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仅是畜牧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人们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一篇畜牧类职称论文范文,针对牧区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牧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畜牧类职称论文范文
在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工作中,牧区动物防疫员主要任务是口蹄疫等强制免疫注射,同时做好动物疫病防制以及牲畜标识佩挂、档案建立工作。常年负责所辖区域的动物免疫补针、疫情监测上报和动物产地检疫协检工作,同时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突击性防控工作。
1 存在的问题
待遇低,工作强度大。牧区防疫员待遇太低,劳动强度大,导致防疫员队伍不稳定。目前,我县牧区动物防疫员日均报酬与当地劳务市场的劳务报酬差距太大,严重影响着动物防疫员工作积极性和防疫员队伍的稳定,成为了严重制约动物防疫工作再上台阶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农民技术员的牧区动物防疫员,既要进行一年两次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常年的防疫补针工作,完成本牧区的散养畜禽免疫注射、耳标佩戴,还要协助镇兽医站做好疫情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责任大任务重。牧区辖区面积广大,有的小组之间步行需一小时以上,更增加了防疫员的劳动强度。
工作风险大,无保障。在防疫过程中,在牲畜保定,免疫注射时,被牲畜踢伤、咬伤、摔伤或其他意外伤害时有发生。牧区防疫员为乡镇聘用,无医疗保险金,无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障措施,出现意外时,虽然镇兽医站及各村会给予一定的补助,但仍不能有效解决防疫员的后顾之忧。
防疫员文化程度、业务素质不高。大多数防疫员仅为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难以按要求完成防疫注射和防疫档案填写任务,影响了防疫质量。给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留下了隐患。
防疫队伍老龄化严重。我县牧区防疫员队伍普遍存在老龄化的现象。由于防疫人员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且无养老、医疗保障,导致防疫工作热情不高,进程慢,无法保证工作质量。
群众认识不明确,影响工作积极性。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不明确,影响防疫员工作积极性。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部分镇干部法律观念淡薄,对牧区防疫员工作认识不明确,不主动、不积极配合其工作。部分群众防疫观念淡薄,对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有抵触情绪,对防疫员工作不理解,出现牲畜免疫反应死亡时更是对防疫员恶语相加,严重挫败牧区防疫员的工作热情。
2 建议
加大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动物防疫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建议各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制作动物防疫宣传短片、宣传车走乡串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动物防疫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养殖场户培训力度,使其增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和自觉性,使他们认识到动物免疫中不良反应只是个体差异,是一种正常应激反应,要从保障畜产品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安
全的大局出发,正确对待,积极配合,从而减少工作阻力。
保障经费投入。牧区动物防疫员是动物强制免疫注射,畜禽免疫标识的佩戴,免疫档案的建立,动物疫情报告,法律法规和防控知识宣传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基层实施者,是社会的公益性工作,要将牧区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牧区公共管理,由财政实施补助。试行由“州县镇三级财政分担,由镇统一统筹管理”的经费保障机制,参照不低于县聘用人员每人每年最低工资标准执行。
加强牧区防疫员的培训。防疫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因此,应建立牧区防疫员长效培训机制,加强对防疫员的培训,使他们正真正掌握疫病防疫知识,全面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绩效管理,确立奖励制度。与牧区动物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奖惩考核制度,实行绩效与奖励、续聘直接挂钩。设立牧区动物防疫员建设资金,用于改善牧区动物防疫员工作环境,给予适当的补助并奖励年度考评优秀的防疫员,提高牧区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
《中国兽医杂志杂志》创刊于1953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承办的国家级兽医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累计发行1600多万册。在半个多世纪的科技传播过程中,《中国兽医杂志》为提高兽医科技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为兽医科技更好地为畜牧生产服务,为推动我国兽医科学的发展,为团结广大畜牧兽医学会会员发展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