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果品,我国自己培育和引进的品种一共有两百多种,每一种都有适合自己的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露地草莓的栽培技术和特点。
《新农业》始终坚持为农民、农村、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读者定位准确,期刊文章内容具有“新、准、深、活”等鲜明特点,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可读性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先后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从1995年开始,连续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1997年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全国科技期刊二等奖。2001年,《新农业》被推荐进入国家“期刊方阵”,同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双百期刊”。2004~2005年度被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评定为一级期刊。
从品种选择、育苗、整地作畦、定植、冬前管理、越冬覆盖、返青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草莓露地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草莓露地栽培提供参考。
1品种选择
露地草莓栽培应选用休眠期长、长势强、产量高、果实硬度大的品种。目前露地栽培以美国的“全明星”为主,该品种植株高大、茎叶粗壮、果实酸甜适口、果肉硬度大、丰产性好,是适合北方露地栽培的优良品种。但近几年我国东北地区的主栽品种已被西班牙品种“玛利亚”所代替。该品种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西班牙引进,其特点是植株长势强、果实大而整齐、色泽鲜艳、产量高、果实硬度大,可远销到俄罗斯等地,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露地品种[1]。
2育苗
草莓育苗在露地进行,1 hm2生产田需备苗圃2 250 m2左右。在生产田附近选合适地块,施入基肥,然后深耕细耙,做成平畦,于4月初定植母本苗,株行距为80 cm×80 cm。缓苗后不久花蕾陆续出现,应及时打掉,以促进匍匐茎的发生。以后追施尿素2~3次,每次112.5~150.0 kg/hm2,并根据土壤墒情,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利于小苗扎根。整个育苗期间,杂草危害较重,一定要及时除去。至8月定植时,一般1株母本苗可繁殖生产用苗30株左右。
3整地作畦
草莓种植地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地块。前茬作物以豆类或大田作物为好。施入优质堆肥75 t/hm2、尿素30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撒匀后深耕25~30cm,为草莓根系创造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可采用平畦栽培和高垄栽培,但以高垄栽培效果好[2]。因高垄栽培可使根系土层加厚,植株生长健壮,结果期通风透光良好,果实着色好,病害减轻。一般要求垄宽60 cm,垄高15~20 cm,垄距30 cm。
4定植
北方地区一般8月定植,保证入冬休眠前形成发达的根系,贮存更多营养,为第2年春季高产打下基础。每垄栽2行,株距20~25 cm,定植7.5万~10.5万株/hm2。定植时覆土深度以苗心基部与土面齐平为宜,并使根系在土壤中充分伸展。定植后立刻浇水,促进缓苗。
5冬前管理
5.1水分管理
定植后每隔2~3 d浇1次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待缓苗后可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促进植株发育。待秋末气温下降时,开始控制水分,抑制地上部的生长,促进养分向根系转移。11月中下旬浇1次冻水,可提高植株的越冬能力,并保证早春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求[3]。
5.2施肥
当长出2片新叶时,结合浇水,穴施尿素75~120 kg/hm2作为提苗肥,以促地上部的生长;9月下旬追施磷酸二铵225~300 kg/hm2,以促进花芽分化,为早熟丰产打下基础。
5.3去匍匐茎
8—9月,气温较高,日照时间长,利于匍匐茎的发生,因此应及时除去匍匐茎,减少养分损耗。
6越冬覆盖
越冬覆盖的目的是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根系温度,保证植株安全越冬。一般于11月中下旬进行。先将地膜覆盖于畦面,四周用土压实,然后地膜上面适当压些土或秸秆等。在良好的覆盖条件下,冬季草莓叶片不干枯,仍保持绿色,第2年春季能很快恢复生长,各生育期能相应提前5~7 d。
7返青后田间管理
7.1田间清理
待早春地温回升,土壤化冻时,先清除地膜上的土、秸秆等不透明覆盖物,以便增加地膜的透光性,提高地温。3月初,植株恢复生长,此时在苗上方的薄膜上打孔,把秧苗掏出,并用土将孔的四周压实。
7.2水肥管理
3月下旬,秧苗开始生长,应结合施肥浇1次返青水,穴施复合肥150~225 kg/hm2;4月中旬,新叶生长量大,并陆续开花,需水量增大,同时,因外界气候干燥,温度升高,应浇1次透水,保证花器官的发育;4月下旬草莓进入开花盛期和果实膨大期,植株需水量较大,在管理上应以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在采收前5 d,停止浇水,以提高果实的耐贮运能力;每次采果后,在傍晚或早晨浇1次小水[4]。
7.3疏花疏果
在草莓花序上,先开的花结果好、个大、成熟早,后开的花结果小,甚至无商品价值。因此,应及时摘除花序上后期开的花和小果,以使养分集中供应到先开放的花,增加单果重,使果实整齐一致,成熟早。
8病虫害防治
8.1叶斑病
叶片出现深红色小圆斑,扩展到病斑周边有明显紫红色至灰棕色带。及时摘除病、老、黄叶;发病前用代森锌合剂500倍液、克菌丹水合剂500倍液、70%甲托1 000倍液防治。
8.2灰霉病
茎、叶、果均会受害,先出现黄色小斑点,呈油渍状,后扩展至边缘有褐色病斑,果实会变软变烂,有灰色霉层。可选用50%扑海因粉剂800倍液、50%速克灵1 0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甲托1 000倍液于花期喷雾防治,1周1次,连续2~3次。
8.3白粉病
叶背出现薄霜状白色的东西,扩至全株,叶卷成汤匙状,花瓣变红色,不开放;幼果感病则不再长大,着色不均。可选用多氧化霉素1 000倍液、三唑铜粉剂1 500倍液、15%硫磺合剂300~400倍液喷防。
8.4蚜虫
传播病菌的主要媒介。可选用敌敌畏、乐斯本、氧化乐果等防治。盛花期不宜用氧化乐果,以免影响坐果。
8.5叶螨类
包括红蜘蛛、锈蜘蛛。隐在叶背吸食叶片汁液,受害叶黄化卷曲、植株矮化。各时期均会发生,应从定植成活后开始防治。可选用20%三氯杀螨枫、三氯杀螨醇600~1 000倍液、75%克螨特3 000倍液、杀螨丹600~800倍液防治。
9采收
待果实完全着色后,及时采收上市。如销往外地,则应在果实8成熟时采收。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切断果柄,连同果实及一小段果柄一起摘下,最好不接触果实,更不能损伤果实表面。采收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以避开中午高温。
10参考文献
[1]王爱东.温室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70.
[2]卢桂玲.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广西园艺,2008,19(3):59-60.
[3]曾少敏,廖玉章. 南方草莓露地栽培技术[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3,19(10):35-36.
[4]殷大义.高台县露地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1(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