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对服饰发展的影响

所属栏目:文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1-11-23 09:40 热度:

   古典文学的气韵是中国服饰设计的内涵审美元素,在古典文化深厚的国度里,中国古典文学是服饰品牌不可忽视的设计元素,造就了中国独有文化气质。作为中国服饰设计的古典审美元素,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服饰品牌不可忽视的设计元素。

中国古典文学对服饰发展的影响

  服饰文化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社会生活的外在形式。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的肖像描写包括服饰描写,能较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意图,与作品主题,人物性格、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表现主题及人物命运性格的重要方法。反之,文学作品的服饰描写又很好地体现了社会的服饰文化。《文学与服饰文化》研究的思路就是在前期《汉字与服饰文化》、《成语与服饰文化》的基础上,从中国文学中寻找线索,探寻中华服饰文化内涵。重点是筛选出具有时代性、典型性的作品,分析其包含的服饰文化内涵。《文学与服饰文化》认为汉字、成语、文学都与中国服饰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字描摹服饰形象,成语记录服饰文化,文学记写服饰更多的内容。

  一、中国古典文学略论

  中国古典文学是一个历史文学范畴,泛指晚清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学,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中国文学开始了漫长的文化理想追求,每个历史时期会产生众多的文学流派,每个时期的文学发展有着独特的文学风格。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山河中一抹绚烂的光辉,诗、词、曲、赋、小说在古典的光辉里有着不可磨灭的痕迹。

  (一)文学释义与要素

  文学的产生同劳动有很大的渊源,中国文学的发源是诗歌,早期的诗歌具有演唱形式。原始社会人类在劳动时发出的吆喝声中发现了音乐的律动,又在劳动时将具体劳动动作记录下来,由此产生了诗歌。现代文学理论家将作者、读者、世界、作品作为文学的四要素,基于世界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对世界的模仿;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来看,文学家认为文学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流露;从读者与作品来说,文学家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根据“劳动起源论”学说,西方文学家将文学定义为“对世界的模仿”,中国文学向来主张“表情达意”的象征创作,重在借景抒情。在传统意境诗学国度中,诗人的诗歌创作关乎自我情感的宣泄,因而中国大多文艺家主张文学是“情感流露的表现象征”。“模仿说”强调客观载体,“表现说”强调主观情绪,然而文学作为一个复杂的集合体,紧密联系“四要素”展开,不可独立释义。文学之所以存在且拥有一席之地,无外乎其本身具有教化功能,这种教化功能体现为通过语言符号来传达文学作品背后的暗示意义,因而真正的文学是一种“言外之意”。

  (二)中国古典文学简议

  中国文学的“言外之意”特性历史经历是繁复与简化之间的协调,早期文学重在写实,到了封建统治时期,文学创作开始避讳,喜怒不露于面,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来表达情感。“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言词,古典文学讲究暗示、含蓄的创作,此种创作手法具有朦胧美学意境,故而受到很多文学家的喜爱。中国古典文学主要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先秦时期是古典文学诗歌、散文的发源时期,汉代文学延续前代文学,从屈原诗学创作艺术中借鉴了“赋”的创作方法。古典文学的光辉在魏晋时期初露,魏晋以前的文学没有独立的地位,自汉末曹孟德实行“举贤令”后,文学的地位逐渐被抬高,曹丕将文学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从传统文人交际娱乐到国家大业人才选拔,文学开始“自觉”。

  魏晋南北朝诗学创作开启了一个具有音律节奏规范化的诗学创作标本,这为唐代诗歌的发展作了一个很重要的铺垫。唐诗之所以是古典文学的高峰,原因在于完成了南北朝诗歌创作革新的完美境界,促进南朝诗学音律规范与北朝诗学刚劲风骨的融合,既拥有了南朝诗歌的形式,又有北朝诗歌内容上的风骨思想。宋代以后的文学力求“创新”二字,宋词标新立异,继承晚唐花间词传统,寻求词学的新式。而元代以后,文学也开始新的路径,由于唐诗宋词的高峰不可攀越,加上少数民族的统治,文学开始呈现民间娱乐形式,戏曲与小说涌现于市井之间,中国古典文学体裁也越加丰富。

  二、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美学文化

  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文化十分丰富,诗意美学文化中带有浓厚的音乐美学与美术美学特征。古典诗歌不是独立的艺术分类,从古典诗歌的音律性和戏曲文化的演唱,到诗画一体的山水画意境特征,意境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代表。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特点和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角度来说,“意境美学”是古典文学艺术的精华。

  (一)文学意境的渊源及表现

  “意境”是中国独有的文学概念,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内容,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有许多关于意境论述研究,但大多研究格局较小,直至清代王国维词学批评“境界说”的提出,“意境”理论才得到充分的解释。按照清代王国维的说法,意境是“有我”与“无我”的交融表现,“有我之境”体现为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意象之中的表达,“无我之境”则是诗中纯粹的写景表现,由此可以得出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表现。中国古典诗歌力求“意境”,这种意境诗学理想追求在宋代文学中尤其明显。如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又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最为经典的意境诗学当属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王国维以后,中国文学家将意境作为诗歌创作的一大原则,认为上乘诗歌应该追求意境情景浑然天成,不着刻意痕迹。

  (二)意境文化的美学意义

  从美学意义角度来说,意境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学词汇,而是一个广泛的美学元素。意境美学文化跨越艺术与自然、社会与科学,在现代社会艺术发展中不可或缺,除去文学范畴,意境还是美术、服饰、音乐、动画、传媒等行业的重要设计要素。美术意境文化是中古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大众十分熟悉的中国画艺术理念,自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理论提出后,文学与美术似乎产生了明显的交集。宋诗讲究“理趣”,重在“文字”与“议论”,议论对象大多以山水为主,宋词虽以风花雪月为主流,然而其中对景物描写也富含理趣意味。

  宋代诗歌意境虽没有王维诗一目了然,却带有一定的议论趣味,这种趣味在景物议论中融合情感来体现。苏轼诗画一体理论是对唐代王维闲适诗的总结,王维的闲适诗确实是山水画意境的诗学代表,这种极具空灵与幽静是中国意境美学的作家代表,现代美学的意境元素重在塑造“意境”风格,如现代园林造景、国风服饰设计等等。

  三、传统诗学下的服饰审美发展

  中国古典文学对现代服饰行业的发展体现为设计元素与设计灵感的提供。近年来中国服饰行业逐渐回到传统。在欧美服饰品牌潮流的市场占据下,中国服饰产业一度跟随模仿,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深入与传播,中国服饰行业慢慢回归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设计中,将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中国美学作为服饰设计的理论指导。

  (一)传统文学中的服饰美学元素

  服饰是艺术的产物,服饰设计力求审美视觉下的愉悦,设计元素的正确使用与能够保证服饰的美感,美学元素是服饰设计的基本内容,可以是服饰设计的图案与文字,也可以是款式设计。中国古典文学囊括服饰设计的所有设计要素,可以为服饰设计提供独特的设计元素,主要体现为戏剧元素、诗学元素、意境元素。中国古典戏剧是服饰设计的重要内容,戏剧元素主要包含传统戏剧服饰、戏剧造型、戏剧头饰、戏剧脸谱。以京剧为例,京剧文化元素的服饰美学设计可以体现为传统京剧服饰的改良,例如京剧头饰与妆容可以作为服饰设计的图案,京剧色彩的多元化可为新式国潮服饰提供视觉上的审美感。京剧是一种表演,同时也是一种文学,元以后我国文学逐渐与唱曲文化融合,文学为乐曲提供词令,词令同传统诗学一样具有诗意性特征,这种诗学与意境在现代十分受欢迎,现代社会将诗学意境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这种理想追求通过视觉性的艺术设计得以具体化表现。如古典诗词中山水意境可以成为服饰设计的元素,又如古典诗词中“明月”、“香草”、“松柏”等意象元素的设计,更有经典文学作品“兰亭序”、“赤壁赋”等名篇元素设计使用。

  (二)诗学文艺美与服饰格调美的交互

  诗意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代表,中国是一个具有高度诗学文化的国度,“诗”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追求,也是现代人的文化追求,拥有了“诗”就等于拥有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从创作方法来说,古典诗歌创作讲究形式与内容,形式上呈现为创作规律,主要包含基本诗歌平仄、押韵、对仗、用字炼句等。内容上创作主要体现为思想情感的表达,唐代诗歌将此二者完美结合,极具传统士大夫风骨气质与诗歌创作规范,这种以唐诗为代表的诗学风骨发展到现代呈现为文艺气质。现代服饰将传统诗歌的文学美学作为服饰设计的重要标准,意在提倡传统诗学文化的气韵,这种诗学文化的元素使用继承了传统诗学文化,同时又提高了现代服饰设计的文艺格调。

  《中国古典文学对服饰发展的影响》来源:《棉纺织技术》,作者:陈晓静

文章标题:中国古典文学对服饰发展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wenxue/4723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