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蔷薇科植物,日本的樱花闻名世界,我国也有不少樱花的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苏州一带,本文结合对丘陵地区的研究,介绍了丘陵地区种植樱花的技术要点。
《北方园艺》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黑龙江省园艺学会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普及相结合的园艺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1001-0009;国内刊号cn:23-1247/S。国内外公开发行,园艺学专业刊物。
介绍了叶用、花用樱花的栽培技术,包括产地环境与规划、樱树园生态建设、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樱树修剪、适时采摘等内容,以为樱树栽培提供参考。
樱花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樱桃亚属(cerasus)植物,别名山樱花、福岛樱、青山樱。樱花为落叶乔木,高5~25 m,树冠广展,树皮呈灰褐色、有横纹,小枝灰白色,皮孔呈细小点,叶矩圆状倒印形、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叶基部或叶柄上多有腺体,花单生、散形,通常在8朵以下。全世界共有100多种以上的樱花,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欧洲和北美的温暖地带,我国约有50多种,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和西南的部分地区。
日本樱花为中国山樱桃与日本早樱的天然杂交种,亲缘关系较近,加之中日两国的气候条件相近,因此,日本樱花能在中国良好地生长繁殖。腌制樱花在日本料理中主要用来制作食品、便当和糕点,樱叶则可以用来包裹“樱饼”等点心。据统计,每年日本市场的樱叶和樱花消费量大约为10万箱左右,其国内生产量已严重不足,市场缺口较大,主要依赖进口。我国是日本樱叶和樱花的出口大国,樱叶和樱花产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扬州、苏州吴中、浙江富阳和四川成都等地,总面积不足333 hm2,远不能满足日本市场的需要。现将丘陵山区樱树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产地环境与规划
产地环境应选择日光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块,土壤pH值为5.5~6.5[1]。基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樱树园区生态环境,有利于樱树园的生产管理,维护樱树园生态平衡,发挥樱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樱树园的排灌及作业。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大中型园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园区,应设置支道、步道和地头道。 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条件许可下,可建立樱树园区节水灌溉系统。
2樱树园生态建设
樱树园四周不应种植其他能招引病虫害的树及作物。土壤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不宜栽种樱树。对缺株断行严重、覆盖度低于70%的樱树园,应通过补植缺株、压条等措施提高园区覆盖度。樱树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种植时期为当年11月至翌年3月,进行双行条栽。樱园与四周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隔离带,防止农药的交叉污染及病虫的潜入危害[2]。采用双条栽方式种植,株距80 cm,行距小行为60 cm,大行100 cm。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施有机肥45~60 t/hm2,底肥深度在30~40 cm。
3土壤管理和施肥
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采用地面覆盖等方法提高樱树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和作物秸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幼龄或台刈改造的樱园,应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土壤pH值应为5.5~6.5。低于5.5、高于6.5时应进行调整;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根据土壤理化性质、樱树长势、预计产量、规格类型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樱树园平衡施肥,防止樱树园缺肥和过量施肥;应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施用化学肥料。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冬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 cm以上。一般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4 500~6 000 kg/hm2或农家有机肥30~45 t/hm2左右。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追肥可结合樱树生长规律进行多次,以化学肥料为主。每年2~3次,一般每次施尿素750~900 kg/hm2,深度15 cm左右。根据樱树生长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采摘前15 d停止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应是经农业部登记注册的。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3]。
4病、虫、草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整个樱树园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发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樱树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4]。
(1)农业防治。换种改植或发展新樱树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应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红蜘蛛、蓟马、斜纹夜蛾等危害嫩叶的病虫;秋末冬初应结合施基肥,进行樱树园深耕,深度15 cm以上,减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金龟子的种群密度;将樱树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杂草清理出田进行深埋或焚烧,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在杂草中越冬的害虫。
(2)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杀,减轻毛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危害。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激素诱杀、捕杀害虫。利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3)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樱树园中的草蛉、瓢虫、捕食虫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应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4)化学防治。严格按防治指标掌握适期施药,宜一药多治或合理混用和复配农药。应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树丛中下部害虫建议侧位低容量喷雾。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氧化乐果、甲胺磷、五氯酸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从国外引种或国内向外地引种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草随种苗带入或带出。
5樱树修剪
每年冬季要进行伐条,条的切口应有一定斜度,约30°,条距地面的高度为10~15 cm。每年春季4月左右,应进行疏条整枝,每株留6~8个壮芽,去除其余弱芽。
6适时采摘
应根据樱树生长特性和客户对叶片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4—11月采摘。采摘时要保持叶片、叶柄完整、新鲜、干净、不夹带其他杂质,不宜捋采和抓采。采下的叶片应及时分选,叠好,及时加工,防止鲜叶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7参考文献
[1] 李国平.樱花栽培与管理[J].安徽林业,2007(4):35.
[2] 刘玉英,王占深.樱花病虫害及其防治[J].北京园林,2009(4):54-56.
[3] 张艳芳.樱花树施肥管理方法[J].中国花卉盆景,2008(3):28-29.
[4] 陈先友.樱花栽培管理的一点体会[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