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柳永是北宋词坛领域的一位重要词人,尤其擅长写羁旅行役之词。其词最大的特点在于融凄怆之情境与宏阔之词境于一体,以大气开阖之笔将词人的愁苦悲思之意置于宏大的视野之下,开创了独一无二的词学天地。
关键词:核心期刊论文,柳永,《八声甘州》,羁旅行役,悲慨之意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年轻时生活放浪,累举进士不第,长期浪游苏杭汴京等地,后更名永。仁宗景祐元年(1034)中进士,后官至屯田员外郎。柳永善作情词,尤善表现妓女的生活;又善作羁旅行役之词,对传统题材有所突破。在体制上大量创作慢词,对宋词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创作风格上,他不避俚俗,又能雅俗兼备,因而作品流布极广,赢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的称誉。有《乐章集》。
柳永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音乐天才,凭借对音律的研习与精悟,创作了适应社会生活发展需要、满足市民审美趣味的民间歌词,开创出独具一格的词学天地。
在我看来,柳永词的真正优秀之处在于他把士大夫仕宦之途的精神情感与景观完美融合,把一个读书人的悲哀感慨写到了词里,在词中流露出一种独一无二的士人之气。
下面我们来赏析一首词: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开篇即写雨,雨为什么能引起作者的情思呢?在中国古典诗文中,文人注重“感发”之说。所以钟嵘曾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也曾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花开叶落,会引起内心的波动;暮雨潇潇,也会引发内心的感慨。
柳词向来为人称赞“不减唐人高处”,在我看来,主要是说,柳词中选取景物与情感的结合之处不屈于唐诗艺术,唐人的兴象玲珑剔透,把大自然的景物形象与内心感发的情意完美契合为一。柳永的词有相当一部分从正面入笔,书写文人在仕宦之途的哀苦与悲伤之情,特别写出了中国传统士人的慨叹——仁人志士的悲哀,笔端直指士人命途多舛意志落空的孤苦境地,加上黄昏下雨这悲凉的景象,更增添了秋士的凄凉境况。
开篇“对”字用得极妙,接下来续写景色的句子一一排开,层次鲜明,使景物与情事渐渐进入读者视野。“潇潇”,写雨声;“暮雨”,黄昏的雨,黄昏的雨引起人的感发更深。“洒江天”,暮雨洒在江天之中,写景十分广远,从水面到天空,大自然的景色变化充满天地之中。
“一番洗清秋”,一番,一次。每一场秋雨之后,就更增加一份凄凉的感觉。“洗清秋”,如同“秋雨梧桐叶落时”,又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树木凋零萧疏,天空寥阔无际,大自然的繁华绿叶经过风雨冲刷之后,更显清秋的萧瑟氛围。
下面“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接着写雨后的景色。“渐”字是一个领字,可见柳永写景之有层次。 “霜风”,凄冷的风,“寒霜”“冽风”过渡性地逐步侵袭。 “关河冷落”,陆地的关塞,水面的江河,都冷落了。“残照当楼”,黄昏的余光留在楼头上。柳永在这里借“关河”、“残照”、“霜风”写出了秋天生命的消逝,每一个景色都包含着深沉的悲慨。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到处的红花绿叶都掉落了,没有一个地方存留。 “红衰翠减”,红,指花,翠,指叶,这是描写时常用的手法。“苒苒物华休”,这里作者一方面感到时光在消逝,一方面感觉到红衰翠减,一点点凋零下去。“物华”,万物的芳华,“物华休”,指宇宙间大自然美好的东西都到了尽头。“物华休”是作者真正要写的三个字,这三个字里,包含了作者心中所感的生命无常、事业落空的所有悲哀。从词的开始到这里,柳永把大自然从茂盛到凋败的过程一层层的写出来,逼出了一句结论——苒苒物华休。
那么万物都在变,有不变的吗?有,“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无语”,指无语的冷漠。永远不改变的是冷漠的无情的长江水之东流不返,而这个东流是永不回头的长逝的悲哀!这首词的前半阙正是写志士仁人那种生命无常、壮志难酬的悲哀,写得很好,把秋士易感的悲慨跟大自然的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兴象超远。
下半阙写他的怀想,“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不忍登高临远,望家乡是那么遥远,何时能团圆呢?柳永在这里想到自己不过是为了一些官场名利就被别人驱役,含义十分悲慨,下面的“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则是在自己的怀念中遥想对方也应正在怀念我。柳永遥想他所爱的人日日在妆楼上瞻望怀思,该有多少次错认为天际的归舟中也有着还乡的我。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争知”,怎知;她又怎知我在这里也是倚在栏杆边,正如此凝望着远处的家乡呢?这几句不仅写出了两地的相思之情,也正反衬了前半阙所写的羁旅漂泊生命落空之感,更加深了悲慨之意。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唐圭章《全宋词》第1版 中华书局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