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海洋文学”,指以海洋作为叙述或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或者背景,以大海、水手、舰船、岛屿等要素作为小说的主要元素,以水手作为叙事的主要角色,以航海叙事、海洋历险、海上探险、船难等为题材或根据海上的体验写成的生动展现了大海与人类、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和审美意蕴的文学作品。从文学属性上来讲,虽然海洋文学与其他文学类型有一定的交叠,但海洋文学作品有其自身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意蕴。海洋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大海、水手、船只、岛屿;这几个要素相互关联,互相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呈现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形成了海洋文学作品的艺术张力,进而也生成了作品的意蕴和价值。因此对这几大要素之间关系的解读和阐释就构成海洋文学作品批评和赏析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不过,海洋文学的特性正如海洋的固有属性“开放性、包容性、神秘性、扩张性”一样,同样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因此海洋文学的概念与认知也必将是多维度的。
关键词:海洋文学;概念;美学特征
古今中外的作家创作了数量众多、蜚声四海的海洋文学作品,譬如中国先秦文学古迹《山海经》,古希腊神话《奥德赛》,英国文学经典《金银岛》《暴风雨》,美国文学瑰宝《领航人》《白鲸》《老人与海》,冰岛史诗《埃达》等。尽管中外的海洋文学作品数量丰富,但海洋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却尚未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不仅如此,在现有的关于海洋文学的学术讨论之中,尚存在对海洋文学的概念界定、海洋文学研究范式的不同的、甚至模糊的理解和认知,这对于海洋文学研究向纵深开展造成一定的障碍。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英美海洋文学研究现状的同时,对学界关于海洋文学的概念做一个历史性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就“海洋文学”的概念提出一孔之见,以便为学界关于此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和交流提供一个契机。
推荐期刊:《外国文学动态》(双月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外国文学研究所译林出版社主办的文学刊物。荣获中文核心期刊(2000)《外国文学动态》集信息性、资料性、学术性为一体,介绍外国文学现状及新流派,报道有关动态。
一、英美“海洋文学”研究现状①
尽管英美两国的海洋文学作品数量丰硕,但学界对海洋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文类的关注,却只是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才发生的事情。1943 年,美国海军学院教授查尔斯·李维斯(Charles Lewis)编著并由美国海军学院出版的首部西方海洋文学作品选集《海洋文学作品集》(Books of the Sea)问世。此书以比较文学的宏观视野对欧美的海洋小说、海洋诗歌、海洋戏剧以及水手、舰船历史等做了一个较为宽泛的介绍,是西方较早研究海洋文学的选集。[1] 此后,各种海洋文学作品集陆续问世,例如 1992 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乔纳森·拉班(Jonathan Raban)编著的《牛津海洋文学选集》(The Oxford Book of the Sea),之后牛津大学又于 1994 年出版了由托尼·坦纳(Tony Tanner)编著的《牛津海洋小说选集》(Oxford Book of Sea Stories),这两部选集是较早的关于英美海洋文学选读方面的权威著作。《牛津海洋文学选集》按时间顺序收录从盎格鲁—撒克逊的海洋诗歌到当代海洋文学的重要作品,入选作家包括 S. E.莫里森、詹姆斯·博斯韦尔、查尔斯·狄更斯、查尔斯·达尔文、约翰·巴斯、弗吉尼亚·伍尔夫、詹姆斯·乔伊斯、艾米莉·迪金森、雷切尔·卡森等;[2]《牛津海洋小说选集》则收录了包括杰克·伦敦、鲁迪亚特·吉普林、斯蒂芬·克莱恩、C.S.福斯特、欧内斯特·海明威以及约瑟夫·康拉德等经典作家的 27 个海洋故事。此外,还有威廉·福克纳、斯科特·菲茨杰拉德、E.M.福斯特以及爱伦·坡等作家的不为人熟知的海洋文学作品也入选其中。[3]
此后,两部美国海洋文学史著作出版。由斯普林格(Haskell Springer)等学者编著的《美国海洋文学史》(America and the Sea: A Literary History, 1995)是美国第一部研究海洋与美国文学史关系的著作,此书不仅考察大西洋、太平洋与墨西哥湾在美国文学中存在,还考察了湖泊在美国文学中的存在;著作不仅讨论主流白人作家的海洋书写,同时也研讨妇女、黑人和土著的海洋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4] 由皮特·尼尔(Peter Neil)编著的《美国海洋文学选集》(American Sea Writing : A Literary Anthology, 2000)则收录了从殖民时期以来到现当代的美国海洋文学作品,入选的作家包括威廉·布拉德福特、约翰·卢迪亚特、大卫·波特、华盛顿·欧文、詹姆斯·库柏、拉尔夫·爱默生、爱伦·坡、理查德·达那、亨利·梭罗、赫尔曼·麦尔维尔、马克·吐温、欧内斯特·海明威、杰克·伦敦、尤金·奥尼尔、皮特·马蒂森、约翰·迈克菲等。[5]
麦克拉奇(Joseph McClatchy)编著的《海洋诗集》(Poems of the Sea, 2001)是第一部欧美海洋诗集,作品记录了长久以来人类对海洋的恐惧、梦想和渴望。入选作品的跨度从古典时期的史诗到现当代欧美主流诗歌作品,入选诗人包括荷马、弥尔顿、莎士比亚、丁尼生、柯勒律治、爱伦·坡、梅斯菲尔德、普拉斯到梅尔温等,入选的诗歌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十四行诗、民谣、赞美诗等。[6] 这些诗歌揭示了海洋的不安定性、包容性、隐喻性以及神秘性等特质。特斯戴尔(Diana Tesdell)编写的《海洋小说集》(Stories of the Sea, 2010)收录过去二百年来最具影响的海洋小说,其作者既有约瑟夫·康拉德、鲁迪亚德·吉普林、史蒂芬·克莱恩、罗伯特·史蒂文斯、杰克·伦敦和欧内斯特·海明威等经典作家,也有伊萨克·迪内森(Isak Dinesen)、帕特丽 亚·海史密 斯(Patricia Highsmith)和 J·G·巴拉德(J. G. Ballard)等新锐作家。[7] 上述海洋文学作品选集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题材也相当丰富,为进一步研究海洋与文学、文化的关系提供非常丰富的文本素材,然而遗憾的是,尽管上述作品的体量非常大,但其中鲜见探讨海洋文学概念的相关内容。
除了上述代表性的海洋文学作品选集之外,近年也产生了许多关于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著,例如:约翰·帕克(John Peck)撰写的《1719-1917 年间的英美小说中的水手与大海》(Sailors and the Sea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Fictions 1719-1917)讨论从笛福到康拉德时代的海洋小说的文化意义。全书由九章组成,内容包括简·奥斯丁笔下的水手、马里亚特笔下的海军军官、狄更斯笔下的大海、维多利亚中期的海洋小说、康拉德的海洋小说书写以及美国海洋小说家库柏、麦尔维尔等作家的海洋书写,作者认为海洋文化因素是英美文学中一个“显性”的、“弥漫性”的存在;[8]5 克莱恩(Bernhard Klein)编著的《海洋小说批评:英国文学与文化中的海洋》(Fictions of the Sea: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Ocean in British Literature and Culture)收录了从现代早期到当代英国文学和历史中有关海洋的文化意义的十二篇原创性论文,这些论文从跨学科的视域阐释了文化想象中的海洋与英国社会、政治、历史之间的隐喻性关联,分析了海洋对英国文化特征形成的影响;[9] 爱德华(Philip Edwards)撰写的《18 世纪英国航海叙事》(The Story of the Voyage: Sea-narratives in Eighteen-century England)以英国海洋帝国的扩张为背景,分析了威廉·丹皮尔的航海经历、库克船长和布莱船长的航海叙事以及奴隶贸易、乘客叙事和水手自传等内容。此书从航海叙事的视角,揭示了 18 世纪英帝国的海外殖民与扩张过程中少为人知的一面,是第一部全面研究 18 世纪英国海洋叙事的重要著作;[10] 汤姆·克莱顿(Tom Clayton)编著的《莎士比亚与地中海》(Shakespeare and the Mediterranean, 2004)收录了世界莎士比亚研究会关于莎士比亚与地中海之间的渊源的最新研究与思考,开拓了莎士比亚研究中的海洋视阈,是莎士比亚研究中的新的学术增长点;[11] 麦金桑(Gesa Mackenthun)撰写的《美国文学中的黑色大西洋小说》(Fictions of the Black Atlantic in American Foundational Literature, 2004)将种族和奴隶制置于跨大西洋叙事的空间框架内进行研究,拓宽了研究范围,是研究美国早期文学与海洋关系的重要成果;[12] 海丝特·布卢姆(Hester Blum)的专著《桅顶上的风景:内战前美国的海洋想象与海洋叙事》(The View from the Masthead: Antebellum American Maritime Imagination and Sea narratives, 2008)是一本探讨水手对美国文学与文化独特贡献的著作。本书作者赫斯特·布鲁姆是美国 19 世纪研究会主席,她研究了第一人称叙述的水手故事,内容涵盖从不知名的海盗故事到赫尔曼·麦尔维尔、詹姆斯·库柏、爱伦·坡和理查德·达纳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布鲁姆分析了北非海盗囚禁叙述、海军回忆录、麦尔维尔笔下的海洋景观等,认为水手的文化程度、阅读范围与见识超越了普通劳动阶层的水平,由水手叙述表达出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诉求对美国文学和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3]4-5 作为一部重要的海洋文学研究专著,玛格丽特·科恩(Margaret Cohen)的专著《小说与大海》(The Novel and the Sea, 2010)挑战了小说根植于陆地经验的普遍观念。作者从船的甲板和海洋魅力的观察角度出发,辅以现代文化的想象,考察了近两个世纪以来海洋小说发展的历史;传统的英、法、美等国的小说历史均是从陆地的角度出发书写的,而科恩将小说放在海外探险和海上活动中加以考察,形成了以跨大西洋冒险经历为主线的小说史;[14] 山城(Shin Yamashiro)撰写的专著《美国海洋文学》(American Sea Literature: Seascapes, Beach Narratives, and Underwater Explorations)探讨了美国海洋活动及其在文学与文化中的表征。作者将“陆地”和“海洋” 作为概念区分开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海洋文学分为三类:海上的文学、海边的文学和海底的文学。该书既讨论经典作品,也讨论关于深海探索等内容,揭示了海洋文学对美国历史的独特影响。[15] 门茨(Steve Mentz)的《大海与 19 世纪英美文学文化》(The Sea and Nineteenth-century Anglophone Literary Culture, 2017)收录文学专家学者撰写的关于英美国文学的十篇论文探讨了全球探索和殖民统一时期大西洋两岸的作家、读者和思想家对海洋的不同理解。论文聚焦三个棱镜来展示海洋对 19 世纪英语文化和文学形态的重要性:“湿润的全球化”“盐美学”和“蓝色生态批评”。[16] 上述代表性论著为研究海洋同英美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阈,观察角度也多元化,因此可列入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参考书目。然而,上述著述只是简单梳理了海洋与英美国文学和文化历史的渊源关系,既没有对海洋文学的概念做深入的探讨,也没有对海洋文学的学理内涵、研究范式等方面做详细的阐释。由此可见,尽管西方海洋文学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但学者并未就海洋文学的学理问题展开学术探索与争鸣,对海洋文学的研究范式也没有过多的论述,对于什么是海洋文学?海洋文学研究的范式是什么?海洋文学的研究议题和关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目前西方学界在这些学术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这为进一步研究海洋文学提供了契机。
二、“海洋文学”概念界定
与英美的海洋文学研究语境略为不同的是,中国的海洋文学研究从一开始就聚焦于 “海洋文学”的学理问题上,学者纷纷就海洋文学所涉及的理论以及研究范式、海洋文学的定义等宏观问题展开热烈的学术讨论,体现出中国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理论自觉性。就目前笔者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1975 年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朱学恕在其作为创刊人和发行人的《大海洋》诗刊上发表的“开拓海洋文学的新境界”创刊词,是中国最早提出“海洋文学” 这一概念。[17]63 在创刊词中,朱学恕从文学审美的层面提出了海洋文学的四大美学特征: “情感的海洋”“思想的海洋”“禅理的海洋” 和“体验的海洋”;[18]92 另外,学者龙夫、杨中举、段汉武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海洋文学做了具有代表性的定义。龙夫在《回归大海的倾诉:日本学者论海洋文学的发展》一文中对海洋文学作了两种定义,其一,“所谓海洋文学,通常是指以海洋为题材或根据在海上的体验写成的文学作品。”其二,“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文学是,主题与海洋具有的特质密切相关,并受海洋的特性支撑的文学作品”;[19]22 杨中举在“《从自然主义到象征主义和生态主义——美国海洋文学述略》”一文中也对海洋文学的定义做了界定:什么是海洋文学?我认为,那种渗透着海洋精神, 或体现着作家明显的海洋意识, 或以海或海的精神为描写或歌咏对象, 或描写的生活以海为明显背景, 或与海联系在一起并赋予人或物以海洋气息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列人海洋文学的范畴。[20]195
段汉武在“《暴风雨》后的沉思:海洋文学概念探究”一文中不仅对上述两位学者的海洋文学概念进行了批判性辨析,并在以上界定的基础上,对海洋文学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拓展,认为“以海洋为背景或以海洋为叙述对象或直接描述航海行为以及通过描写海岛生活来反映海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海洋关系的文学作品,就是海洋文学”。[21]19 此外,张陟 “‘海洋文学’的类型学困境及出路”一文也试图阐释海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合理理据。[22] 上述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出发,就 “海洋文学”的定义和内涵做了各种界定和论述,掀起了国内海洋文学研究的一波浪潮。这些关于“海洋文学”概念的界定其出发点和导向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海洋文学的美学表征,例如朱学恕的界定;有的以作品的主题或者写作题材为批评导向,例如龙夫的界定;有的偏重于作品的精神价值和精神启迪为导向,例如杨中举的定义。虽然对“海洋文学”概念的各种界定为进一步研究海洋文学做了铺垫,但是这些关于“海洋文学”的定义,显得比较笼统,不够准确和全面,用段汉武的话来说,问题比较多,“存在同义反复、晦涩难懂、意义不定的多重误区”。[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