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背景下,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要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能够强化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作用。通过将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宣传和服务等各个环节都与信息化平台建设融合为一体,才能够促进农产品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为农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1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内容和必要性
1.1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内容
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将农产品信息放在信息化平台上,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对传统农产品生产、宣传、交易、售后及质量控制体系进行重构,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农产品产销各个环节所对应的要素都纳入到统一的平台体系中,从而实现各方面信息的优化组织,实现农产品经济效益水平的全面提升。
1.2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农业经济发展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群体的信息化素养具有较大差异。传统农产品种植、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模式和方法相对较为滞后,各个环节之间的贯通性明显不足,尤其是销售环节的信息不畅,使得农产品销售价格难以有效提升,周转环节过于复杂,造成农民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难以实现。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较好地突破这些方面限制,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新型技术应用、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销路拓展,不仅能够推动农业经济要素的重新整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还能够使更多的人回归到农业经济生产体系,保障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2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意义
2.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与信息化技术应用已经密不可分,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正是这种体系结合的基本形式。农产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突破市场经济发展原有模式的限制,让农产品生产经营体系以一种更加便利、直接的方式融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来,更好地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以此不仅能体现市场经济应有的调节功能,还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经济深层次改革,为实现农业经济的同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2改变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
农产品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在传统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中,主要是以封闭式的模式为主,农民在销售农产品时,思路较为固化,渠道较为狭窄。例如某些偏僻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销售中,虽然交通设施等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是农民的销售思路依然没有充分打开。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利用网络渠道加强特色农产品宣传,借助现代物流体系进行运输,从而形成新型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2.3提升农民群体生产素质
农民群体从事农产品产业的生产素质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受到人力资源培养模式、学习环境及教学硬件等方面因素影响,农民在农业技能及其他方面的学习中,一直受到较多限制,各种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也受到明显影响。在信息化平台支撑下,借助远程教育等方式,有效突破这些限制,引导农民以多种不同方式参与到农产品生产知识学习中来,实现农业技术应用更高层次的提升。以此不仅能够提升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商机。
3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1农产品生产理念滞后
农业产业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工业和服务业高速发展的支撑下,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才逐步下降。尤其是近十多年以来,国家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种新型种植技术深入推广,使农业产业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但是在农产品生产体系中,农民的经营管理理念依然较为滞后,传统生产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依然较大。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农民对农产品新型生产技术的了解不足,缺乏有效的推行管理机制,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2农民信息化意识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化高速应用时代背景下,其在社会生产各个方面所能够起到的促进作用已经展现出来,在农业经济发展体系中,同样需要深层次融入信息化技术。但是在目前农村年轻劳动力不断流出的严峻形式下,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数量不断减少、年龄偏大、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实际应用方面存在多种不足。农民群体对信息化设备和产品缺乏应用认同感,对农业经济信息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这就使得农村地区农产品生产体系较为滞后,新型农产品生产技术无法有效推广,所蕴藏的经济效益也无法转化为农民的实际收益。
3.3适合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信息化技术发展缓慢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以信息化数据库和运行平台为基础的,但是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农业产业细分类型较为复杂,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对信息化内容建设要求也明显不同。但是受制于农业生产管理部门自身技术发展水平、农民参与积极性等方面因素影响,虽然相关方面也开发出了不同形式的网站、APP等,为农产品生平、销售等提供指导,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这些平台运行更新速度较慢,所更新的内容和信息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偏差,无法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不仅影响到信息化技术推广,还对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4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应用经济效益无法体现
农产品信息化建设需要开发对应的平台、充实数据信息内容、加大宣传使用范围、指导农民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等多个方面的投入。但是农业产业自身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水平较低,农业管理部门能够在这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依靠农业企业及农民群体的投入,更无法有效支撑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运行成本。在这种情形下,不仅信息化技术难以在农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使得农民对信息化技术应用出现排斥,影响到信息化技术在农产品生产销售中的作用发挥。
3.5农产品信息化平台人才建设滞后
在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比,这方面的人才建设依然存在一定欠缺。尤其是在从事农业信息化技术开发时,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信息化技术和农业产业技术双重背景,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社会、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对人才素质的全方位需求,在个人收入及晋升空间方面的限制,使得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加入到农业信息化行业中来,限制了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4提升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水平的策略
4.1强化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应用宣传
要全面提升信息化技术在农产品发展中的应用水平,首先是要能够让农民群体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建设和应用的意义,认识到其应用能够真正带来的实效。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各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等,都为信息化技术宣传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具体宣传工作中,应当以县级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开展为基础,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中,搭建专门的农村农业生产频道。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在农业技术应用和农业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县域境内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制作不同形式又相互关联的内容,为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内容支撑。另一方面,在融媒体平台建设中,应当将农村农业频道覆盖至电视、广播、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宣传平台,确保宣传效果能够达到最优水平。
4.2切实提升农民群体信息化素养
在农产品信息化发展体系中,提升农民群体信息化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是信息化技术宣传内容制作应当切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覆盖范围广,内容组织应当通俗易懂,能够为农民所接受。二是应当结合文化下乡和乡村文化建设等活动,进行一些关于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培训、讲座和教学工作,提升农民对农产品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水平,在农业生产和销售等环节,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信息化平台,真正将信息化平台的作用发挥出来。三是强化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衔接,拓展信息内容传输途径,为农民使用农产品信息化平台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提升农民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学会利用小视频、微信等公众平台进行农产品宣传,不断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提升。
4.3完善农产品信息化内容支撑体系
完善农产品信息化内容建设支撑体系,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撑,是农产品信息化应用推广的基本保障。这方面具体工作可以采用如下模式:构建信息化内容建设团队,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涉及部门较多,生产技术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循环性特征,因此在组织团队时,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机制,以农业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为基础,制定完善的运行计划,由县级财政、商务、招商、气象、农机、民政、妇联、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根据计划要求,在网络平台完成对应的内容建设,充实信息化技术内容。同时,还应当结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搭建完善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方便农民及时查找相关的信息内容,将更多的新型农产品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4.4搭建农产品信息化经济效益转化平台
农业经济效益水平较低,各方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能力有限,是限制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农业信息化发展较为缺失的关键环节。这方面工作可以从如下方面开展:一是由政府层面主导,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等网络销售平台建立官方店铺,尤其是对于一些特色农产品,要全面做好品牌和质量保护工作,提升产品知名度,拓展产品销售空间。二是以相关生产企业和农民个体为主体,搭建多元化的网络销售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途径,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全面提升。三是积极利用网络直播等新型媒体传播平台,加大特色农产品宣传力度,建立全渠道销售模式,将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5构建新型农业经济人才体系
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最终还要落实在新型人才体系构建,尤其是新型信息化人才建设方面。针对农业信息化人才收入低、晋升空间不足、工作环境差等实际困难,要结合农业经济发展实际,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将信息化内容创新与农业经济收益联系在一起,构建灵活的薪酬机制,完善工作人员收入机制,提升实际收入水平。二是加强定向人才培养,将农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与当地中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系构建联系在一起,全面提升工作人员技能水平。三是创新农业经营模式,采取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以政府为引导,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农业经济体系中来,充分发挥农业经营机构的灵活性,为农业经济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5结语
未来,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促进作用将更加重要,政府层面必须强化对这方面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有效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改革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谢苏兵.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J].南方农机,2021,52(01):76-77.
[2]李秀梅.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1):160-161.
[3]范金旺.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12):14-15.
[4]孟翠玉.电商时代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127-128.
[5]王新萍.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0(32):48-49.
《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来源:《商展经济》,作者:秦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