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本文是一篇期刊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社会秩序的观点。
【摘 要】社会学自产生以来,社会秩序一直是社会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也是社会学家追求的目标。文章主要根据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及其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来阐述他们的社会秩序观,并进行综合总结。
【关键词】西方,社会学家,社会秩序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秩序观
(一)奥古斯特・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他将社会学定义为研究人类社会秩序与进步一般法则的科学。在他看来,社会秩序与社会进步构成社会学的核心主题。他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他认为在维持社会秩序的根基的因素包括:人性、家庭、语言、宗教、劳动分工与经济合作。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如何才能发展进化,是关于社会进步的一般理论,静力学和动力学提出“进步就是秩序的发展”。
(二)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理论核心是社会秩序。“他一生的学术兴趣在于解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秩序与整合问题,他所关系的是众多的个人通过什么途径联结成一个整体而组成一个有序的社会。”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他把社会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机械团结是在不发达的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它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它们按照独特的方式维持这社会秩序,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社会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他认为社会分工有两种:常态分工和变态分工。常态分工维持社会秩序,变态分工破坏社会秩序与整合。
(三)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理解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他通过分析个人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来理解社会秩序,社会行动维持着社会秩序。同时韦伯关于权威类型和科层制的论述也体现他的社会秩序观,它们从宏观层面来控制个人。他根据不同的社会控制形式概括出三种权威类型即传统型权威、感召权威、合法权威。三种不同的权威类型依靠不同的社会控制形式维持着不同的社会秩序。
二、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秩序观
(一)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社会学理论核心就是回答社会秩序何以可能,他提出社会行动理论来研究社会秩序。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的创见就在于一种双向透视:将个人层面上社会秩序(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与集体层面上社会秩序(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结合起来,并且注意个别行动者的选择,转而注意行动体系对于个别行动者的限制甚至决定作用。他的系统概念也强调社会秩序的自我维持与均衡并分析系统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侧重说明社会系统的整合功能,提出了功能分析模型。整合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即系统的各部分发挥各自的功能稳定和谐达到均衡,系统的各部分共同对抗外来的刺激,从而维持社会秩序。
(二)刘易斯・科塞认为冲突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和秩序具有促进作用而不是一种破坏社会稳定与整合的原因。他在论述社会冲突中提出了“安全阀制度”作为社会中积累起来的紧张情绪和敌意的排气口。他首先分析了群体中的冲突,他认为无论是群体内还是群体间的冲突,在压力存在的条件下,冲突中敌意的表达可以维持群体的关系,维持群体凝聚力和整合。他通过论述冲突说明冲突在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在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下冲突不但不是社会的病态现象反而会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维护社会的和谐。
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秩序观
(一)布莱恩・特纳主要研究身体社会学,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身体”也逐渐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探讨的一个领域,布莱恩・特纳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提出“身体是社会秩序的一种体现”得观点。特纳认为维持社会秩序有赖于完成四项任务:在时间上完成身体的在生产,并对身体进行约束;在空间上对身体进行管制与表现。他辩称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以下两点:一是在时间上,是否能保持身体的连续性;二是在空间上,是否能控制大量没有受到管制的身体。他认为在当今社会人文社科已不能不研究身体,身体已成为宏观社会秩序的微观体现,研究人及其行为就必须研究人类的身体体现。
(二)弗朗西斯・福山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人的本性和理性基础上的。他认为人性具有拥有认知结构和建立社会规则的能力,基于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上建立的规则和秩序是一种非理性的社会秩序,而基于理性基础上建立的规则和秩序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秩序。同时他还主张建立在社会资本基础之上的社会规则和秩序。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自发性规则和社会秩序是建立在共同的规范或价值基础上的非正式的网络基础上,而这种网络既是一种道德关系又是一种社会资本形式。”
(三)安东尼・吉登斯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结构化理论”超越了结构与行动的二元对立。在他那里结构是一种关系脱离了时空所构成的虚拟秩序,人类社会是通过结构建立起来的日常实践活动而组成的社会系统。在他的“结构二重性原理”中,吉登斯说:“我们在制约中创造了制约我们的世界。”从而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在他那里社会秩序问题成了社会系统“束集”时间与空间包含并整合在场与不在场,这又与时空延伸(即社会系统沿时间与空间的“延展”)的问题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利与生命政治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2003.
[4] 福郎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社会学论文发表推荐杂志《百年潮》以“信史、实学、新知、美文”为宗旨,以亲历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为主要作者队伍,是反映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领域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最具权威性的杂志之一。刊物的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台前幕后、往事回首、史海钩沉、史实本末、人物春秋、文坛风雨、今日视点、文史漫笔、红色家书、读书时空、收藏天地等。数十个主题内容,滚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