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试借助跨文化交际中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理论,主要从高权利距离和低权利距离、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三个维度分析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希望对于处理不同文化之中的人际关系给出一点点启发。
1 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社会学将其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则将其定义为人与人交往时所形成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即"人际交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寻求满足彼此社会需求时的心理状态。因此,若在交往中彼此的社会需求不断地得到了满足,那么彼此的心理距离就会不断地被拉近,继而促使一个人对他人不断产生心理倾向并不断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就会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反之,如果在交往中彼此的社会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由最初的能得到满足变成不能得到满足,那么彼此的心理就不会走近,就无法形成亲密关系,或者由最初的密切关系发展到后来的疏离关系。人与他人在社会中都是有着各种各样关联的,人的存在就是各种各样的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的社会需求,人正是通过与别人发生关系才能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接纳自我、表达自我、发展自我;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实践、自我肯定、自我检测社会心理是否健康,从而最终实现自我价值。人在社会中不能脱离他人而单独存在。
人际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其外延很广,包括亲子关系、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战友关系、邻里关系、老乡关系、同事关系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地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理因素,地理的空间距离越近,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就越多,就越容易熟识。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历史文化等,所以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基本原则也会截然不同。
2 用霍氏理论对比分析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
霍夫斯泰德(2010)在其代表作《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一书中提到了五个维度来描述和区分文化差异。这五个维度分别是权利距离,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不确定规避以及男性度和女性度。下面,本文拟主要从霍夫斯泰德的权利距离、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这三个价值维度来分析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
2.1 高权利距离和低权利距离的差异
霍夫斯泰德把权利距离界定为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弱势成员对权利分派不平等的期待和接纳程度。按照霍夫斯泰德对74个国家和地区的权利距离指数的分析,中国属于高权利距离的国家,排在第12~14名,而美国属于低权利距离的国家,排在第57~59名。在中国,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就存在着等级制度。一个家族里通常辈分最高的人说话最有分量,家里的大小事情多半由长辈决定,而且长辈喜欢管教晚辈,所以中国会出现"虎妈""狼爸"这样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晚辈要服从长辈,且晚辈要对长辈尊重,这是一种美德;同辈中年幼的也要服从年长的,所谓"长幼有序",年幼的要学会"孔融让梨".而在美国,家庭里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长辈会倾听晚辈的意见,所以如果晚辈有问题可以和长辈进行协商,甚至晚辈也可以反驳长辈的话,并且随着晚辈的年龄不断长大,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像朋友的关系,彼此相互尊重。
在中国的工作场合里,人际关系就是上司和下级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关系。上级是发号施令者,下级则是接受者、执行者。下级如果对上级的决定不满,当面提出异议的话可能不妥,最好能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建议。可以通过缩短上下级之间的空间距离,寻找与上级的共同话题,增加与其交流的机会,实现需求的互补,这样就能促使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密切友好。而在美国,上下级是平等的关系,上下级只是意味着彼此分工不同。上级通常比较开明,会经常和下级联系,上级在做决定之前通常会和下级商量,也能够大度地采纳下级的意见。像美国人这样,在上下级交往中,双方能够相互满足对方的需求,这样就容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从而容易形成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反之,如果上下级双方的需求不能相互满足,则容易造成彼此之间的隔阂,从而产生人际排斥。比如,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或提出建议,上级视而不见或不予重视、马虎对待,必然会造成下级对上级的离心离德,从而容易造成下级对上级阳奉阴违更甚者会造成工作无法开展。
2.2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
霍夫斯泰德把集体主义社会定义为:人们从出生起就融入强大而紧密的内群体中,这个群体为人们提供终身的保护以换取人们对该群体的绝对忠诚。而他把个体主义定义为:人与人之间松散联系的社会,人们只照顾自己及核心家庭。西方人具备个体主义的思想,通常他们会从"我"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凡事要靠自己去争取。故在西方国家,父母有钱是父母的事情,子女要想获得零花钱就得靠自己赚取,比如在家做家务获得报酬,或者在外做兼职赚钱等。而中国人则具有集体主义思想,集体中的成员荣辱与共。在中国,家族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是相互和谐的、相互合作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家族成员之间都会避免直接的、严重的冲突,而且家里的资源会被共享。笔者的一位大学同学家里的工资就是共享的:全家人把工资都攒在一起,然后一起用。而在美国,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是种平行的、独立的、自主的关系。自己赚来的钱可以由自己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由自己负责;而且子女18岁以后就独立出去了,要靠自己打工赚学费、生活费,很少靠家里;父母老了之后也不一定和子女一起住,父母自己管自己。
在中国,工作场合里的人际关系要胜过工作任务。要想把事情做好,最好就要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若同事关系不融洽,需要合作的工作就做不好;若上下级关系不好,上级分派下去的任务下级就会不愿意去执行,这样工作就难以开展了。而在美国,工作任务比个人关系更重要,往往美国人都能按规则办事,所以每个人按自己的工作能力说话。
在中国,这个具有集体主义思想的社会里,与邻里或朋友交往时,也常会用一些表血亲关系的名词去称呼他们,以表示一种亲近的人际关系,比如"哥哥、姐姐、爷爷、奶奶"等(王明利,2012:181)。而在美国就没有这样的称呼语,像"哥哥、姐姐、爷爷、奶奶"这些称呼只有在有血缘关系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另一个与集体主义有关的概念是"面子"."爱面子""讲面子"都体现一个人表面的虚荣心理;"看某人面子"就是指要看某人的情面;然而"面子"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尊和尊严。"面子"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表现的。
西方人在人际交往时往往很少顾及人情、面子,哪怕是朋友之间聚会也往往是AA制的,也就是各自付各自的账,分担费用让他们感到很舒服。然而,在中国,同朋友聚餐时,通常争着买单的情况比较多,这样显得买单的人比较慷慨,而且比较有面子。
2.3 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的差异
霍夫斯泰德提出的长期导向思维是指重视长远规划。在他所研究的39个国家当中,中国的长期导向思维是排在第1位,而美国的长期导向思维排在31位,显然相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国人倾向于短期导向思维。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是牢固的、稳定的、长久的。人们很关注日常的人际关系,会经常走动或用手机联系以加强同亲戚、邻居、老乡、朋友、同事、上下级、同学、师生、战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在中国因血缘纽带维系的亲戚关系、因地理环境形成的邻里关系和老乡关系、因友情维系的朋友关系、因工作缘故产生的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因求学缘故形成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因一起服役的缘故形成的战友关系等,一般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有的是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通过找出这些各种形式的关联,从而拉近彼此心理上的距离,进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持久的人际关系。
而在美国,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不牢固的。因为,美国的人际关系是工具型的关系,人们在交往时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或获取某种东西而建立一种手段或工具性关系,即人们只不过是用这种工具型关系获得某种物质或达到什么个人的目的(贾玉新,2004:167)。
3 结束语
受不同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存在着差异。人际关系的差异会导致交际行为、交际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往往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和冲突。讨论和对比分析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有助于加深跨文化交际双方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格特扬霍夫斯泰德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2版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C].台湾学者论中国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9.
《以跨文化视角浅析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来源:《海外英语》,作者:周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