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鞍的历史发展
马和牧民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马鞍的设计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是人们生活、征战、狩猎、竞马等必不可少的马上用具2,世代生活在草原游牧民族正因如此在马背上建立了本国的社会秩序、军队以及相适应的风俗、制度和信仰,3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有的鞍马文化也应运而生。我国古代的马鞍形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4:第一阶段为马鞍形成的初期。马鞍的发明及使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保全国家的疆土,国与国之间发起频繁征战,在马背上打下自己的江山。起初马鞍的外形极为简陋,形似一个鞍垫,在长期征战过程中促进了马鞍形制变化,后被广泛使用。第二阶段为马鞍的过渡阶段。到东晋至南北朝马的全身能够被人们装饰起来,即高桥鞍出现并走向逐步走向成熟。隋唐以后马鞍形制的变化愈加复杂多样,前鞍桥高而直立,后鞍桥向下倾斜,呈一定角度。从唐三彩中的相关器物上也能找寻到关于马鞍形制的体现,注重装饰,颜色由单色向多色演变,经过宋朝马鞍发展到元代时已与现在的马鞍形制极为相似。可以说,马鞍的发展经过长期生活经验和作战经验的积累,由单一到复杂、由整体到细节、由注重功能到注重审美的多个方面,马鞍从产生到使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中国古代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了现代设计体系中的载体。
二、马鞍的艺术装饰
每个马鞍都可作为一种独立的马鞍具,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装饰。它不仅注重像游牧民族生活、征战所必需,更加强调其内在的艺术价值。通常情况下马鞍的垫面多以黑色或深棕色为底,根据不同的材质雕刻或者绣上象征平安吉祥或权力的图案纹样,展现特有的草原有民族文化精神,表达人们美好的寄托。在初步设计的过程中,讲究色彩的搭配和运用,通过颜色的特性(温度和情感)等主观性因素以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展现追求纯粹的自然的色彩美。比如蓝色代表了广袤的天空,是牧民们最喜爱的颜色;而火通常给人带来力量和温暖,红色是热情的象征,因此火的物象也常被用做很多具有特殊含义的装饰性图案;白色在牧民的心目中则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如白色的哈达,是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象征;黄(金)色则更是具有古代权贵和权力的含义。这种使用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的设计,通过自然和生活给予灵感,传统的民间故事、情感寄托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来自自然和生活的馈赠,体现了来自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淳朴,在视觉的美感中体味到自然美与和谐美的统一。马鞍的装饰具体分为三种:一种是选用各色油彩,在初稿的设计基础上,以图案纹样为准直接上色,步骤繁复却效果极佳,一种是选用不同皮质材料制作出马鞍的基本造型并在突出部分钉上铆钉或外走线,按相应图案设计在垫面上。一般而言,这类装饰多用作线性较为明确的图幅上,体现整体的流畅性和关联性,从而起到装饰的效果,另一种是针对少数权贵而言,采用镶嵌、镂空等精细技艺装饰较为高档的马鞍垫面,常用的有玉石、玛瑙等。清以降,装饰马鞍的材料得到进一步推进,以金、银、铜等贵金属为主,在制作工艺上较从前也更加注重边缘部分的细节处理。
三、马鞍具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及产生的影响
早期的、传统的马鞍突出实用功能,随着手工艺的发展和新型装饰材料不断出现,马鞍设计开始转型,不仅重视其自身的实用功能也更加注重审美功能,或者说是两者兼得。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使马鞍的艺术价值逐渐升温,达到高潮。精巧的装饰图案设计、流畅的线条变化以及人们精湛的制作技艺都能使人从中感受到植根于自然所具有的长久生命力和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至今为止,现代设计中以马鞍为载体的产品仍是一种文化象征,一种兼具功能与审美的象征。流线型风格5在国际上曾引起一阵风潮,人们疯狂地追随这种线条的律动,在20世纪40年代蔚然成风。从中国古代的马鞍来看,其实比欧美国家更早中国就已经开始考虑人体工学的结构要素。与之相关的外形和有机形态从自行车座位一直渗透到生活中各种产品的外观设计领域。与马鞍的结构形制、美学特征类似的自行车座位的设计所包含的相关人体工学要素主要从几方面考虑:人体骨盆构造。坐垫合适的宽度其设计比例需要考虑受人体身高以及对应的人的坐骨宽度、骑行的姿势以及骑行环境等诸多要素。6坐垫宽度需考虑男女不同的舒适性,女性的髋部较男性宽,所以在设计时宽度上也相应有所变化。自行车的这一设计延续了马鞍的设计观点,从人的体验感出发,通过或平缓或崎岖的地面对臀部的不同程度的刺激进行重复实验,结合人体臀部构造设计成如马鞍状的经典形态。垫面的材料填充不同以往,由高弹体材料组成的灵活的减震系统,在未减少舒适程度的前提下省去了以前的沉重的弹簧,一体压制,一次成型,减轻自重的同时提高缓冲性能。后又相继推出超流型座垫,也就是现在常见的中间出现细长的镂空状的坐垫以减少对臀部的压迫。现代的设计产品7中人们仍能从不同的领域的产品中看到有流线形态的身影。适度的流线外型能够很好地减小阻力,形成优良设计。近年,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由于创新形态的嬗变使设计与70年前的流线型相比,所处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变,不管在表现形式还是审美意义上都赋予了时代新内涵。速度和效率的提升为产品设计的外观功能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大数据对现代设计中的文化要素产生了巨大影响。草原游牧民族所带来的设计灵感从起初的具备优越的操作性能和优美的外观到现在追求产品的情感表达和综合实力,如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复兴号”的设计就是典型的流线外形,设计师们利用当代数字化的高科技技术,将自由曲面的流线型结构特征造型方法,应用于“复兴号”的结构设计中,体现在工业设计中的日益高科技化使人们对于产品造型的驾驭能力有了新突破。认知方式和设计方式的改变使人们正处于一个设计风格多元化的时代,设计所带来的利好影响数不胜数。其实自古以来鞍马文化所带来的设计理念从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不过是人们对它的其审美意义悄然发生了变化,这些共同的因素引导着设计的外观样式因此改变。马鞍的特征不再单是象征功能实用、造型时尚的专用符号,更多的是倾注了人们对产品的期待以及在体验中感受到的设计所创造的速度美和律动美。
《马鞍装饰艺术对现代设计审美的影响》来源:《大众文艺》,作者:侯姿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