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的正胃及小肠内,虫体呈毛发状,因吸血而呈现淡红色,生殖器官呈白色,吸饱血的消化器官呈红色,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红白线条相间的外观,似“麻花状”,故称捻转血矛线虫。文章介绍了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提出其预防与治疗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畜牧兽医期刊,曾用刊名:兽药饲料添加剂,1996年创刊,是国内专业报道兽药、饲料添加剂领域生产、科研、应用技术和行业信息的技术期刊。面向相关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经销商、畜牧兽医服务机构、养殖企业以及养殖户等。读者遍及全国各地,本刊技术性强,通俗实用,汇集基层工作者的经验之谈,传递市场信息,面向九亿农民,养殖户看行懂、用得上。
主要危害有虫体寄生于真胃,以虫体的前端刺入胃黏膜引起损伤,造成真胃炎症和出血;分泌毒素影响造血功能、消化液的分泌紊乱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障碍,使病羊呈现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的症状;有时引起致死性的进行性贫血;可导致肝坏死和肝细胞脂肪变性,并有时伴发铁缺乏;常造成羊的大量死亡,尤其是羔羊的死亡最为严重。
1发病经过
镇江农科所养殖场共饲养白山羊76只。2009年7月24日1只2岁母羊发病,表现为精神不振,不吃草,卧地不起,体温稍高,肌注氟苯尼考,第2天病情无好转,且下腹肿胀,继续注射氟苯尼考,并对羊胃进行按摩,但病羊很快死亡。另有2只羊有相似症状,但较轻,其他羊普遍被毛无光泽、蓬乱。经诊断为捻转血矛线虫。使用左旋咪唑(10 mg/kg体重)、丙硫苯咪唑(15 mg/kg体重),2种药混合给羊内服,进行紧急防治,同时用百毒杀对饮水进行消毒。将疑似症状羊进行隔离;清理羊舍内全部粪便,集中消毒;使用百毒杀对羊场进行整体消毒;增加精料的供应量。采取以上综合措施后,没有羊发病,有疑似症状的羊2 d后好转,采食量逐渐恢复正常,15 d后羊群被毛普遍恢复光泽。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羊眼结膜苍白,高度贫血,下颌间和下腹部水肿,精神沉郁,被毛蓬乱,卧地不起,下痢。尸体消瘦。真胃内有大量的捻转血矛线虫。附着在胃黏膜上1层白色虫体,有的堆积在一起,有的还会慢慢蠕动,有的游离于胃内容物中。血液稀薄,呈淡红色不易凝固。胸、腹腔内有积水,肝、肾、脾等实质脏器质地松软,色较淡[4]。
3实验室诊断
对症状可疑的羊无菌采集粪便,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发现粪便中有捻转血矛线虫卵。
4预防措施
用药物进行预防性驱虫是重要和有效的措施,药物预防必须是策略性的,应有计划地进行。可用以下程序:每年对羊群要做2次预防性驱虫,一次在晚冬或早春,另一次在秋季。在本病严重的地区,应在春季增加1次驱虫,或者每季度进行1次驱虫。断奶后羔羊以及羔羊在当年的8—9月应进行首次驱虫。新购入的羊应驱虫1~2次[5]。
5治疗措施
可用左旋咪唑8~10 mg/kg体重,混精料喂服或个体灌服。左旋咪唑除对捻转血矛线虫有良好的驱除效果外,对肠道其他线虫也有很好的效果。本品应在羊屠宰前7 d停止使用。还可与丙硫苯咪唑联合使用治疗混合寄生虫感染。丙硫苯咪唑应在羊屠宰前14 d停止使用。阿维菌素(虫克星、阿福丁)或伊维菌素(灭虫丁、伊福丁)是强力、广谱的驱肠道线虫药,对体外寄生虫也有杀灭作用。这类药物商品名较多,选购时应注意名称、浓度及质量。通常有注射剂和粉剂2种,注射可用1%针剂,按0.02 mL/kg体重计算,用短针头注射于皮下,不要注入肌肉或静脉。喂服用1%预混剂按0.03 g/kg体重计算。但是由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内容物影响药物疗效,因此对羊、牛等一般不口服投药,应以注射剂为首选。在用药后35 d内不得屠宰食用。以上各种药物,如果用于第1次治疗时,应在第1次投药后的15 d和30 d按第1次用药量再各投药1次,以驱除残存的虫体或虫卵又孵化出的成年虫体。
6体会
本病例出现羊下痢就使用抗菌素治疗却不见效果,是由于没有找准病因,延误了治疗最佳时机,造成损失。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同属线虫中致病力最强的,因此应对羊发病的疫点、疫区的羊进行紧急预防,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及时监测,掌握免疫最佳时机。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及时清理粪便,保证草料饮水清洁。早晨的草以及雨后的草不宜收割,因为草上的水珠很有可能含有虫卵。草收割后需晾晒一段时间,待草充分干燥后方可喂羊。低洼地潮气重,细菌虫卵多;雨后的土壤潮湿,因此雨后需太阳晒上一段时间,待土壤稍干燥后方可放牧。南方地区长时间的降水会引起羊舍潮湿,易于虫子的生长,雨水来临前多做准备,保证羊舍干燥。平时要加强羊群营养的补充,增强其抗病能力。药品的购买药从正规渠道,避免买到假药。同时,要对各种药品有一定的了解,增加辨别能力。
7参考文献
[1] 丁伯良,王英珍,李秀丽,等.羊的常见病诊断图谱及用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 王建辰.羊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 田树军,王宗仪,胡万川,等.养羊与羊病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陈怀涛.羊病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 沈正达.羊病防治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