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运精神”是大家耳熟能详并经常见诸报端的一个词,但到底什么是航运精神,却又虚无缥缈难以触摸。本文从“精神”这一名词的内涵出发,结合作者作为一个远洋船长的切身体会,在调研中外100多位资深航运人士的基础上,梳理航运人一般认可的价值标准和文化抉择,进而讨论并总结当今时代航运精神包含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航运精神;冒险精神;商业精神;协作精神;妥协精神;创新精神
引言
所谓精神,是指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在进化进程中获得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心理功能之后,进一步发展出来的面向更高等神经功能的一类心理动机。从哲学角度分析,精神特指“人类成功卓越的思想基因、精华与根本,是人类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态度的精华、核心、根本及关键所在,它们是内化为人的品格与习惯的思想元素、精华及根本”[1]。每一个行业都应该有自己的行业精神,这是构成行业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一般来说,行业精神是某一个行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与发展而于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为整个行业群体所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即,行业精神是由这个行业的特性所决定并贯穿于这个行业实践活动中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同理,航运精神是长期从事航运业的人士在航运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体现了航运业发展的规律,属于航运文化的范畴。在航运管理中强调航运精神非常重要。它一方面约束从业者的行为,是航运组织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它又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意识深处,随着航运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简言之,航运精神是一种能够得到大多数航运人士的一致认可,彼此会产生共鸣,并被航运业广大从业人员共同遵守的内心态度。
方法
令人遗憾的是,作者查阅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却很少看到深入探讨航运精神的内容。既然航运精神是航运人士一致认可和内心共鸣的价值标准和态度,那探索当下航运精神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问及航运人士的内心感受。从2018年初开始,作者通过LINKEDIN、电子邮件、微信、Whatsup等方式,联系了中外100多位资深的航运人士。大多数人很热心并积极地参与讨论并提供答案。另外,很多人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将该问题发给他们的同行,然后搜集更多的答案反馈给作者,并且要求作者一定要将所总结的航运精神反馈给他们。例如某知名航运网站的一名资深编辑回复道:“我可能不太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联系了几位资深航运人士,他们多提供的答案包括……”在短短几周内,作者搜集了100多份答案。在分析这些答案的过程中作者发现,尽管所咨询的这些航运人士来自世界各个地方,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处在不同的法律体系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然而他们给出的答案却又惊人的一致。这让作者深刻地感受到,航运确有其精神,航运人士确有一致认可、共同遵守并产生内心共鸣的思维方式、主导意识和价值标准。
冒险精神
冒险精神,是作者在调研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没有冒险,不成航运。自古以来,航运就是具有冒险精神的勇敢者的游戏。航运的最初形态就是航海, 从古至今有无数被我们铭记的伟大航海家,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坚强的意志、无畏的勇气。这些冒险家们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挑战海上风险的经历,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在作者的调研过程中,也有不少人质疑说21世纪的航运再谈冒险精神已经不合时宜,现如今造船技术很先进,科技很发达,海上风险已经可以进行有效控制,船舶安全管理的理论也不鼓励冒险,所以说冒险精神已经成为一种过时的思想。
然而很多其他受访者完全不同意这种观点。首先,科技的发展带来生产力显著提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并未惠及海员。传统的海上问题,例如海盗问题、海上事故和人身伤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船上工作过的都知道,海员依然面临复杂的工作环境,如日益繁忙的海上航线,日趋紧张的工作节奏,持续增长的船舶吨位,不断缩减的船舶配员,等等。另外,真正的冒险精神不仅仅是挑战困难和克服海上风险的勇气,而是对未知世界开拓与探索的精神。航运从业者不仅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素养,更应该具备自由自在、永向未知的浪漫主义情怀。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嘲讽航运人士的网络段子,其中也有很多是航运人的自嘲,包括工作时间长、待遇低、压力大等,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与航运精神相悖的。提高航运人的地位和待遇,让他们乐在其中,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实现航运人的光荣与梦想,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其次, 航运的冒险精神不仅仅是航海人的冒险精神,也是航运资本的冒险精神。航运业是资本博弈的重要战场。美国作家约翰·戈登的一部力作 The Business of America(中文书名很应景——《资本的冒险》)[2]记录了资本如何以其冒险精神,开拓发展并变革时代的历史。其中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资本如何在航运业翻云覆雨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今天,也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大鳄投身航运,包括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等。由此可见,冒险精神在当今的航运业一点都不过时,这种精神仍在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是行业的脊梁和灵魂。
商业精神
商业精神是航运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一般来说,商业精神至少包括三个方面:遵守商业规则,提升商人地位,构建商业文明。首先,任何商业活动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法则,只有在遵守其规则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航运业的本质是商业,当然也不例外。一个值得思考的例子是 600年前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壮举(也有研究说是九次,这里不做考究),郑和的航海在船队规模、航行里程、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等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了90年后的哥伦布和100多年后的麦哲伦,但可惜的是郑和的航海并没有带来航运业的发展和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反而后来哥伦布等人开启了辉煌的大航海时代,带来了美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商品和物种的大交换,甚至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进程。究其根源,哥伦布等人的航海自始至终都有其商业利益的考虑,是一种商业行为并符合商业规则。而郑和的航海固然辉煌,但其未充分考虑商业利益的回报,故而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飞向星辰是下一个大航海时代。与几百年前的航海家一样,埃隆·马斯克在2018年2月发射猎鹰重型火箭实现了翱翔太空的梦想。当然很多专家对这次发射有各种各样的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在技术并不领先的情况下,这家成立仅仅十几年的公司在太空探索上还是瞬间超越了许多国家经营多年的超级工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埃隆·马斯克拥抱市场并对其行为进行了成功的商业运作,从而使其商业活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提升商人地位是商业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内涵。中国长期以来存在重农抑商的传统。也许有人会说现阶段不需要提升,商人地位已经很高。这里笔者想表达的是,不是要刻意提升成功商人的地位,而是要提升每一个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的地位,社会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认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商业活动,更重要的是促进整个社会共同构建商业文明。哈佛大学杜维明院士曾提出新商业文明的定义,就是要“走出现在世俗性的人文主义,突破钱和权乃至一切的铁笼,用新的价值观驱动企业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有意义、有价值、和谐共生的商业世界” [3]。航运作为最古老的商业活动之一,也迫切需要构建这种与时俱进的商业文明。
协作精神
在新商业文明的大背景下,航运需要协作精神。协作是指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不同组织、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协作的内容包括资源、技术、人员和信息等。协作精神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基本手段,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前提,也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航运业和很多其他产业不同的一点是其国际化的合作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古代的航海活动其分工程度较低,船长往往兼船东和货主于一身,对合作的要求也比较低。今天的航运业已经形成不同利益方携手并肩、共生共赢的新生态。因其全球化的特点,很多长期合作的客户之间可能未曾谋面;信任建立在一套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上。在调研过程中很多受访者表示,只有具有专业素养、讲信誉、负责任的人或企业才会受到尊重,才会有人愿意与之合作,企业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
妥协精神
任何商业协作都需要妥协,也可以说妥协精神是协作精神的一部分。在航运业,妥协却具有其特殊性。 航运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船东货主保险人等相关利益方相爱相杀、相互博弈和妥协的历史。这些博弈和妥协在海商法律和租船实务里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例如承运人的责任基础、责任限制,保险人的除外责任,共同海损,还有租约里花样百出的条款。可以说,航运人将妥协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妥协不是简单的让步和放弃利益,相反,妥协是一种理智和务实,是为了实现更大的利益。船东、货主和保险人之间的斗争和博弈不是为了将对方击倒,而是为了达成共生共赢的平衡。这就决定了很多时候处于强势谈判地位的一方也不得不放弃利益最大化来保护对方的生存和发展,否则整个航运业的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而危及自身。因此,善于妥协,体现的是航运人的商业智慧。
尊重传统的精神
尊重传统也是航运精神的重要内容。在Philip De Souza的著作Seafaring and Civilization一书中,作者从多个视角研究了航海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4]。千百年来,航运业发展并保留了各种各样的传统,例如:船舶建造的传统,包括船体的结构布局,船体开工和下水仪式等;海员的等级制度,船长的特殊权力;其他如海上的计量方式、经纪人制度等。很多传统已成为航运惯例,当然有其继续存在的必要,也有很多看似不合时宜的海上传统却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都是航运精神的一部分。这些看似已经过时的保守做法,是航运先辈们留下来的历史遗产,有时还代表着航运从业者的骄傲和自豪。对历史的尊重,对冒险精神的尊重,对航运传统的尊重,是航运人的一种文化抉择,构成了航运圈的一般心理和意识。对于航运人来说,认可并尊重航运传统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
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在任何领域都很重要,但是航运的创新精神具有其特殊性。航运上的创新要比很多其他领域困难得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环保等各种因素。简单地说,航运上的创新表现为在法律制度上的大胆创新和对技术革命的谨慎拥抱。首先,在航运法律的发展上有不胜枚举的经典创新的案例,航运人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包括共同海损制度、提单制度以及各种国际公约和合同规范。在航运争议经常选择适用的英国法的判例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推陈出新的判决和理由。虽然英国法要求适用具约束力之判决,但似乎法官们总不满足于遵守别人的判决先例,总想在自己的判决里留下一些与前人不同的见解。我们在读很多经典判例的时候,一方面惊叹法官之博学缜密,另一方面又感慨他们的智慧狡黠。这大概也是英国法法律精神的一个要素,一方面有严格判例之约束,同时又有法官造法之自由。也许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了法官的创新,从而促进了英国法的繁荣。其次,科技进步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航运发展和效率提高,但航运领域对新科技的应用有时又显得过于保守,这与海上人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特殊风险和特殊要求不无关系。例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如果在航运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则能够解决航运业千百年来的许多难题。但航运界对这些革命性技术的应用始终抱着谨慎和保守的态度。马士基公司在2017年6月和2018年3月两次遭受网络黑客攻击,造成其物流系统的大面积瘫痪和数亿美金的损失。该事件给全球航运业带来了剧烈震荡,也对航运如何应对网络安全等技术创新问题提出了现实拷问。因此,在制度上的大胆变通和在技术上的谨慎保守之间徘徊,也许是另一种独特的航运精神。
结语
到底什么是航运精神,当然无法一言以蔽之。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当然有着不同的重点和内涵。航运业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变迁,自然留下了一些永恒的、渗透到航运人内心深处的精神,例如本文所阐述的冒险精神、商业精神、协作精神、妥协精神、尊重传统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当今建设海洋强国的新的历史洪流中,只有深入理解并践行这些精神,才能构筑航运圈主导意识和文化,形成航运圈共同的信念和理想。这也许就是航运这个古老的行业,数千年来虽风云变幻但历久弥新、虽跌宕起伏但经久不衰的精髓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常亮.什么是精神?人类的精神模型是什么?[EB/OL].(2018- 11-28)[2018-11-28].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7/ 1363579134434.html .
[2]GORDON J S.The Business of America:Tales from the marketplace-American enterprise from the settling of New England to the breakup of AT&T[M].New York: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2001:82-96.
[3]长江商学院. 新商业文明论坛暨长江商学院:哈佛肯尼迪学院第二届全球论坛在京成功举办[EB/OL].( 2018-11-28 ) [2018-11-28]. http://www.ckgsb.edu.cn/mobile/detail/4182.
[4]DE SOUZA P.Seafaring and civilization:Maritime perspectives on world history[M].London:Profile Books,2002:12-23.
论航运精神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精神医学杂志2018年03期投稿论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