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害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主要是由于气温高干旱缺水造成的,这种病害会因为水稻品种不同、种植管理不同而不同,本文针对不同品种水稻的高温病害进行研究,并提出不同的应对措施。
《杂交水稻》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专门报道杂交水稻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广大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开发、经营、推广和生产各个环节的人员,包括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种子生产和经营部门、推广部门及生产单位的有关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水稻在扬花期应增加灌溉次数,但要注意水层不能太深,以提高水稻根系的活力,白天灌溉夜晚排放可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改善稻田小气候,增强稻株抗高温能力。如遇极端高温天气可在白天加深水层,有利于降低穗部温度以减轻损伤。水稻在高温天气如过量施肥,会使碳水化合物被大量消耗,最终导致抗高温能力的下降。生产中当纯N∶P2O5∶K2O的比例为1.0∶1.5∶2.0时水稻抗高温热能力最强,结实率达到最高。
1 水稻高温热害发生特点
1.1 发生时间
气象资料显示善厚镇夏季高温多集中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极端高温天气可达39 ℃左右,而此时正值善厚镇水稻孕穗、抽穗和扬花。水稻在孕穗期如遇35 ℃以上的持续高温,就会造成花器发育不全,花粉活力下降;抽穗扬花期如遇35 ℃以上高温,花粉管不能正常伸长散粉受阻,易形成空瘪粒,甚至绝收。
1.2 不同品种反应不同
水稻各品种自身的遗传特性决定其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是不同的,粳稻一般比籼稻更易受到高温的伤害;杂交稻高温热害较常规稻危害重;不含有耐热基因的品种较含有耐热基因的品种危害重。在高温天气下,善厚镇的皖稻191、两优162、丰两优香1号的结实率一般在70%以上,耐热性较好;而Ⅱ优3301 C、两优343结实率仅有38%左右,耐热性较差。
1.3 不同管理表现不同
高温热害易导致稻田缺水干旱,据调查,同一水稻品种分别在水分充足以及水分不足的环境下生长,其他条件相同,水分充足的水稻受高温热害的程度明显低于水分不足的水稻。此外,管理粗放、肥力不足、病虫害严重的稻田受高温热害的程度也大大高于平均水平。
2 高温热害的大田判断标准
善厚镇水稻高温热害多见于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可在此时进行田间温度的测量,如果田间温度超过35 ℃并持续3 d以上,则可初步判定为高温热害。水稻在孕穗和抽穗扬花时对温度最为敏感,此时最易受到高温热害的威胁,并表现出一定的性状,这些性状可作为高温热害的判断标准。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稻田在孕穗抽穗扬花期进行观察,孕穗期如发现花器发育不良、花粉稀少等症状可判定为高温热害;抽穗扬花期如出现花粉管不伸长的现象也可判定为高温热害。
3 高温热害的防御措施
3.1 选用耐热品种
皖稻191、两优162、丰两优香1号等品种在善厚镇种植表现具有一定的高温抗逆性,且产量较高,品质良好,可大力推广种植。
3.2 适期播种,避开高温天气
善厚镇主要种植单季中稻,其抽穗扬花期多集中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如果推迟播种,将抽穗扬花期移至8月中旬,就能有效避开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发性的高温伏旱天气。可将原来的4月上旬播种推迟到4月25日至5月5日,秧龄控制在30~35 d,这样可使其抽穗扬花期推迟至8月中旬。
4 高温热害的补救措施
4.1 加强肥水管理
水稻受高温热害后如果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可显著减轻高温热害带来的损失。稻田受高温热害时可坚持浅水湿润灌溉的原则,一般水层保持在5 cm深左右,既能满足生长所需水分,又能降低田间温度。水稻生长后期不能过早断水,以收获前7~10 d断水为宜,不仅能提高产量也可保证米质。孕穗期如遇高温热害可在破口期前后补追1次粒肥,一般施尿素30~45 kg/hm2为宜;早晚适时喷施叶面肥能有效减轻高温热害的损伤,可在10:00前或14:00后用磷酸二氢钾3 kg/hm2+尿素3 kg/hm2+粉锈灵1.5 kg/hm2对水1 500 kg/hm2进行喷雾,达到补肥保叶增湿的多重功效。此外,根外喷施磷钾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高结实率。
4.2 蓄养再生稻
对部分受害严重的稻田,采用蓄养再生稻的方法能有效的补救高温热害带来的经济损伤。所谓受害严重的稻田是指结实率在10%以下,预计产量不足1 500 kg/hm2的稻田。针对此类稻田可在8月15日之前割去前茬空秕的穗头蓄养再生稻。此时,应注意追施促芽肥,以保证休眠芽及时萌发,前季稻病虫害的防治也十分重要,如纹枯病、稻飞虱等,以确保再生稻能安全抽穗灌浆并结实。再生稻虽然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但是一般能获得3 000~3 750 kg/hm2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温热害带来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