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也逐渐流行起来,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很快而且范围也很广,这就使的网络语言的传播更为迅速了。本文是一篇社会学研究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从“XX狗”的流行看“狗”的类词缀化。
摘 要:近年来,灵活多变的网络语言环境中出现了大量带“狗”字的新词语“XX狗”,这些新词语开始在网络交际中广泛运用甚至进入主流媒体。能进入“XX狗”的语素绝大多数是双音节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简单词组。“XX狗”主要用来表示具有某种兴趣爱好或稳定在某种状态中的特定人群。“狗”开始成为一个新的类词缀化语素。
关键词:XX狗,狗,类词缀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以及网络的普及,语言系统中接连不断地涌现出大量新词新语,这些新词新语逐步渗透到人们的语言环境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在这些新词中,有一类能产性特别高的、用法类似词缀的构词语素,比如表示从事某种职业或有某种特征的“XX哥”“XX姐”,表示具有某种共同行为特征或兴趣爱好的“XX族”,表示程度上虽不完全符合,但可作为某类事物看待的“准XX”等,这类词我们称为类词缀。[1]关于类词缀,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提出:“有不少语素差不多可以算是前缀或后缀,然而还是差点儿,只可以称为类前缀和类后缀。”[2]这些类词缀单独使用时,是常用的一般词汇,还可以作为词根与其他词根一起组成复合词,在这些新产生的词语里,因其较强的能产性和位置的固定性可以被临时看作词缀。但是它们并没有虚化到只能粘附在词根上使用的程度。比如“XX哥”里的“哥”,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常用的一般词汇,当它临时进入“XX哥”里时,却可以自动带上“从事某种职业或有某种特征的男性”的语素义,形成诸如“犀利哥”“大衣哥”“证件哥”“摩托哥”“瓜子哥”等指代鲜明的词语。而概括范围更广的“XX党”“XX族”“X二代”“XX狗”的出现,无疑给现代汉语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功能。这里着重谈一下“XX狗”的用法。
二、“XX狗”中“XX”的构成
所谓“XX狗”,说的是在灵活的网络语言环境中,大量使用的用来高度概括个人或集体主要特质的一种流行语。比如“篮球狗”说的就是喜欢并经常打篮球的群体。网络的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即时创造性,是灵活多变的,但其中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从音节结构上考虑。能进入“XX狗”的几乎全部是双音节词汇,少量的三音节及多音节词语也可以进入这一结构但比较少见,如“羽毛球狗”说的是打羽毛球的人;“远光灯狗”说的是夜间行车乱开远光灯的人。还有极少数在即时语言环境中创造的其他单音节或多音节词汇,无论从能产性还是流传度上,都不具备研究价值,例如“求职狗”在极少数情况下,也有人说成“找工作狗”。而双音节词语进入“XX狗”的情况,则随处可见。例如:
单身狗 学生狗 上班狗 大学狗 高中狗
销售狗 保险狗 淘宝狗 补课狗 穷游狗
其次,从词语性质上考虑。从网络整体使用环境来看,能进入“XX狗”的“XX”以双音节名词和双音节动词为主,形容词为辅,还可以是以述宾短语为主的短语结构。例如:
“XX”为名词:小学狗 时差狗 摇滚狗
“XX”为动词:加班狗 出差狗 留学狗
“XX”为形容词:矫情狗 势利狗 恩爱狗
“XX”为词组或短语:考研狗 炫富狗 超车狗
最后,从感情色彩上考虑。因为“XX狗”表达的是使用者自身的态度,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带有自嘲或者调侃的轻微贬义。因此对“XX”的色彩要求不是很分明。例如上文说的“矫情”“势利”都是贬义词,而“恩爱”则是褒义词,它们都可以进入“XX狗”结构表达说话者自身对事物的态度。但是,“XX”通常带有互相比较的意思,一般来说用于比较低级、令人不快的事物或行为,比如常有人说“碰瓷狗”而一般没有人说“慈善狗”;喜欢健身的人可以称“健身狗”而通常不把跳芭蕾舞的人称为“芭蕾狗”;做秘书工作的人可以称为“秘书狗”,而公司总裁不会被称为“总裁狗”。
三、“XX狗”的语用意义
“XX狗”广泛地运用在网络甚至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根据网络上的使用情况,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拥有某种兴趣爱好或沉迷于某种事物的人。喜欢某种事物,可以是某种物件、某种活动,等等。例如:
(1)这个时代的男女老少早就沦落为一条“手机狗”,被充电器和路由器拴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羊城晚报》,2015-01-15)
(2)人人影视突然关闭,“美剧狗”集体哭晕在厕所。(中商情报网,2014-11-21)
2.表示较长时间稳定地处于一个感到迷茫或身心疲倦状态中的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面临选择和压力,把自己这种纠结烦闷的情绪类比到狗身上,表达些许无奈和调侃。例如:
(3)每次想到隔壁寝室“考研狗”五点就起来,就感到有一阵考不上的阴气飘上来。(豆瓣网,2012-09-10)
(4)大四“求职狗”,面对几份工作实在不知道怎么选了。(AcFun弹幕视频网,2015-03-17)
3.表示行为令人看不惯的某种人。许多事情做多了会引起他人反感,这时的“XX狗”指的就是经常表现出某种令人反感行为的人。例如:
(5)空间和朋友圈我认为那就是联络感情的地方,最后被你们这群“代购狗”整成了菜市场,各种吆喝,各种叫卖。(彭客网,2014-06-11)
(6)上周五长沙各种堵,本来就堵得心烦,“远光狗”又比以往更多一些!(天涯社区,2014-04-09)
4.表示从事某种职业或处于某种状态的人。例如:
(7)父母失望的神情!亲朋的质询!“单身狗”们已经感到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舟山晚报》, 2015-02-11) (8)“秘书狗”已上班一小时,你们还在睡吧?(百度・贵州人和吧,2013-05-22)
综上所述,“XX狗”代表的应该是长时间喜欢某种事物、拥有某种习惯或处于某种状态的特定人群。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利用身份的隐蔽性尽情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抒发现实生活带来的烦闷和忧愁,相同类型的人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选择一个统一的称呼来作为自己的标志。这样,他们就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小群体。
四、“XX狗”形成的原因
许国璋(1988)认为,语言文字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的,而是人对客观世界认知以后形成的概念,语言文字的形成是“客观世界―人的概念加工―语言―文字”的模式。[3]“XX狗”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客观世界、人的加工和语言文字本身”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在客观世界里,狗是人类最亲密的动物朋友,在动物词汇中,“狗”无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狗的生活习性就是如果喜欢某种食物就会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对主人示好的方式也是可以非常容易地观察到,狗如果累了,伸着舌头的样子也深得主人怜爱。人们把这些特征用在自己身上很容易理解,也可以取得生动形象的效果。
其次,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加工是“××狗”形成的主要原因。《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狗”的解释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种类很多,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4]。网络时代,人们最常接触的狗由最常见的看家狗变成了宠物狗,宠物狗给人的感觉是害怕孤独,所以单身的人被称为“单身狗”;狗容易对人产生依赖,所以依赖手机的人被称为“手机狗”;狗还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各种任务,承担诸如警犬、缉毒犬、导盲犬等职责,所以人类也可以用“狗”调侃自己的职业。
最后,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也是“××狗”形成的原因。这些新词语一旦在口语系统中出现,就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而语言符号一旦形成,就变得与狗是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没有冲突了。作为一个全民常用的基本词汇,“狗”这个词是比较能产的。这样一来,语言中自然能够产生非常多的含“狗”的词语。
五、结语
“XX狗”作为一类新兴词语,较多地出现在网络语言中,也不可避免地引来许多争议。纵观以往,不同时期产生的网络流行语都会自然带上一种调侃的幽默感,其流行也具有不可思议的偶然性,表达的是网民对网络的态度,而且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表情达意的语言符号,很难完全用“严肃”的标准去衡量其猥琐或是高尚、下流或是上流。就像历代沿袭下来的民间俗语,凝练而睿智的,自然会得到推广流传,而经不起考验的,就会被淘汰。
参考文献:
[1]苏宝荣,沈光浩.类词缀的语义特征与识别方法[J].语文研究,
2014,(4).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3).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社会学研究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以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具有光荣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它创刊于1957年8月25日,当时刊名为《科学论文集》,为文理科综合版。1959年,《科学论文集》改名为《广西师院》,并成立了第一届学报编辑委员会。1960年改回《科学论文集》,文革后被迫停刊,1972年复刊,又名《广西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