音乐治疗运用到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大有可为。
1音乐治疗概述与临床应用
1.1音乐治疗概述
音乐治疗是集音乐学、医学、心理学等内容的交叉学科。目前业界比较认同Bruscia[1]教授在专著《音乐治疗定义》中的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由此看出此定义明确了音乐治疗属于干预治疗。其次它是建立在听赏、演唱和演奏基础之上的音乐体验。最后强调在此过程中需包含被干预治疗对象、有资质的音乐治疗师以及音乐材料等3个主体。
1.2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
日常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它由声音组成,通过旋律、节奏、节拍、调式、速度、和声、音色等不同元素组合在一起的,从而向我们传递出不同的情感与思想。大量研究表明,音乐能造成人的生理与心理变化。RoilletChristine[2]研究证实,音乐可以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的生理疼痛,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幸福感。Cook[3]等人的研究表明,音乐在群体中可以引起亲社会行为。所以,将音乐作为一种治疗与干预的方法,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音乐治疗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2.1音乐治疗能调节中职生不良情绪
在平时的生活中,音乐速度的快慢和旋律高低起伏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Juslin[4]等在研究中证实了音乐的速度、节奏、调式、旋律、音高、音量和音色等音乐要素会同时影响我们的情绪。该研究证实了音乐在影响人类情绪过程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大部分中职生三观还未发展成熟,对情绪的控制力差,叛逆心强,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产生不良情绪,长此以往会形成诸多心理问题,乃至危及人身安全,对社会来说都是不稳定因素。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发挥音乐治疗在情绪调节上的优势,借助音乐帮助中职生消除不良情绪,通过汲取音乐之能量,寻找走出不良情绪阴霾的钥匙。
2.2音乐治疗能提升中职生人际关系
随着手机普及,刷抖音、看视频、玩游戏的中职生越来越多,这些孩子不论上下课还是在教室或是宿舍,与周围的人无交流,更不愿与周围人分享喜怒哀乐,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逐渐远离出正常的人际关系圈,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退化,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和睦相处,导致矛盾频发,有些孩子甚至还患上了社交恐惧症。那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引导这些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宇宙,让他们重归正常人际关系圈呢?Barnish[5]等在研究中证实音乐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个体的语言交流、言语发展、认知状态和生活质量。音乐能够架起一座通往人类心灵的桥梁,编织出一张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网,营造出一种快乐信任的氛围,音乐治疗师可引导中职生参与合唱、乐器合奏、音乐心理剧等活动,达到消除隔阂、敞开心扉、拉近关系、展现自我、迈向自信的效果。
2.3音乐治疗能缓解中职生心理压力
提到中职生,大家很难把压力与这些孩子联系起来,在众人眼里他们是中考落榜生,是学习差、品行差的“双差生”。笔者认为这些看法过于偏激,随着社会发展,产业升级的需要,用人单位对学生技能和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中职生越发感受到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他们并不满足于中专学历,所以近几年中职校的春季高考班、3+2分段中职接高职班、2+3五年一贯制大专班等以升学为主的大专班,出现井喷式发展,班级数量不断扩大,很多已经临近中专毕业的孩子鉴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纷纷选择继续升学,在此背景下,很多学生产生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也就不难理解了。音乐具有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放松身心之功效。Fallon[6]等人以美国索尔兹伯里大学105例大学生作为研宄对象,随机将学生分为聆听组、即兴演奏组和对照组等3个实验小组,测试音乐对学生的减压效果,结果发现聆听和即兴演奏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均有减压效果,研究还发现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不用研究者预先提供的音乐,会增加学生减压效果。所以,在中职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运用音乐治疗作为干预治疗手段,帮助中职生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幸福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3音乐治疗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3.1接受式音乐治疗
接受式音乐治疗又称聆听法。它不是简单地给学生播放几首音乐作品,而强调聆听音乐所引起的各种生理心理体验,使之达到干预治疗的目的[7]。接受式音乐治疗适用于各个群体,既能应用到个体音乐治疗,又能应用到团体音乐治疗。国内外已有研究将此方法应用于放松、催眠、减压、镇痛、引导想象等心理和生理治疗领域。通过聆听音乐,使中职生与其建立起连接关系,再通过音乐治疗师的引导,将音乐刺激作用于机体,使其达到放松减压和调节情绪的目的,有利于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3.2再创造式音乐治疗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又称主动参与法。此方法通过主动参与音乐作品的唱、奏、跳,或根据治疗的需要对作品进行改编后的各种唱、奏、创作等来达到治疗的目的[8]。该疗法不仅仅是让中职生进行被动的聆听,更强调中职生要在音乐治疗师的引领下,能够主动参与到各种音乐体验活动之中,但并不需要中职生具备较高的演唱或演奏技巧,通过音乐体验以及音乐互动,提高音乐素养,达到改善中职生心理生理问题。再创造式音乐治疗能够帮助中职生快速地融入团体,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树立自信,提高在学校的适应能力。
3.3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
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又称创造表达法。治疗师按照一定的技术引导求治者随心所欲地演奏音乐,以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求治者可以选择简单的打击乐器,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即兴演奏。该方法自由且灵活,有助于激发求治者自我实现的潜能。通过精心设计的音乐活动,对生理、认知和情绪方面发生障碍的人群产生多重感官刺激,从而提高各方面能力[9]。这种治疗方法形式多变,通常都是要求来访者抛开束缚,即兴发挥,不需要具备演奏或演唱基础,在乐器的使用上,一般采用打击乐器为主,如鼓、响板、三角铁、沙锤、双相筒等,这些乐器容易上手,操作简便,在音乐治疗师的带动下,容易调动中职生的参与热情。在国外的音乐治疗中,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方法中职校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样可以借鉴,发挥干预治疗优势,帮助中职生在即兴演奏中看清自我,找准方向,释放不良情绪,走出心理障碍的阴霾。
4音乐治疗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建议
4.1重视体系建设,切勿盲目照搬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音乐治疗应该站在中职生心理健康角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之中,结合中职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科学建立心理预警机制与长效管理机制,建档立册并实行统一的系部式管理模式,丰富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不断提升音乐治疗软硬件建设水平,将音乐治疗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无缝衔接,确保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持续行驶在高水平高质量的快车道。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到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产生的积极显著效果,生拉硬套的将音乐治疗“移植”到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那么就会产生反作用,甚至影响原有教育教学进度计划,造成教师嚼不烂,学生搞不懂的乱象。
4.2提高重视程度,扩大宣传推广
大部分中职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都是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常识作为主要切入点,将音乐治疗这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式应用于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是非常少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转变现有的尴尬局面呢?首先,广大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该首当其冲,在自身提高重视程度的同时,要肩负起宣传推广音乐治疗理念的重任,进而提高中职生对音乐治疗的认知程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以及音乐治疗实践活动,让中职生真正体验到音乐治疗的心理干预效果,使之达到认可音乐治疗的目的,为音乐治疗在中职生群体中能够口碑相传奠定基础。其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媒介,宣传音乐治疗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常识,推送国内外音视频素材,帮助中职生全方位了解音乐治疗的魅力,开通音乐治疗专属服务热线,提高音乐治疗服务延展性。
4.3完善权威认证,提升业务水平
当前,影响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展,就是我国依然没有把音乐治疗师纳入新兴职业,更没有开展国家行政部门主导的有关音乐治疗师的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工作。这种资格认证与培训工作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很多想从事音乐治疗学习的人左右为难,一边是社会的迫切需求,另一边是面临无证上岗的尴尬窘境。对于音乐治疗的效果,可以说音乐治疗师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取决于他们自身的丰富经验与知识储备,所以,要想让音乐治疗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所作为,国家必须加快出台音乐治疗师资格认证与培训指导意见,加强人才选拔与培养,联合相关高校以及专家学者,制定出符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标准,提升音乐治疗培训质量。随着国家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逐步扩大,对中职生升学与就业造成一定压力,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发明显,需要中职学校进一步采取措施,充分发挥音乐治疗易上手、受众广、低成本的优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将音乐治疗应用到中职生群体,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作者:霍志明 张赛宇 吴捷
音乐治疗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相关推荐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