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和照顾老人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不变的价值因素之一,中国人尤其注重孝道。孝始终与中华数千年的传统文明紧紧的联系着,本文是一篇国家级论文发表,文章分析了二者相互的关系,提倡建立一种依托于“孝”为文化墓拙的符合中国国民性格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推动优秀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摘要: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需要考虑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影响。而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也可以延续和弘扬孝文化。
关健词:孝文化,养老,中国养老保津制度,国家级论文发表
反思中国养老保障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除了经济和技术的因素之外,我们还会发现当前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在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到社会保障制度与中国国民特性和社会特性的融合,从而导致实施过程中很多方面的不尽人意甚至寸步难行。
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与沉积,孝作为一种生活原则,一种深刻的社会心理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国民的一种心理和行为习’质。时至今日,孝仍然是华人社会中一项很重要的价值和德行。
以孝文化为基础建立的子女、家庭对老年人供养的方式延续到了今天,虽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城市中的建立正在改变着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养老行为的主体和客体不同),但孝文化仍对中国养老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孝文化中的养老及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启示
中国是唯一能使老人获得清净、悠闲的国家。我相信这种对老年人的普遍尊敬比世界上盛行的老年养老金要好一千倍。
林语堂先生在其30年代所着的《中国人》中这样说到。今日之中国,小农经济正在被工业经济所取代,林先生这句话成立的基础正在逐渐消失,工业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国民保障的社会化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是对中国人而言,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养老问题。
任何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安排,都着重于协调个人生命周期收人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强调为老年人提供经济、物质上的帮助,却很少涉及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中国老人却尤其注重在精神上的满足。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笔足够他们用到离开人世的养老金,他们注重的是家庭、子女对他们的照顾,子孝孙贤,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这种对家庭、对子女强烈的依恋都源自于我们的孝文化。中国人所说的孝不只是“养”,而是“敬”。亲劳养亲而不敬,同样被视为不孝。
真正的孝则是如《礼记·祭义》中所说:“孝有三,大孝意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如此,“养”只是庶人之道,与犬马没什么区别,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对老人,子女还要“继”,延续父母生命,孝敬、顺从父母,崇拜祖先,以人仕功名来光宗耀祖。
这样的“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农业经济模式下的产物。他的出现一方面是家庭内部的亲情需要,“生我养我者,父母也”,善事父母是为人子女应该履行的义务,也是我们表达爱亲、敬亲的情感需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业经济社会生产率不高,社会生存机会不平等,需要一种独特的设计来保证有效从事务农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从而便有了以孝文化为基础的符合人性的资源占有方式和文化规则的家庭养老方式。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家庭养老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前提,更重要的是在精神生活上极大的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可以说,正是因为孝文化的存在使得中国老人在精神上的终极价值得以实现,也才有了林语堂先生上面的感言。
单纯的以收人调节机制为基础的社会养老保险措施再完善也难以满足中国老人在精神层次上的需要。事实上,我们在考虑养老模式之时只重视建立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更多的是考虑怎样通过技术的完善去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而忽视了受孝文化深刻影响的中国人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更没有注意到历史文化所具备的功能。因此,笔者认为,在我们实行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孝文化对中国养老的积极作用,利用孝观念对子女行为的约束,建立一种以孝文化为依托、符合中国国民性格的养老保险制度。这样的制度不仅能够更好的实现养老保险目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养老,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也会小的多。
二、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与孝文化的延续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工商社会逐渐替代传统农业社会。现代人个人成就的价值取向,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家庭结构与功能的蜕变,以及老年人整个社会和家庭中地位的下降等因素,使得纯粹依靠家庭来保障老年人生活成为不可能,孝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但是只要家庭还存在,小到家庭关系的维持,晚辈与长辈之间关系的调节,大到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的稳定,我们依然需要弘扬和延续孝文化中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思想,养老敬老等优秀的孝道精神,建立符合现代特点的新型孝文化。
对于延续和弘扬孝文化,我们不仅需要从文化宣传、法制建设人手,也可以通过一些社会政策间接提倡孝文化,如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就对孝文化的延续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首先,养老保险为老人提供稳定的养老生活来源,使得老人在经济上取得独立地位。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言道:
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方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脚印,口口相印,不会有遗漏。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不仅是财产,甚至连年轻人的生活常识都是从上一辈那里得来。年龄对于年轻人是权威得象征和一笔宝贵无比得财富。而现在,我们财产的获得已不主要靠继承父母的土地,知识和经验的来源也多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老年人在社会家庭中地位远不如从前,但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却丝毫没有减弱。老人地位的下降和年轻人生存竞争的激烈使得现在大量不尽赡养义务、虐待老人的现象出现,特别是在农村。然而中国的老人们出于“责任伦理(马克斯·韦伯,1894年)”和对“孝”观念的新认识大大降低了对儿女的要求,更不希望把子女告上法庭。与其住人一个完全陌生而且并不一定比原来大为改善的养老院,还不如继续呆在原有的亲情环境中哪怕忍受子女的虐待。如此状况,孝文化如何延续?
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能够使老年人在经济上取得独立,保证老年人在经济上获得与子女的平等地位。老人不用因为要取得养老收人而对子女过分依赖甚至接受子女的虐待。子女也不会因为要提供老人的养老费用而把老人当作负担。子女要做的是对老人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以报答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这也是每个为人子女的人所能够也愿意做的。
在这种平等条件下形成的是父母与子女双方互爱、互尊、互重、互敬的关系,促成矛家庭和睦,代际和谐。父慈子孝便得以传承气
其次,一系列的老年福利措施也对孝文化的延续也起着重要作用。民政部门举办的敬老院、福利院主要收养无亲属子女赡养、无经济收人、无劳动能力的社会孤老和五保户;老年文化服务设施如老年活动站,老年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文化、教育、娱乐、体育等活动设施的建立;老年医疗保健服务,老年护理等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孝文化从家庭扩大到社会的表现,促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养老敬老的良好风气。
此外,在住房设计方面如新加坡,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做到对孝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总之,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促使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减轻子女的供养负担,融洽代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弘扬和延续孝文化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
三、“孝”文化与社会化养老方式的融合
在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对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既不应脱离既有的制度文化条件,更不应以削弱我国既有制度文化优势为代价,盲目照搬西方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看养老金收人的多少,而是看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是否真正幸福。全面的养老包括了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照顾护理、精神慰藉三方面的需要。中国老人对于亲情的需求远远胜于其他民族,制度化社会化的养老保险措施只能满足他们在经济上的需要,照顾护理尚可依靠老伴或社会服务,但精神慰藉方面则必须要求子女通过继承和实践中国孝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尊亲敬亲,弥补社会养老的不足,以达到真正的养老。反过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优秀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立足于我国国情,经济水平制约着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快速提高,但是孝文化、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仍广泛存在于中国广大人民的观念中、体现在大多数人的行为上。因此,在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养老方式之时,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制度和传统孝文化二者的优势,注重二者的结合和互补,利用中国人重孝之特性去促成养老水平的提高。
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条件的制约下,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应将孝文化融合进制度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家庭在养老中的地位,发挥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通过相关配套设施强化家庭养老的发展,国家在制定相关人口、生育、住房政策时应以巩固家庭养老为导向,建立适合家庭养老的外部条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以家庭为最基本层次的保障制度。
通过制度建设弘扬和延续孝文化,进而通过孝文化的发展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我们建立一种以孝文化为制度基础的符合中国国民性格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充分满足中国老年人生活要求的同时,最终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科学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半月刊,全年出版第1至24期。每期208页,异型16开。单数期每月10日出版,双数期每月20日出版。 从2010年第1期起,本刊将做重大改版。届时,封面学术气息将更加浓厚,装帧设计(包括开本)将更加大气,期号标示将更加规范,栏目设置将更加科学,所刊文章及编校印质量将更加上乘。取消原上半月期学术评论卷和下半月期学术研究卷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