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分析

所属栏目: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0-11-19 09:25 热度:

   食用菌产业是一种生态循环型的产业,具有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等一系列特点[1-2]。将资源高效和绿色循环利用作为核心,尽量以较少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得到最大的发展利益,实现低消耗和高效率的生产与再生产。以生态学为观察角度可知,栽培业、畜牧养殖业以及食用菌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并以食用菌为核心,形成了一个三元循环的良性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动物是消费方,植物是生产方,食用菌为转化还原方[3-4]。在食用菌整个生产过程中,秸秆和稻草等下脚料以及农产品废料均可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原料[5-6]。与此同时,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农业废弃物变为植物肥料和动物饲料,能够有效减少生态污染,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栽培产业与养殖产业的总体产量和产值,构成了一种经典的生态循环农业[7-8]。为了更好地发展食用菌产业,针对食用菌栽培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在分析食用菌栽培产业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生产组织、科技水平、市场营销战略、配套服务四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及解决措施,随后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优势,为该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思路。

食用菌栽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分析

  1食用菌栽培产业现存问题

  1.1劳动力制约

  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食用菌栽培者的文化程度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栽培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调查样本中仅有2.3%的栽培者为大专及以上学历,菇农的学习模式还是以实践经验、相互交流为主。市场竞争意识不强,非常关键的表现为市场价格信息来源途径较为有限[9-10],导致菇农失去了部分市场。菇农信息来源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菇农市场价格相关信息来源的途径主要为与其他农户和商贩等方面的交流,价格信息非常容易被中间商引导和影响,导致菇农丧失了市场竞争的优越性。劳动力成本浮动较大。食用菌栽培是一个劳动密集特性的产业,劳动力成本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较大幅度的劳动力成本浮动破坏了食用菌栽培产业的稳定性。

  1.2质量安全

  1.2.1原辅料质量食用菌栽培使用的原辅料一般为边角料,而生产时存在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影响着原辅料质量[11-12]。原辅料掺假问题也十分严重,造假源头很可能出现在初始生产阶段。

  1.2.2投入品质量食用菌在整个栽培和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比较多,一些菇农通常会忽视相关规定,乱用农药。个别违规品的使用,会在不同程度上对食用菌质量产生影响。

  1.2.3安全监管水平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存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监管技术落后,质量体系与标准也有待优化。致使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影响珍稀食用菌质量,甚至是造成安全事故。

  1.3销售渠道层次有待优化

  市场在产品价值的导向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珍稀食用菌销售渠道十分单一,多为采购批发,且层次比较低。食用菌网销是一种新兴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不高,且经营管控的相关机制还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服务质量。

  1.4产业配套服务待强化

  食用菌栽培产业发展中的机械制造业行业标准待进一步健全。部分粗制滥造的劣质机械设备的使用给菇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食用菌机械市场。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食用菌电子商务整体趋势十分乐观。但是需要有与之配套的物流,由此才能够实现珍稀食用菌栽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影响食用菌栽培产业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由此可知,对食用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战略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2食用菌栽培产业策略调整对策

  鉴于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科技水平低,含量低,单位产量不高,产品质量差,资源浪费大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以促进行业的发展。2.1生产组织优化强化生产组织化。其中包括培育一些新兴的市场经营主体和将一些公益性的主体引导至生产基地建设中,以此进一步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强化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要监管食用菌的栽培和流通全过程,对资源进行整合,构建质量追溯信息数据平台和规范产品生产环节管控。强化食用菌产品安全质量信息的追溯力度,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

  2.2科技创新

  扶持并壮大带有公益性质的科学研究机构。通过单独组建和派驻组建以及联合共建等模式建设专门的机构,以保障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提高食用菌生产关键环节的科技含量。设立一些科技进步奖项,鼓励更多研究人员投入到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中,提高食用菌产业技术含量。

  2.3市场营销战略建议

  2.3.1强化珍稀食用菌的市场营销鼓励建设一些符合当地特色的食用菌产业园,能够将创业示范和文化发掘以及生活体验等方面高效结合,形成低碳和生态型的食用菌产业区。不仅能够提高农民创业和就业的热情,还能强化品牌感召力,提升地域经济的影响力。

  2.3.2发挥电子商务作用电子商务是当代的主体营销模式之一,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作用,结合线上线下的综合性服务,提高行业服务质量。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等高科技,实现食用菌销售的网络化和智能化。

  2.4配套服务完善

  2.4.1制种过程对不同地域的民间菌种场所以及研究场所整合规范,并推动构建珍稀食用菌种质库,为制菌提供更为高效的保障和研发核心。

  2.4.2物流过程物流在食用菌产业链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可立足高速和铁路网,在重要道路口建设综合型的物流园区,尤其是建设包括食用菌栽培原辅料的批发和机械设备等功能的物资配送中心。形成含有冷藏、分拣包装和配送等为一体的物流体系。

  3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1)通过“价值链升级”思路下的产业升级理论、运行机制的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食用菌栽培产业的结构。结构升级中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可以极大的提升食用菌的产量,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形成珍稀食用菌知名品牌,且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2)食用菌栽培产业的结构调整增加就业岗位数量、为社会闲散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针对影响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因素,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食用菌产业绿色发展,让全民共享绿色健康食用菌产品。

  4结语

  面向食用菌这个绿色循环的产业,对食用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分析。过程中,分析了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相应对策和建议,力求为该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历经多年发展,食用菌已经成为了很多地区农业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未来的劳动力成本与原料成本将不断增加,在这种前提下,食用菌产业走向自动化、规模化以及工程化是必然趋势。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该更好地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并与国内情况相结合,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军,郭烨,廉蔺,等.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及产业扶贫概况[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36(9):97-98,101.

  [2]牛秀粉.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食用菌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20,39(8):149-151.

  [3]尤君.经济增速转换期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在逻辑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6,32(6):45-49.

  [4]王雪丽,刘华.河北省现代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28-33.

  [5]王丹霞.农业经济生态循环下食用菌提质栽培策略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9,38(10):113-114,117.

  《食用菌栽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分析》来源:《中国食用菌》,作者:徐菲

文章标题:食用菌栽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zuowushengchan/4431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