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温度高,空气湿度大,为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是夏季鸡寄生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给养殖户带来麻烦和困扰,有些寄生虫病害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传染开来损失巨大。
《家禽科学》农业养殖技术杂志,创刊于1979年,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家禽专业委员会主办。本刊是山东省唯一以宣传禽应用技术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综合性养禽专刊,为全国畜牧兽医类优秀期刊。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刊本着服务“三农”,建设“小康”的宗旨,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主要栏目:行业论坛、研究报道、饲养管理、禽病防治、综述、专利展示、禽病门诊、禽业信息。
1 鸡羽虱及鸡螨虫病
羽虱和螨虫是寄生在鸡的羽毛上的外寄生虫。患鸡瘙痒不安,羽毛脱落。幼鸡常秃头,身体瘦弱;母鸡产蛋率下降。饲养人员进入鸡舍后可感觉浑身骚痒。
治疗:连续两天清晨喂鸡前喷洒灭虱精(成分:0.5%胺菊酯1.5%氯菊酯),因为此时,这些寄生虫都在鸡羽表面,治疗效果好。
2 鸡球虫病
多发生在15~45日龄的鸡群。主要症状:急性病例多见于雏鸡,感染初期病鸡表现精神不佳、头蜷缩、沉郁或闭目呆立、食欲减退,肛门四周羽毛被粪便污染黏连,略带少量血,第5、6、7天症状最明显,病鸡出现共济失调,翅膀下垂,两腿发生痉挛性收缩。食欲废绝,渴欲增加,鸡冠和可视黏膜苍白贫血。拉稀带血乃至全拉血而死亡。鸡只151腔会有黏液流出.病程数天,多则2~3周。慢性型多见于成年鸡,患鸡逐渐消瘦,贫血,间歇性下痢和血便,足和翅多发生轻瘫,产蛋量减少,很少发生死亡。病程数周至数月。
病理剖检:病(死)鸡剖析可见嗉囊充满积液,盲肠或小肠显着肿大变厚。比正常肿大2~4倍,外表呈深棕色或暗红色,浆膜层有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糜烂点和紫色出血点间染,肠腔内充满许多混血内容物。其他脏器无明显眼观病变。
防治:
(1)球虫卵(囊)对大部分消毒剂均有耐受性,对空鸡舍最好选用火焰消毒法,用具可用开水烫、热碱水洗等。
(2)高温高湿是本病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夏天霉雨季节(4~7月)应对l2~15日龄雏鸡进行药物预防,以免暴发本病。
(3)各种应激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均可诱发本病,因此应加强鸡舍通风,避免饲养密度过大,保持鸡舍清洁干燥等饲养管理。
(4)饲料中若维生素A缺乏,会造成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和血液凝固机制受损,球虫易于侵袭,因此,日粮中要给予富含维生素的全价饲料或充足的青绿饲料,提高机体抵抗力。
(5)麸皮和碳酸钙含有促进球虫发育的物质成分.在球虫暴发时要限制日粮中麸皮和碳酸钙的用量。
治疗:地克珠利类药物效果不好,最好应用磺胺喹嗯啉钠,同时应用辅助性药物,帮助病鸡尽快康复。如应用止血药,缓解出血症状(可用氨苄饮水);应用抗生素,缓解肠毒综合症和其他继发感染。
3 鸡组织滴虫病
本病是由于组织滴虫钻人盲肠壁繁殖,进入血液和寄生于肝脏引起的。2周龄~4月龄的鸡易感性很高.潜伏期7~12天,成年鸡也会发生,但呈隐性感染.并成为带虫者。鸡群的管理条件不良、鸡舍潮湿、过度拥挤、通风不良、光线不足、饲料质量差、营养不全等,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因,促使本病的流行和加重本病的病情。临床症状:病初病鸡表现食欲不振,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嗜眠,怕冷扎堆,消瘦,贫血,下痢,粪便淡黄色或草绿色,含有血液,严重时排出大量的鲜血。有些病鸡头部皮肤瘀血.呈蓝紫色,有“黑头病”之称。
剖检病变:盲肠肿大,内有干酪样栓子,有的表现严重的盲肠损伤、出血。肝脏表面有不规则的或同心圆形的类似铜钱的微微下陷的坏死灶。
治疗:0.3%~0.4%的甲硝唑饮水,连用3~5天,效果较佳。
4 鸡蛔虫病
以3~4月龄的鸡群最易感染,尤以蛋白质、维生素饲料不足时发病比较严重(所以地面平养笨鸡的出现更多)。
临床症状:食欲减退,消瘦虚弱,羽毛逆立,两翅下垂。成年鸡产蛋下降,蛋壳变薄。
剖检病变:鸡的小肠内可见圆形线状虫体。
预防:以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虫(可用左旋咪唑或芬苯达唑),注意环境消毒和饮水卫生为主。
5 鸡绦虫病
鸡群通过食人蝇类、蚯蚓等中问宿主体内的似囊尾蚴感染。主要症状为病鸡临床症状为喜蹲畜圈栏杆,或缩头呆立,频繁饮水,消瘦体弱,下泻,粪便常带有血液和绦虫体节。
剖检病变:小肠有节结或炎症,肠内充满白色带状虫体。预防及治疗:定期驱虫(可用丙硫苯咪唑,左旋咪唑对绦虫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