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人才队伍现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为例,对其人才队伍进行了调研,包括人才数量、比例、学历、年龄、专业、培训等,分析其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研究所人才队伍现状
1.人才队伍结构及特点。调研的研究所在职职工人数116人,其中科研团队79人,占全所职工人数的68.1%。其中首席科学家9人,科研骨干30人,科研助理40人,三者比例为1:3.3:4.4。科研人员平均年龄38.7岁,40岁以下占71%,其中35岁以下占43%;40-50岁和50岁以上人员数量相当,约各占15%。科研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85.2%,其中博士学位45人,占73.8%。正高级职称人员占31.1%,副高级职称人员占19.7%,中级职称人员占47.5%。具有副高级或中级职称且有博士学历的占比基本一致,约为75%,略高于具有正高级职称且有博士学历人员占比(72%)。青年科研人员和高层次人才学历层次更高,40岁以下具有硕博士学位占比93%,高层次人才中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研究所共有9个团队,人员平均年龄范围为33.6-45.9岁,团队人数一般为5-10人见图1。
2.高层次人才现状及团队分布特点。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实施了农科英才计划,包括培养与引进顶端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三个层次,统称为高层次人才。调研的研究所共有中国农业科学院高层次人才18人,平均年龄为36.2岁。其中领军人才2人,青年人才7人。青年人才中引进5人,自有培育2人。另有后备人才9人。18人均拥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学历人员占比83.3%。正高级职称占比22.2%,副高级职称人员占比16.7%,中级职称占比61.1%。各团队拥有人才的数量不均衡,具体人才分布见表1。
二、人才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
总书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贺信中提出,中国农业科学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科研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全院实现“三个面向”“两个一流”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调研的研究所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领军人才严重缺乏,行业影响力不足。作为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所,虽然拥有9个创新团队,但符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认定的领军人才仅有2人,40岁以下正高级职称2人,没有行业内公认的国家级人才,如院士、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基金及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在行业重大项目组织方面,虽然拥有行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和多位体系专家,但在体现行业领导力的项目诸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重大项目等方面多年没有突破,行业内的学术引领和号召力明显不足。
2.学科方向凝练不够,人才结构不合理。各团队人数5-10人,多为7-8人,与其他国家级农业研究所学科优势团队人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团队结构不合理,年轻化的团队缺骨干、老龄化的团队缺助理。团队人数不够,容易导致一人多岗身兼数职,无法长时间聚力解决领域内科研重大难题,不利于大成果的产出;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团队可持续稳定发展。
3.近亲繁殖现象仍存,国际化程度不高。79名科研人才中有13人来自国内某农业高校的同一专业,且本所培养的研究生留所工作比例高达30%,拥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人才仅6人,国际权威杂志编委仅3人。近亲繁殖容易形成行业小圈子,限制了学科的拓展,国际化视野不足,不利于形成国际影响力。
三、人才培养建议
要从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战略目标出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造就一流领军人才,坚持使用培养结合,支撑创新跨越发展”为指导方针,以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重点造就德才兼备的领军人才,着力培养青年创新人才,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动态优化、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1.加强人才顶层设计,制定人才规划。高层次人才的引育需要有长远规划,引进切忌盲目跟风,要瞄准事业发展的高点,实施精准引进。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需具有国际视野、行业影响力,且了解农业科研,认同研究所文化,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团队管理能力;引进的青年骨干,需具备未来可能成长为高层次人才的潜质,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且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踏实肯干刻苦钻研。
2.开展人才培育计划,实现持续发展。确保高层次人才的自供率是实现研究所人才可持续发展最根本保障,发挥自有人才的内生动力,引进是人才断层后补助行为。因此,研究所要根据事业发展需求,立足长远制定人才选拔标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专业作用,定期选拔优秀的后备人才,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从项目申报、成果培育、国际合作、成果转化及团队管理能力等多方面重点引导培养,通过具体工作多压担子促进人才快速成长。
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培养堵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各项制度的支撑,目前人才的选拔唯帽子论还时有发生,人才的评价唯论文论依然存在。推进人才分类改革,根据不同人才特点,制定分类考评标准已成为人才成长的最大堵点。一概而论指挥棒必然导致人才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无法为不同岗位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造成人才培养的盲目性,迫切需要建立适合人才特点的分类评价机制。此外,建立与高层次人才相适应的薪酬激励机制、人才晋升机制和基础科学研究经费保障机制等是激发人才爱岗敬业、深耕科研、勇攀高峰的环境保证。
《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来源:《人才资源开发》,作者: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