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对作物的生长生产至关重要,土壤也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在农业生产中,一定会有施肥这个环节,原因有二,一是土壤本身的养分不足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另一方面,土壤加上肥料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或增加肥效或减小肥效,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分析农民施肥行为与产量的相关性,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
《氮肥技术》是由全国化工合成氨设计技术中心站主办的,全国发行的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全国中小氮肥行业的设计、科研、生产等领域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催化剂等。为广大氮肥工作者提供一个互通信息、学习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园地。自1980年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施肥是粮食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农民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合理施肥不但有利于满足粮食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有利于农民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种粮效益;不合理的施肥和过度施肥,不仅不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肥料利用效率降低,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1]。通过对扬州市邗江区、广陵区145户种粮农户的2013年水稻种植情况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在邗江区5个镇、广陵区2个镇,每镇随机选择2个村,每村随机调查农户10~12户,共调查农户145户。调查方式采取上门座谈交流或问卷调查相结合方式。
1.2 调查内容
参与调查的农户为实际种粮的操作者,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农民年龄、文化水平、种粮面积,并以2013年水稻种植情况为依据,详细了解水稻产量、肥料投入、效益等。
1.3 分析方法
在调查农户中,重点以机插稻、手插稻2种稻作方式按照不同产量水平进行分类,选取水稻平均产量500、550、600、650、700 kg/667 m2的农户对施肥总量、基肥施用比例和穗肥施用比例进行分析,机插稻不调查500 kg/667 m2产量水平,手插稻不调查700 kg/hm2产量水平。其中机插稻37户、手插稻42户。
1.4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样本农户平均家庭人口4.6人,平均种稻2 820 m2,种粮农户小学文化16人(占20.3%)、初中41人(51.9%)、高中以上22人(占27.8%);农户施氮水平在12.2~26.5 kg/667 m2,其中机插稻平均20.2 kg/667 m2,手插稻平均16.5 kg/667 m2;水稻产量在500~710 kg/667 m2,平均565.1 kg/667 m2,其中机插稻平均578.5 kg/667 m2,手插稻平均549.8 kg/667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施肥处理对于中稻产量影响十分明显,配方施肥处理的中稻生物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区域,较之常规施肥而言,配方施肥所选用的全废处理中稻籽粒显著增加195.8kg/hm?,增幅为1.69%;不施用过磷酸钙肥料时,配方施肥中籽粒增加180.85kg/hm?,增幅为1.92%;不施用氯化钾肥,配方中稻籽粒产量显著增加453.25kg/hm?,增幅为5.18%。从中不难看出,配方施肥处理肥料配比明显要高于常规施肥,有助于水稻产量显著增加[1]。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中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从试验田结果来看,常规施肥中过于重视尿素肥料的施用,过磷酸钙和氯化钾肥料施用较少,尿素肥料为185.kg/hm?,过氯酸钙和氯化钾肥料施用量则分别为55.0kg/hm?和62kg/hm?,尿素肥料、过氯酸钙和氯化钾肥料3种肥料的利用率分别为30.15%、17.66%和38.75%;配方是非中尿素肥料施用量适当的减少35kg/hm?,过磷酸钙和氯化钾肥料适当的增加7.2kg/hm?和14kg/hm?,3种肥料利用率为34.86%、18.76%和39.89%。从数据中不难看出,配方施肥较之常规施肥而言,尿素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了4.71%,过磷酸钙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10%,氯化钾肥料利用率则显著提升了1.14%。也就说明配方施肥能够有效提升肥料利用率,大大增加水稻产量[2-3]。
3 结论
从上述的研究中不难看出,配方施肥较之常规施肥而言,肥料利用率更加突出,更有助于中稻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加产量。与此同时,较之常规施肥而言,配方施肥在中稻籽粒养分的吸收对比上,同样能够增加中稻籽粒产量,这个结果同预期效果相同;常规肥料对于3种肥料的利用率较之配方施肥而言,差距较大,可以说配方施肥管理系统更适合应用在水稻种植上,具有十分突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伟妮,鲁剑巍,何予卿,等.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1,25(6):645-653.
[2]曾志,肖雄,罗映,等.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肥料利用率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13):24-25.
[3]成美华.东兴市“3414”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1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