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哪吒》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差异分析

所属栏目:动画艺术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21-04-22 10:33 热度:

   摘 要:随着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设想慢慢成为现实,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电影也成为国家进行软实力输出的一种重要方式。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在国内获得好评,进而走向世界舞台。但是从国内外受众的票房差异可知,中外之间的受众存在着很明显的认知差异,本文主要分析国产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认知差异,进而探讨产生认知差异的原因,从而提出我国动画电影在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启示。

动画电影《哪吒》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差异分析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认知差异

  一、引言

  动画电影作为展示国家软实力和价值观的一种载体,是西方发达国家宣传主流价值观,进行文化渗透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动画电影发展缓慢,主要以美国和日本进口为主,但是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价值观的传播。本文主要分析2019年大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国内外票房的差异,来分析国内外受众的认知差异及原因,并得出对于国内动画电影的发展启示。

  二、中外对影片的认知差异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在国内好评如潮,甚至出现了“国漫崛起”的呼声。然而电影走出国门后,虽比以往电影受欢迎度高些,但还是难以打开国外市场,电影在国外的传播力度还是很悠闲,很难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影片票房和传播效果这两个方面:

  (一)中外票房对比在票房这一方面,《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国内和国外的票房差距明显。《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国内获得了 49.74亿的票房,位居中国电影票房第二,而海外总票房约4300万人民币。这说明这部电影受欢迎的范围还是仅仅限于国内受众,对于国外受众来说,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和认可。这样的差距也反映了中国电影走出去面临的一个难题,即如何提高外国受众对影片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而迪士尼系列动画电影为什么能做到全球火爆呢?在国内外票房方面都很成功,中国甚至成为迪士尼系列电影票房贡献的主力,这种现象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中外传播效果对比《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国内评分为9.5分,在国外评分为7.8分,口碑上的差异体现了中外传播效果上的差异。甚至有很多外国观众都直言看不懂剧情,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冲突。这也跟影片的制作初衷有关,影片制作团队本身选取的都是中国经典IP,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审美的作品。影片也是临时海外发行的,并没有对影片进行二次创作和二次解码。符合中国受众审美的影片在走出国门时理所当然会遇到文化冲突,还会遇到传播中的隔阂和障碍。因此,中国文化在走出国门时出现了很大的文化折扣,很多精华和优秀的内容并不能很好地被外国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基于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造成中西方之间认知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三、中外认知差异原因分析

  (一)中西方的叙事结构差异中国与西方因为对动画电影的受众定位不同,所以在叙事上也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模式。西方动画电影定位的为全龄化的受众,影片的叙事也就呈现复杂的模式,以平衡——再平衡的模式为主。而中国动画电影因为长期将受众定位于儿童,呈现出低龄化的倾向,叙事模式也以二元对立的简单结构为主。2019年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突破了以往影片的二元对立模式,呈现阴阳合一、复杂、多变的特点。哪吒形象的颠覆,戏剧性和冲突性的加强,都让影片叙事更加丰满有张力。这在中国观众眼里是很有张力、冲突力的,但西方观众可能还是更喜欢复杂、有冲突性的叙事结构。更何况,一部影片的改变也难以打破西方观众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刻板印象。

  (二)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西方发达国家多为海洋文明,中国则是典型的大河文明。拥有海洋文明的国家均有很强的开阔精神和危机意识,西方人也就形成了注重个人、注重自由、英雄主义式的价值观,而大河文明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存与发展,形成了注重集体的利益与荣誉的价值观,这也就是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之间的差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魔丸哪吒刚出生时,有人想要为了众人的生命牺牲掉哪吒性命这些可能是西方观众无法理解的。李靖为了拯救哪吒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和龙王将家族的命运寄托在敖丙身上,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家国情怀和为集体而活的这些中国特有的思想和文化。而对较为注重个人的西方观众来说,这些都是难以理解的。

  (三)中西方的文化符号差异中西方符号的差异,也影响了西方观众对中国影片的理解。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他认为“高语境文化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收者手里及背景里,仅有小部分存在于传递的信息中,以免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

  四、关于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国内收获了49.74 亿的票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的双丰收。在海外放映遇冷,并不是影片质量存在问题,而是因文化冲突引起的认知差异。要想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实现文化增值,可以在内容、叙事和文化差异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内容:加大动画IP的创新力度国内较出名的国产动画电影,多以人们喜闻乐见的IP为主,如《齐天大圣》《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在影片中哪吒的形象是对以往形象的颠覆,这一点也是对国内观众吸引力大的地方。正如晋亮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一文中,认为“经典深化形象、审美偏好、情感诉求是国产动画电影文本创作的新路径等”。这也是这部影片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的重要原因。然而,从中国动画电影的长远发展来看,对于同一 IP的多次使用容易造成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消费。因此,加大动画IP的创新力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通过将国漫搬上荧屏,也可以对动画形象进行创新,这才是我国动画电影发展的长久之道。

  (二)叙事:突破原有叙事结构中国不管是真人电影,还是动画电影都喜欢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如果长时间如此,不求改变和创新,很容易使情节、叙事变成套路,很难满足当今受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国产动漫作品层出不穷,但是鲜有经典问世,创作雷同,并且停滞不前。”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突破了原有的叙事结构,最终将二元对立变成了合二为一,这给国内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这样有突破性的影片还是太少,难以打破西方对我国动画电影叙事单一、受众低龄化的认知倾向。因此,很需要在叙事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才利于改变国外对中国电影如此现状的刻板印象,利于中国电影走出去,让国外观众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三)文化差异: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电影难以走出国门,最重要的还是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的传播障碍和认知偏差。如何应对这种文化差异,讲好中国故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要对走出国门的影片进行二次编码。汪思雨在《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对策——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一文中,认为“整合文化差异、加大政府补贴、迎合受众,进行二次编码”可以帮助中国电影更好地走出去。因此,影片在讲述中国文化的地方,多些内容的补充和讲解,这样海外观众才能更好地理解情节存在的原因,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和内涵。其次,要改进影片的语言翻译。语言障碍也是影片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难题,翻译不到位也容易加大观影疑惑和理解难度。基于汉语的特殊性和含义丰富性,语言翻译就不能仅仅事实翻译出来,而应该结合西方语言的情境和背景进行翻译,这样才能减少中国影片传播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认知差异和传播障碍。最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基于高低语境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将内容引向全球关注的话题,并在影片中体现中国精神和价值观。

  五、结语

  面对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电影成为国家“软实力” 输出的重要载体。国产动画电影要想走出国门,就需要讲好中国故事、打破刻板印象,让世界看到多样化的中国。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晋亮.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 [J].中国民族博览,2020(06):242-243.

  [3]李佳.国产动漫电影发展现状及其本土化研究[J].电影文学,2017(14):101-103.

  [4]汪思雨.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对策——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22):117-118.

  [5]周晓莹,舒慕晴.国产原创动漫提升剧本创作能力的策略探讨[J].戏剧之家,2019(23):125.

  作者:陈 静

  动画电影《哪吒》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差异分析相关推荐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与定位浅析

文章标题:动画电影《哪吒》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差异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donghua/4553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