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畜牧养殖动物成为提升国民经济的基础,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然而,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养殖种类较多,而且不同区域养殖方式不同,进而会产生相应的疫病,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疫病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阐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疫病预防;畜牧养殖;国民经济
1 疫病发生原因
1.1 饲养环境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导致动物引发疫病的重要因素就是饲养环境,若养殖动物长时间饲养在室外,进而出现相应的病毒与细菌,久而久之会导致动物的身体与行为出现异常的情况,同时会影响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甚至会影响动物体内系统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动物生长环境通风不畅或水资源短缺污染,会严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甚至会感染具有传染性的疫病,大幅降低畜牧养殖用户的经济效益。
1.2 人为因素据调查,人为因素导致畜牧养殖动物出现疫病的现象不断提升,动物饲养不合理,促使动物体内系统紊乱。与此同时,还会有部分饲养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的现象,在喂养或施药时,不能明确药性,乱用药会在动物体内产生毒素,进而导致动物产生疫病。
1.3 动物自身原因动物产生疫病不仅受环境与人为因素影响,同时还会与自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部分动物在母胎就感染相应的疫病或动物自身体质较差,抗体较弱,无法抵抗疫病,还会出现愈发严重的现象。
2 疫病预防途径
畜牧养殖用户需随时关注养殖报道,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疫病的流行状态,根据疫病的症状仔细检查动物的身体情况,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2.1 重视安全检疫工作畜牧养殖动物疫病防控中,最重要的是定期进行安全检疫。引进新动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隔离检查,确保其没有感染疫病,避免传染给其他动物。与此同时,养殖场进入外来车辆或人员时,应合理的对其消毒,确保养殖场动物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生长。除此之外,还需确保安全检疫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保障检疫工作的稳定开展。定期进行免疫育苗注射,增强动物体内的抗体。
2.2 加强动物饲养管理防控过程中应重视动物的饲养与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饲料配置,保障动物吸收的营养均衡。饲料购买应选择信誉好、饲料质量达标的厂家进行合作,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同时需要询问相应的饲养专家,根据动物的生长情况,配置合理的饲料。在日常饲养的过程中,若动物出现异常状态,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开展相应的安全检疫,确保动物生存区域的通风条件,降低疫病产生概率。
2.3 定期开展消毒工作为有效避免疫情发生,畜牧养殖用户应定期对动物生存区域进行消毒,严格控制消毒剂的使用计量以及消毒时间,确保消毒工作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各个区域温度与环境有着一定差异,消毒时要询问相关兽医或专家,保障消毒剂的药性,避免为动物带来不良的影响。使用的消毒剂应及时更换,进而能够发挥更为显著的效果。
2.4 建立动物免疫程序为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应加强免疫工作,建设免疫机构,引进先进的检疫设备,以及相应的畜牧人才。免疫工作开展时,应高度重视预防工作,从根源降低疫病发生的概率,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相应的药物预防或技术预防,保障动物的健康生长。与此同时,应对疫病预防的药物进行统一管理,有效避免假药或盲目配置的现象。
2.5 强化养殖环境监管合理的规划养殖环境,能够有效降低疫病发生概率,促使动物稳定生长,不受疫病影响。因此,疫病预防过程中,应重视环境监管工作,确保养殖场环境的卫生。无论是大型养殖场还是小型养殖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或动物粪便,应合理处理,并且通风,防止细菌大量滋生。还需要重视养殖场的采光,确保养殖场内干燥,有效避免疫病发生,提高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在畜牧养殖企业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动物的疫病防治,避免疫病影响动物正常生长,进而损失畜牧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畜牧养殖企业需要根据其发展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疫病防控,有效降低疫病发生概率,确保动物健康生长,保障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浅析畜牧养殖动物疫病预防途径》来源:《新农业》,作者:吴道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