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期刊投稿《论语》中 “君子”的人格魅力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5-09-01 14:46 热度:

  在读一些古文或者诗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君子一词,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对之极为重视。世间完人总是不多,因而一较普遍的、较易至的、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别值得注意与追求。本文是一篇教育期刊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论语》中 “君子”的人格魅力。

  关于《论语》中“君子”的含义,经典文献、历代注疏、字典辞书及后学解经对其说解有同有异。 吴正南《“君子” 考源》一文认为“君子”一词经历了三次词义引申的过程: 由“尊贵男子”到“有地位的男子”, 到“女子的丈夫或情人”; 孔子完成了“君子”词义的第三次引申, 即“君子”内涵由以地位为主变为以道德为主。再有池水涌、赵宗来、项菊、林贵长等学者亦撰文认为, 孔子是实现“君子”含义由“位” 至“德”转化的关键。

  同样地,我们在很多辞书和论著中也得到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主要指道德高尚的理想人格,常与“小人”对称。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而言,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想人格。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论语》中,君子的特殊人格魅力。

  在《论语》当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这样由内心品质与外在表现形成的战胜了所有的人格弱点之后完人形象成为了中国千百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完美品质。《论语》中所论君子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风范,无论在政治舞台还是在世俗生活中,都是人们的楷模,其言行举止和道德功业为世人树立了光辉典范。

  君子坚持的道义是他内心修养极高的体现,历来被人所称赞和仰望。

  君子好学善思。学习,在儒家看来是人或者说知识分子的最基本的素质。君子好学,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思想,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的基础。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谋道不谋食”学习不只是学习一种技能,将自己作为一种工具,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而是通过学习,拥有自立于世的本领,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拥有一种人文理想。

  君子在学习的道路上从来都是不畏艰难的,当然,学习不仅要有基本的方向,更要有良好的态度和方法。孔子重视儒家典籍的学习,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需要不断温故知新,不断思考。君子好学而致道,有着深厚的学识修养。

  很多学者认为君子最核心的人格理想就是“仁义”,这是儒家眼中君子的内在品质,即“质”,君子的仁义是其所行所思的根据,有了仁义的本质,君子的人格光芒才会感染更多的人,才有可能实现无论是在政治理想和世俗生活中树立光辉的典范。君子重仁义而轻利益,重精神而轻物质,是一种精神化的理想主义者。

  在是否仁义的问题上,君子和小人就表现出了明显得分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这种道德感的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是很多时候人总是要面临道义与利益的选择。《里仁》篇对于仁义与利益之间的矛盾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之心不会为富贵贫贱所移,道义是他们至死保卫的精神财富,是时时刻刻萦绕在心中的道德准绳。

  君子虽然有着高尚的人格,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也可能面临困境,在《论语》当中我们看到孔子眼中的君子并不希望飞黄腾达名利双收而是有所坚守。他们对自己原则的坚守源于对强大的信仰,源于强大的内心。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现实总是会使我们对曾经深信的东西产生怀疑,君子形象的伟大之处即在于他为我们树立了一种人格典范。即使面临贫病、面临不公平也从不自怨自艾自哀自叹,而是坦坦荡荡的面对生命与信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物欲和利欲从来不是君子追逐的对象,君子的坚守可以超越世俗功利的衡量标准。如《论语・子罕篇》所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只要内心有忠信仁义信仰的支撑,君子之于世是可以超越于环境的束缚的。孔子对这一点的推崇,很大程度上表现于其对弟子颜渊的称赞上,“一箪食,一壶浆”加之道义的坚守就是君子最简单的而又最难以实现的生存方式。

  君子,不仅有着美好的内在,还有着在内在品质指导下的令人敬仰的行为。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君子的品性无疑是可以协调各方关系而又能赢得尊敬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是不可或缺的。这里讲的“礼”不是形式主义之下的繁文缛节,而是源自内心的尊重。《论语》中以君子的衣食住用的各方面礼节来表明君子好礼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就是君子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在周礼几近消亡的时候,孔子的弟子问他是不是可以结束一些祭祀仪式了,孔子表现是十分不舍的。他所难以割舍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仪中所包含的精神导向与坚守,不仅是对长幼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恋,而是对礼制之下所建立的稳定而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向往。

  孔子在《论语》中一直强调行重于言,他曾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言行合一,从不去说不能实现的话,不许实现不了的诺言。孔子十分讨厌 “巧言令色”的人,而推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的处世态度。一方面,“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这是君子对自身内在修养的外在约束,是君子的对自己内心品质的检阅。正是这种谨言慎行、知行合一的人更容易在国家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实现儒家的出世的理想。另一方面,在政治生活当中,不注意言语会导致礼乐赏罚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就如《子路》篇所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君子对自己的言行是非常谨慎的,对自己不懂的,采取保留态度。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明确地表示莽撞的言行是不适合处理国家政事的。

  儒家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都是非常积极的,这也是《论语》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重要原因。作为儒家最高人格典范的君子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人生理想。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肯定了君子在政治生活中所能发挥的重大作用。

  当然,理想化的人格状态能够成就大事,但是在历史上多数的政治斗争中是难以安身立命的。君子的正直、有学识有才华、好礼善学可能会博得多数人的支持,但是总有“怀利”的小人会嫉妒,一如秦桧对岳飞的迫害。所以,孔子眼中的政治理想却没有在动乱的春秋时代实现,这除了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还有太精神化、理想化的政治追求有关。

  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典范。“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有九思:视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君子有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君子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几乎是一个道德完人的形象:博学多识、仁义正直、德行高尚、有治国安邦之能,处于下位而不馁,居于上位而不骄……总之,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终让我们神往。

  当今时代,我们仍然向往君子式的人生。只是,这个时代对道德的挑战更加尖锐而直露。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人,我们任然需要坚持君子所坚持的道德与行为准则是包含了人类人性中最富生命力的信念与追求,是历史展现光明的重要原因,是社会进步的精神灯塔。

  参考文献:

  [1]孙冠臣. 《论语》中的“君子”“小人”――现象学语境中的一种阅读尝试[J]. 齐鲁学刊,2006,05:10-13.

  [2]程碧英. 《论语》“君子”词义辨析[J]. 中华文化论坛,2010,01:70-74.

  [3]杨芳. 先秦诸子“君子”与“小人”之价值取向[J]. 宁夏社会科学,2010,02:149-153.

  优秀教育期刊推荐《教师教育研究》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教育科学学术刊物。本刊于1989年创办(原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于2003年11月更为现名),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任主编。

文章标题:教育期刊投稿《论语》中 “君子”的人格魅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2790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