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和苏州博物馆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日期:2012-10-31 09:36 热度:

  摘要:通过对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建成后的实际效果,从布局、造型、空间、庭院四个方面浅谈新馆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精华的表现。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布局;造型;空间;庭院;中国传统建筑精神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唯一一座由贝聿铭先生亲自设计的博物馆,位于苏州东北街和齐门路相汇处,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2006年10月竣工开馆。新馆包括修葺一新的太平天国王府,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和毗邻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名胜形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如何处理与基地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忠王府和拙政园的关系,如何在这特定的地点培植属于这块土壤的现代建筑,并体现东方建筑的特色,设计出有创新性和标志性的建筑,成为设计的难题。
  
  关于布局
  新馆建筑群座北朝南,分为三大区域:中部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附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可见贝先生的思想中把建筑与其所处的物质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放在了最高的位置,其它因素均应为之让路。新馆大门朝南开,前临街、河,后筑园林,这种与苏州典型传统建筑布局一致的做法,楔入了地域的建筑文化。另一方面是中轴线南端与东北街河锚固,北端指向拙政园。主庭园与拙政园西园隔墙呼应,水脉相通。
  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好的西部展厅设计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整个建筑东低西高的布局,恰恰体现了苏州博物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西高”显然来自于贝先生对建筑标志性的追求,“东低”又避开了对忠王府与拙政园的视觉影响。
  
  关于造型
  新馆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中,用色泽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深灰色花岗岩色带划分、勾勒白色墙面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墙体的形象特征。这种对墙面的划分又不是随意的,对大墙面的划分起到了减少建筑体量感的效果;墙上部的再划分完成了墙面与屋顶的过渡;对洞口的勾勒突出了洞口的画框感;而对墙转角延伸至屋顶的勾勒,则是强调了墙与顶的连续性。
  新馆另一个建筑造型特色就是屋顶。在传统建筑中,屋顶是建筑造型的重要内容,新馆设计抓住并强调了这一特征。几何形体组织起来的深灰色坡顶,跨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屋面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在传统建筑中出现在照壁等墙面上的方砖45°拼贴的手法,这种借用改变了传统屋面的形象却又有与传统的联系,同时与室内的铺地形成了呼应。同时屋顶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舒服,玻璃、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大片天光。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造型有鲜明的形体特征和富有表现力的建筑形象。贝聿铭先生在苏州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不想要一个完全苏式的灰瓦飞檐,我需要一些新的东西来替代,发展建筑的体量⋯⋯我就让墙爬上了屋顶”。贝聿铭先生的建筑中,墙与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整体。
  
  关于空间
  园林式的空间组织是以建筑平面铺开、廊道串连为基础,室内外空间作为整体,视线设计作为核心的一套设计手法。在新馆中,贝聿铭先生放弃了他以往驾轻就熟的手法,试图探索一条地域化的空间路线。参观者进大门过前院,首先进入中央大厅,大厅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往南看是人口方向,博物馆的门楼框出一幅苏州老街河巷的画面,往北看是与拙政园一墙之隔的主庭园及对围墙后面的想象,东西两个方位是平面对称的长廊,视觉的终点东面是室外的“紫藤院”西面是室内的“荷花落水庭”。通过长廊空间的不同处理及长廊终点视觉内容的差异巧妙地明确了流线的主次。沿着视线往前走,空间或收或放,视线或通或阻,引导着你继续向前。有节制的窗景往往出现在视觉通道上,散落着的小院与自然光影时而出现,强化着我们熟悉的空间感受。
  通过廊道来组织空间,并刻意了强调廊道空间,显然是贝聿铭先生对建筑空间地域性的追求。在苏州园林或民居中,走廊一侧或两侧是开敞的,敞向园林或庭院。开敞性是廊的基本属性。但是博物馆中,尤其是展区组织展厅的走廊,这样设计显然是不合适的。设计上沿着走廊一侧排列开来的展厅敞向走廊,廊的另一侧几乎是封闭的墙。这样做符合博物馆的主题,规定了人们的视线。但仅仅如此,廊就只是使用功能上的交通道而失去了自我,设计巧妙地把廊敞向天空,既使廊获得了一定的开敞感,配合顶部两坡形式的木色遮光条,又让人获得了似曾相识又新颖独特的空间感受。木色遮光条传达着传统的信息,控制着光照的进入量,并形成了变动的光影。找回自我的廊,显现出一条清晰的交通道,其功能性也更加突出了。
  
  关于庭院
  在苏州这个特定的地段建设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不可能没有庭院的。庭院往往是苏州传统建筑的要件,它们整体构成了苏州建筑文化的特征。在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在精神上是一个整体,它通过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图”与“底”的相互转换、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等体现。由此庭与园作为新馆整体的一部分,也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而,新馆就有了园林、有了入口前院、紫藤院、宋画斋院、荷花落水庭,及分布在各处的“无名”小院。
  为了设计一个现代的但又是苏州的园林,贝聿铭先生找到了一个办法:保留传统园林的构成要件及要件的组合方式,并对各要件自身的形式进行创新。假山没有仿古也没有做成现代雕塑,而是求助与古代山水画,给了我们一个以白墙为纸的“贝氏假山”。水池,彻底地采用了直线硬接,呈现了现代感的明快、简洁。植物放弃了传统园林追求的层次性和丰富性,突出了单株的观赏,具有了不同于传统园林的现代感。亭的形式脱胎换骨,钢骨架的支撑体系加上玻璃顶,使亭有了新的形象和空间效果。而桥的简化是把造园讲究的“动观与静观”----桥的动观与台的静观,明确地区分了出来,进一步突出了景观的主题----以白壁为绘的假山。
  
  
  结语
  苏州博物馆新馆以其意味深长的精准选址、体现“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追求“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现代化博物馆。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有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也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更为苏州博物馆的传承与创新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参考资料:
  1. 洪杰贝聿铭的探索---阅读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几点体会2008年12月
  2. 本论文索引照片均为本人实地拍摄。

文章标题:贝聿铭和苏州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ishi/1367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