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很多都是历史题材的电影,这类电影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编的。从叙述方式和人物的心里情绪上都是有研究的。本文主要从历史题材电影叙事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究,文章是一篇河北论文发表范文。
[摘要]历史题材电影是被打上“历史烙印”的宏伟“巨作”,它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它将观众熟悉或不熟悉的庞大电影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将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叙述紧密结合,通过艺术性的演绎传达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不同的人物作品、不同的特定历史时期的叙事方式也是不同的,本文就以近代历史题材影片为例,探究影片的叙述方式。从整体与局部的方式、大小兼顾的方式和心理情绪的叙述方式,对这三种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展现其叙事方式的独特效果,从而揭示出影片的主旨。
[关键词]历史题材,电影,叙事方式,心理情绪
一、引言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艺术载体,艺术作品只有抱着反映本民族、本时代的民众的生存境况,并且成功地表达了艺术家的意愿,这才有可能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而历史题材电影恰恰迎合了这一点。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浪潮的推动,历史题材的影片开始在银幕上崭露头角,但那已是1959年的事情了。作为新中国转机电影的经典之作,《林则徐》是我国在美国上映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它为紧随其后的历史题材影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1962年的《甲午风云》、1981的《西安事变》,还是1986年的《孙中山》、1991年的《周恩来》和1997年的《鸦片战争》,再到现代的《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无一不是经典之作。它们大多反映的是反帝反封建,或是追求革命的思想及理想的优秀影片。其中以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投资最大,拍得最有气势。而众星云集的《开国大典》算是阵容最“好看”的了。在如此多的历史题材影片中,都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叙述方式的运用。它在电影创作中居于主要地位,不论是高亢悲壮、大气磅礴的《甲午风云》,还是政治事件脉络分明的《西安事变》,也不论是独树一帜的历史人物传记《孙中山》,还是革命历史题材巨片的《鸦片战争》,都未曾脱离开这样一个纽带,那就是叙述方式的运用。它将一个富有革命精神的时代挖掘了出来,使得国家的、民族的影像得以艺术地呈现。在电影的叙事中,叙事方式的运用,既是一个抽象的选择,又是一项具体的实施。它就像一位引领者,带领观者进入剧情,将故事的起起落落娓娓道来。
本文选自期刊《现代电影技术》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本以电影技术为主兼顾影视融合的刊物,将“与时俱进”更加融入当前的发展大潮之中,贴近市场,从形式到内容更加体现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电影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现代电影技术发展,而发挥其引导、交流、提高的重要作用。
二、先整体后局部的叙述方式
历史题材的影片都应具有厚重的人文内涵,但由于涉及的内容繁多,因此“开门”很关键,“门”如果开得不好的话,会造成头绪凌乱,缺少主题感。“门”如果开得好,主次层次就会鲜明得体,引人凝目欣赏。以郑君里、岑范拍摄的《林则徐》为例。影片开端,一队英国商船驶来,甲板上的鸦片箱成堆;镜头一转,中国苦力在及腰身的水中搬运鸦片;下一个镜头中,皇宫里道光斥责穆彰阿,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镜头再转,琦善与穆彰阿密谋。一匹飞驰的快马将琦善的密信送到了粤海关监督豫望处,豫望打发伍绍荣给英国人报信。就在这紧锣密鼓的镜头语言下,前后六七分钟的时间,就将时代的背景、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故事的主要矛盾交代得一清二楚。用洗练明快的手法将林则徐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历史的叙述结合在一起,再通过局部的视角运用来塑造人物的艺术形象。从反映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这样一个主题高度,以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的叙述方式,对作品进行高度概括。
�v一�w局部刻画――多视角的运用
历史与个人的关系是电影中一致存在并不断嬗变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历史题材的影像中,这种关系性更为凸显,因为社会整体的变迁在某种程度上遮蔽着个人命运的沉浮。这种整体、局部的关系性编排在故事中就涉及叙事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叙事的角度和方向的变换,也就是“视角”问题。它是构建“虚构”作品的根基,是故事叙事的关键所在。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展示同一事物的不同面貌或情感体验,产生看似“随机性”的艺术效果。由于人物关系的复杂变化隐射社会变迁和时代本质。“视角”在电影作品的完整性的“记录”上是功不可没的。它与叙述者的关系是紧密的。也就是说,叙述者的改变将决定新视角及新的叙述方式的运用。《林则徐》这部影片是一部具有明显叙事张力的影片,这种张力就体现在无处不在的那些细腻厚重的角落中。例如,为了表现出林则徐“民沾其惠,夷畏其威”的历史艺术形象,在他初到广州进行私访一段,影片以一个长跟镜头,将林则徐紧随一名大烟鬼绕过曲折阴暗的小巷,进入烟馆后的种种情景都“记录”在内,形象地揭示了林则徐的为民之“心”,同时也展示了鸦片对中国人民的毒害之深,由此引申出了林则徐情感上的碰撞和思想上的深忧。
�v二�w局部刻画――多种景别的运用
影片的景别设计和运镜方式传神地呈现出剧本营造的情境。在《林则徐》一片中,有送别一段,那是在关天培壮烈牺牲后,林则徐送别邓廷桢的场景。影片通过深情有力的场面调度,表现他从低处一步步疾奔至高山之巅,远远眺望友人的离去。这一场景的运用将道不尽的离别哀思跃然于银幕之上,感人肺腑的同时也发人深省。可以说是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段叙事方式既详略得当又隐含深意,将林则徐铁汉柔情的一面塑造得淋漓尽致,将他那复杂的心理描写得十分生动。面对昔日的左膀右臂,一个是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刚刚因为和英国侵略者对抗而寡不敌众拔剑自尽;另一个就是两广总督邓廷桢,今日却要送别,这万般愁绪如何消?那一步步疾奔,那远远的眺望,心里像是有几根线牵着,这种复杂的心态下,多种景别的运用甚为妥当,将人物个性化的神情、真实的细节描写得让人难忘。
三、“大小兼顾”的叙述方式
成荫,著名编剧、导演。成荫在他执导的《西安事变》一片中,摒弃了以往的“真实的大人物和虚构的小人物”的创作模式,注重历史的本来面貌,避免人物的脸谱化、符号化。这样叙事方式的采用为影片细腻而深沉的风格打下了基础。片中,导演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以及蒋介石的性格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用大手笔概括历史全貌,同样用大手笔来刻画人物,注重历史的本来面貌呈现,将这三个主要人物与整个社会的联系阐释得非常准确清晰,再现了民族危难之际的大环境的压抑与阴沉。用细致来揭示生活事件本身存在的人物之间的微妙的内心较量与窥测;用深邃的洞察力来捕捉事物的本质。舍弃从国共斗争乃至阶级斗争入手,来设置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的模式,而是将各种社会矛盾通过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之间的冲突反映出来。 �v一�w摒弃脸谱化、符号化
例如,在塑造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时,用的是正面的描写,他们虽是同心同志,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彰显。如果按照以往“脸谱化、符号化”的塑造方式,恐怕都是一个面孔了。导演成荫很注重其中的微妙,将张学良、杨虎城几次面临国难危境前的忧心刻画出来,从而引发激愤软禁蒋介石的事件发生。即便是对软禁中的蒋介石的性格,导演也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不仅直接触及人物性格与命运,而且有力地影射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气氛,让人物形象一下就鲜活了起来,对以后作品中历史人物的塑造,具有开拓意义。
�v二�w用蒙太奇手段进行“串联”
导演成荫抓住发生西安事变的两条诱因作为主线索,并将其作为串联影片整体的结构框架。为了将这一点做得完美无缺,导演成荫将线索用平行蒙太奇的规律加以组织,使它们在平行发展的同时又能交相辉映。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充分展示,同时又用“框架”来将它概括,将原本极尽曲折的时间处理得有条不紊,影片也因此获得了1981年度文化部授予的优秀故事片奖。
同样,由丁荫楠导演拍摄的影片《周恩来》同样是运用“大小兼顾”的叙述方式。影片融文献纪实与典型性为一体,在营造出凝重深沉的背景氛围的同时,又注意了对周恩来总理人格魅力的刻画,将他思想性的高度凝练于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选取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一生中的最后十年作为经典来塑造。同时运用统筹兼顾的叙述方式将“文化大革命”时间上的过去和现在前后呼应在一起,注重情节的融合性、统一性,将社会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和尖锐性进行凝聚。通过周恩来主观情绪的流程贯穿起来从而勾勒出完整的故事性和人物性,将周恩来智慧而丰满的内心世界完整地塑造了出来。再加上多空间、多环境的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一代伟人的高大形象、人格魅力真实而完美地呈现于银幕上。
四、心理情绪为主的叙事方式
丁荫楠拍摄的《孙中山》是一部独树一帜的历史人物传记片。影片《孙中山》充分融会了导演强烈的主体意识。由于孙中山一生的史实浩瀚,选择一件或几件事情,很难概括出他的思想性格的全貌,所以导演选择了以心理情绪作为事件的枢纽,直接触及人物的心灵,这样在作品的发挥上就取得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扩展空间,使该作品有了史诗般的宏伟气势。
�v一�w采用虚实相结合的方法
为了突出影片中孙中山与时俱进的一代伟人心理,影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把具体的历史事件推向后景,运用艺术变形的手法,把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虚化”,从而把人物内心提到前景,变成一个个令人不停揣摩的心理片段,并将它“实现”。影片将这种虚实相结合的方法融入每一个镜头里,又将这些镜头串合在一起,形成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画面语言,很好地将情节与情绪统一在一个整体里边。这种方式的选择将主体人物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价值观念一下就烘托了出来。我们在影片中所看到的画面语言是被导演消解后的中华民族伟人的宏观精神,是被提炼出来的标签符号。观者通过这种被“实现”的思想,就比较容易弄清楚这些影片中的画面概念和思想内涵,从而挖掘出主人公的精神内涵和性格情操,包括他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精神脉搏。
�v二�w用音乐来表现情绪
纵览众多的电影佳作,不难发现,佳作中往往有着经典的背景音乐。音乐是反映人心灵深处的静态艺术,而心灵深处的触动也是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的条件之一,电影中音乐的运用能做到这一点。它是要求“完美的”,完美地与背景契合,与人物契合,与剧情契合。作为综合的艺术形式电影,它的魅力彰显同样是综合的,而其中的音乐部分就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既能引起观者的情感起伏,又能感染观者的精神想象;它既能将画面的东西提升到精神层次,又能将精神层面的东西提升到电影的审美活动之中。它就是具有这种魔力,而影片《孙中山》就很好地掌握并运用了这种魔力。影片中的曲目全部由著名作曲家施万春教授包揽。作为一位音乐人而言,他是成功的,因为他是擅长并执著于“走心的”。这种“走心”是对电影本身的尊重,也是对他音乐的尊重,更是对他本人及听者的尊重。他将他的情和意转化为血液流动于每一部作品之中,影片《孙中山》则是他众多成功作品中之一。《孙中山》一片里的音乐采用了浪漫派、民族的和现代技法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使得作品有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他将背景音乐同影片的内容、画面有机地融为一体,将视觉冲击和听觉享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立体的”影音效果。在给观众深刻印象的同时,又很好地传达了导演的创作意愿,更重要的是更好地表现了电影艺术的主题,将整部影片推向艺术佳境,使影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然,他本人也因此而享誉国内。
五、结语
通过上文对历史题材电影的叙事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在一个宏大的历史环境下,要想突出历史事件和人物情感表达之间的空间关系,就需要借助扩宽叙述方式的角度,应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进行电影与观众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在作品与观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之后,再通过细腻的情境刻画,能够让观者更加认清作品的初衷和本质,大大增强了影片的审美价值,产生了好的美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让观者与艺术作品之间、与创作者之间产生了共鸣,实现了电影叙事性与影片故事性的完美结合,这种成就感是不可比拟的。
[参考文献]
[1] 陆绍阳.“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修辞策略[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01).
[2] 铙曙光.中国电影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 赵正节,武晔岚.中国百年佳片赏析[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5.
[4] 禾子.创新与选择――新时期30年革命历史影视剧点评[J].创作评谭,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