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艺术中平面艺术形式的运用分析之美学论文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2-02 09:56 热度:

  摘要:超平面设计艺术形式不同于其他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它充分利用了公共空间,解决了平面艺术在公共环境领域中的空间感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同时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人群观看以及参与。我认为,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今后将会在公共艺术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论文,平面艺术形式论文,运用
  
  究竟什么是公共艺术,业内一直对其说法不一,著名美术家袁运甫教授曾概括“公共艺术是人们集群环境中的艺术综合体”。从功能来看:公共艺术是艺术与整个社会的纽带,是社会公共领域、文化领域的开放性平台,也是政治、社会公众和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对话的重要领域。
  令人费解的是在当今的城市文化景观中,从艺术表现形式看,公共艺术领域不仅其依然局限于城雕和壁画,甚至现在还有观点认为公共艺术就等同于城雕,这种简单化的认识,导致公共艺术在一些国家发展的单一化。传统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局限于空间的限制,很多地方并没有太多空间给城雕等艺术展示空间,如何解决这种公共艺术的尴尬状况呢,寻求不对空间束缚的平面艺术表现形式的是解决方法之一。其实平面艺术与公共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并不是完全“分离”开的艺术形式。
  
  
  一、平面艺术与公共艺术的关系论文
  
  
  公共艺术发端于1920-1930年代的美国,因一战带来的全球性经济萧条,时值美国总统罗斯福施行“新政”,为提升市民生活环境的文化品质,同时为了援助职业艺术家改善生活状况,罗斯福听从幕僚的意见,借鉴墨西哥壁画的成功经验,发起了一项社区委托画家作画的公共赞助方案,短短几年即完成了2500幅壁画,这些壁画既美化了环境,又提升了城市公共场所的文化品位。可以看出公共艺术最初的发端时是以平面艺术的形式出现的。但当今城市公共艺术却使我们经常看到前篇一律的程式化的形象,而大众传媒的积累作用常因视知觉不堪重荷而减弱,当我们的感觉超载时,感知过程就会受到阻塞。
  如人行道上的裂缝图形,显然是长期风吹日晒的结果,人们来往其上而不屑一顾,即使稍微注视一下,也是淡漠无感的,根本谈不上什么美的发现。视觉艺术家布罗迪却注意到路面上裂痕所造成的图形是多么生动。每一个事物都具有自身的形式,或者是通过我们的感知而赋予一种形式,“人行道上的裂缝”不具任何象征意义,也没有说明的意味,更不含浪漫的气息,在视觉上,它最大的特征在于质地的构造及微妙细致的调子变化和那充满舒畅流畅的线条组合。虽然,这种偶得并非设计,却就有不凡的发现意义,这种视觉方式拥有一种创造性,美由此而生。
  
  
  二、超平面设计艺术形式的出现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公共环境中平面类的艺术创作,如涂鸦艺术、壁画艺术等,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属于公共平面艺术,但它主要传达的是艺术和艺术家本身的信息,缺乏普遍的大众性,作为传播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同时,它们与城市设计、环境设计密切相关。
  “超平面”这个词初次出现在20世纪末的日本,是对新波普艺术的概括,而这里讲的“超平面设计艺术”是属于平面艺术的一利?新兴表现形式,也是平面设计作品走向空间、走向环境的过程是其自身作为传播媒体的本质体现的必然方向。所谓超平面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平面设计与建筑的结合,即设计师们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庞大的平面设计因素,特别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在建筑表面形成一种图形象征,犹如巨幅广告一般。更有一些非凡的设计师在建筑表面创作巨幅的持久性广告,或利用超平面设计的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规划,进而演化为企业形象设计的一部分。放眼现代都市,街道、建筑、社区,以及各种文化场所的室内外环境等,超平面设计比比皆是,而且早已融入环境艺术之中,难辨你我了。
  从人类最原始的洞窟画遗迹,到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们所绘的充满幻想的教堂壁画,以及现代艺术大师对于空间大胆装饰甚至解构,都让我们认识到“建筑表面或室内外空间能够认为地制造出生动变化的表情效果。”这正是超平面设计风格产生的灵感动机。
  
  三、三维立体街头绘画艺术的魅力论文
  
  
  公共环境中与人接触最多的是地面,而且经常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是行走、过街或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总会把视线引向地面。地面设计应把重点放在步行道上,尤其是街上一定部位开辟出一块场地供人们休息、观赏的时候,有更多的机会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地面,其实就有这样一种超平面艺术形式正在悄然奋发出它在公共艺术中的独特之处——“三维立体画”。
  街头的三维立体绘画正是利用人眼的立体视觉差现象制作的绘画作品,这种奇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让人们看到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在马路上绘制出多幅的三维立体画,其逼真的视觉效果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普通绘画和摄影作品,包括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是无法比拟的,充分利用双眼立体视觉的立体画,使你看到的是一个无比精彩的虚幻世界。
  德国著名的绘画艺术家艾德加一穆勒在街头的马路上绘制的多幅立体画在运用普通色彩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艺术灯光,使得整个视觉效果极具冲击力;普通的绘画技巧和摄影作品,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都只是运用了人眼对光影、明暗、虚实的感觉得到立体的感觉,而没有利用双眼的立体视觉,一只眼看和两只眼看都是一样的。充分利用双眼立体视觉的立体画,将使你看到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他在绘制这几幅作品时经常会被它逼真的视觉效果所打动,借助于最新的艺术灯光,它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的确是太震撼人心了。
  街头绘画是个不断重复与重来的过程,没有耐心与激情的大师绝对不可能完成整个创作,而且漂亮的作品更不可能如博物馆或纸上的作品一样被保存起来,其实这样才更有意思,更有利于作品的创作,也就意味着作品只能一次性完成,而不能改了又改,以此达到完美。一幅巨型的“最后的审判”三维立体画作品,制作花了十天时间,三十个助手共同协作,遇到了三场暴雨才最终完成,当教皇保罗二世在画中上帝的右手旁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仿佛是对艺术家最大的认可。
  
  
  四、总结
  
  
  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其利弊,三维立体绘画的表现形式也不例外,普通绘画和摄影作品,包括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只是运用了人眼对光影、明暗、虚实的感觉得到立体的感觉,而没有利用双眼的立体视觉,一只眼看和两只眼看都是一样的。而三维立体绘画充分利用双眼立体视觉的,将使你看到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三维绘画的弊端显而易见,相比传统公共艺术表现形式更容易被自然和人为破坏,且不容易保存,照相机成为保存这种艺术形式的唯一途径,另外,欣赏它的时候并不是像传统表现形式那样可以多角度观赏,而是需要站在特定的角度。
  参考文献:
  
  [1]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文章标题:城市公共艺术中平面艺术形式的运用分析之美学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meixue/1113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