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是很多高校都会开展的一类课程,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各种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规律及遗传物质与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本文是一篇2015高校教师职称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对高校青年教师讲授生物化学课程的思考。
【摘 要】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校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对高校青年教师讲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并对课程教学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提高高校青年教师讲授生物化学课程的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青年教师,生物化学,护理专业
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学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该课程内容复杂抽象,概念前后交叉较多,物质代谢的反应过程及有些物质作用机理复杂较难理解,所以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该课程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点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果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校的教学改革在课时上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压缩,由原来的54学时变成现在的48学时,使得繁多的授课内容与紧缩的课时形成了很大的矛盾,这又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如果学生没能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将会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因此,为了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质量,笔者对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讲授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青年教师顺利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最终达到提高青年教师对生物化学课程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改革课程内容的重点
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繁杂前后交错的特点,加上目前课时减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对课程的内容上有所侧重,更多的讲授与临床疾病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对以后在临床上不易接触到的内容,可以简单的讲一下。我校本科生的心理特点是,对于她们今后能够用到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于她们今后看似用不到的知识兴趣不大。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生物化学应重点学习正常人体化学组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过程的基本理论。
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就应先激起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有兴趣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填鸭式学习。因此教师应该用心设计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决定教学方法。比如在讲生物氧化这章呼吸链的传递内容时,可以比喻为4×100米接力赛,体内传递氢的过程相当于传递接力棒。在讲解基因信息传递这章内容时,可以引导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我们或多或少的与自己的父母亲像”的问题,引出遗传信息传递的相关内容。在讲解糖代谢内容时,可以通过案例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学生都熟悉的病例糖尿病解释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糖代谢紊乱,白化病与酪氨酸酶的关系。生物化学讲述的有些原理是为指导实践而服务的,如在讲解糖酵解时,葡萄糖的终产物是乳酸,就可以提问:为什么剧烈运动后,肌肉常有酸疼的感觉?经过设问,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可能是因为肌肉组织进行糖酵解代谢,产生的乳酸堆积的结果,再如讲蛋白质变性后的理化性质改变时可以举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煮鸡蛋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生物化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调动她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就要求老师要加强自己教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技巧的提高、对学生学情的深入分析等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精心备课。透析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前提,只有教师对教材掌握透彻,了解该课程在学生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及与相邻学科的相互关系,研读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各部分重点和难点,在授课时教师才能做到层次清晰,将知识较好的传授给学生。第二,精神饱满,举止得体。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枯燥,死板的讲课方式只会使学生昏昏欲睡,所以讲课时教师要充满激情,必要时可增加肢体语言,以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护理专业是文理兼收专业,文科专业看到化学结构式就头疼,学习态度比较消极,这就要求教师从思想上加以引导,说明该课程在整个专业学科学习中的重要性。第四,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手段的利用的等方面应该进行不断的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将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结合起来才能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改变考核模式,考虑过程评价
课程考核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掌握课本知识。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卷面成绩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生物化学课程特点,我院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尝试。考核成绩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占总分的比重分别为70%和30%。试卷内容由主讲教师命题,增加主观题题目,结合临床病例拟定题目,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则主要由课堂中的提问,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考勤等构成,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可以综合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国全.生物化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 闫位娟,李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J].医学教育探索,2007(9):802?803.
[3] 丁永红.浅谈文科生医用化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0(33):48.
[4] 王勇,李福宝,蒋书东等.对高校青年教师讲授动物解剖学课程的思考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7-8): 110-111.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江苏高教》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刊物的办刊宗旨为:站在高等教育学科前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类问题,充分发挥舆论先导、决策参谋、学术园地、信息桥梁、实践指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