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学校育人功能的集中体现,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培育学生法治意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如何培育法治意识切入,着重围绕建设校园法治文化、弘扬宪法精神、改进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培育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基本路径,以期更大程度达成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法治意识; 培育路径
培育高中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的研究领域。按照核心素养体系,学校要准确地把握学段的深度和广度,使教育教学准确反映人才培育要求。学校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高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方式方法,培养有一定法治意识的优秀的中学生。
一、学校依法治校,打造依法治校文化
21 世纪的今天,国家法治体系日益完善。依法治校,是实现学校校园治理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必经之路。依法治校,要求学校要拥有健全的机构设置和制度规范。依法治校需要充分加强校园运行机制,充分完善师生能够依法行使权利的机制,加强学校各级机构的监督,比如进一步规范教代会制度、学代会制度,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等等,充分发挥师生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同时,学校要按照国家教育法规办学,坚持正确的教学改革和办学理念,坚持我们国家的方针政策,还要坚持进一步落实制度与方案的奖励措施,在教育教学中公平公正、求真务实、严于律己,真正做到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学校依法治校,修订好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追求卓越、表彰优秀的良好风气,这是从源头上去发展学校法治范围、培养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好做法。
二、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引导学生学习宪法,能有效提高高中生的法治意识。首先,校长通过国旗下讲话为学生专门上宪法课。这让学生从根本了解宪法的意义、宪法的地位和宪法的内涵等内容,使全体师生对宪法知识有深层次的了解。这也引导同学们要更积极学习宣传宪法,做法治精神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其次,开展宪法知识宣传活动。有些老师利用主题班会、活动课,结合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有些老师把社会现象演绎成小品进行演示,强化对学生的法纪教育。再次,开展宪法知识朗读、宣讲。学校经常邀请法治副校长等人员到学校开设法律知识普及宣讲,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同学们很喜欢这些授课形式,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最后,学科整合,协调推进。学校把握新课程发展的机遇,把法律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融入文体活动。推进宪法法治教育课程化、常态化。
三、挖掘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学科要在培育高中生法治意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可以围绕学科师资水平、课堂教学方式、社会实践活动等路径进行。
首先,思想政治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加强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让同学们成为有法治观念的中国公民。政治教师要开拓进取,打铁还需自身硬,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等知识点渗透于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法律纪律观念和公民观念。老师们可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教材反复研读,精心备课,将这些知识点纳入教学范围,这更好地让学生用理解教材,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打好学科核心素养基础。
其次,紧紧把握课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政治老师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探究新方法,掌握新时代的学生学习特征,寻求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现在的学生具有时代特点,勤奋好学、与时俱进、适应性强,政治老师要积极留意教学中的新问题和当前教育政策要求,强化课堂教学的时代感、知识性和养成性,唤醒学生生活态度与生命体验,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思政课,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要使教学闪耀人性的光辉、凸显生命的灵动、充满生活的气息。新时代的课堂应该在教学中有温度,在知识上有深度,在资源里有广度,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掌握文化的过程更好地增强法治观念。
最后,主动开展以培育法治观念为目标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思想政治学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关注民生热点,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与提高创造生活的水平,也是增强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方式。科组老师通过组织学生采访镇人大与相关部门,了解当地社会发展情况,了解群众的法律意识程度,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是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应有的育人功能。建立校园法治文化、弘扬宪法精神、改进教学方式等基本路径,能够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要求,更有效果地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更好地落实培养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2016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 .
相关阅读推荐:公民与法治是省级期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