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艺术与农村地缘性建设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6-08-13 15:20 热度: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艺术对人们生活及内心的影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贫困艺术在乡村生活和艺术的发展中带来新的思考方式,艺术与贫困,若是将他们组合到一起可以组成“艺术贫困”与“贫困艺术”这样两个词汇。

闽东农业科技

  《闽东农业科技》农业科技杂志,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先来看看“艺术贫困”,这让人想起了传统观念中因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而与现实相抗争或与社会脱节以致穷困潦倒的保守艺人的形象。但就当代艺术的现状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接受与需求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艺术家摆脱了穷酸的形象,逐步为社会接受,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

  接下来是“贫困艺术”,它通常被认为是观念艺术的一个流派,是由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切兰在1967年提出的。以捡拾废旧物品和日常材料作为表现媒介,用最廉价、最朴素的废弃材料进行艺术创作。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正处于“黄金年代”,在这种语境下诞生的“贫困艺术”看似突兀,实则表现了艺术家们一种艺术不分高低贵贱的艺术理念。

  世界的丰富性促成了当代艺术形态的多样化,艺术界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作品,作品的形成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但是目前有不少作品重点表现出一种资本的堆积。艺术品的消费者通过艺术品来显示资本,艺术家则通过艺术品来追求资本。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艺术形态的多样化和艺术思维的多级化,是防止全球化变成单一化的重要思想提示。所以说当代艺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给这个世界以陌生的、多样的视觉体验与思维方式。虽然贫困艺术早在后现代艺术时期便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就笔者看来,贫穷艺术的思想与实践对发展中的中国艺术仍有重要的提示和引领作用。贫穷艺术不仅仅在思想上强调了艺术的非等级理念,更在实践中可以为较落后的乡村生活和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考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贫困人口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贫困地区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农村的孩子到城市里发展,常会遇到难以克服的阻力。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始终是城市的边缘化人群,这往往导致了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向两个方向发展,或因急功近利误入歧途,或因自卑逃避而重返农村,从而影响了我国提高全民素质的进程。这些问题来自于地缘性文化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对农村人的评价“俗”。人们也许觉得艺术与农村建设没有任何连接点,但实际上贫困艺术的理念正是这两者的粘合剂,贫困艺术可以就地方的地缘性特征,将所谓的“俗”转化成为世界提供一种陌生的地缘化生活方式,并引导人们去接受和传承这种中国地缘化特色。

  2015年1月,受省扶贫办的邀请,笔者来到省级贫困村献县大张村设计制作文化墙,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这里的村容村貌还是出乎意料,街道的墙上除了偶尔见到的旧标语什么都没有。有些角落甚至可以用“残垣断壁”来形容,虽然这是贫困村的普遍现象,但是从贫困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破旧房屋更能表达大张村的本土特色。比起只注重形式而无任何实质内容的普通文化墙,笔者认为该村可以在保留原貌的同时进行创作,并且操作的主体不应是单个人,而是要这个村子的村民共同参与。

  开始几天我在村里走着看着思考着,一月份的冬天冷风一吹直打冷战,村民们出门的很少。笔者注意到一面濒临倒塌的破墙,它的上半部分横七竖八地摆放着一些旧砖,这让笔者瞬间联想到了需要整理的图书,农村的落后与农民文化低有着必然的联系。残缺的断壁象征着村民们面临倒塌的陈旧的思维习惯,而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认识到要通过知识的汲取来填补他们认知的盲点。这面墙就是我们的媒介,笔者发动围观的村民在砖头上涂上了不同的颜色,并召集村里的孩子们在上面写上了想要阅读的书名。这面墙的创作将笔者的理念通过新奇的体验传递给村民,他们在和孩子一起做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在搜集书名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知识的匮乏,有了对知识的渴望,一面真正意义上的大张村文化墙就这样形成了。通过这种方式,村民和孩子们开始更多地聚集到笔者的身边,他们眼里充满好奇,在笔者的鼓励下更多的孩子积极地参与了进来,我们又一起创作了几幅作品。看到几天后还有孩子在砖头上写自己希望的书名,笔者认为这幅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村民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之后笔者拜托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将书墙的照片发到网上并将书墙上的书名记录下来,向社会征集旧书,不久后就有一批旧书寄到了村里。

  在创作书墙的过程中笔者得知,孩子们在学校没有美术课和音乐课,他们甚至没见过画笔,这说明孩子们平时接触的艺术教育极少,这样的他们很难将自己的地域化特征表现出来。

  趁着孩子们兴致正浓,笔者提议把村里的空间当成一个天然的美术馆,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把自己的梦想用画笔表现出来。笔者利用孩子们上学的时间在街道的白墙上画出梦想的云彩和可爱的精灵,一到周末,笔者就带孩子们在这些云彩中作画。尽管寒风中孩子们的小手冻得通红,可他们没有人退缩,那个认真劲就像一个个大画家在创作一幅幅艺术品,一面又一面墙成了孩子们放飞梦想的地方。在这些画中体现出不同家庭背景出身的孩子对未来的期盼也有所不同,例如教师的孩子希望站在讲台上,农民的孩子希望家里有个好的收成……孩子们无意中将一个个家庭的特色搬上了墙面,村民们就像在参观一场艺术盛宴,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本土性的东西通过墙面上稚嫩的手绘传递给了人们。

  在画画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向笔者反映,他们可以用来画画的纸只有作业本,而家里不太同意他们用做作业的本画画,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听到这些,笔者意识到,我们所要坚持的地缘特色和创新性意识形态是让孩子们学会在现有的条件下,发现美创造美,利用自己本身的特色去感动别人。这也许才是我们能带给孩子们的最宝贵的东西,也是笔者将贫困艺术带入村中的本意。于是笔者提议让孩子们从家里拿来不同形式的废旧物品,并启发他们根据物品的不同形状自主联想,然后指导他们在用过的废纸上练习。废旧物品帮助笔者了解了一个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审美,孩子们对一件件废旧物品的描述,让笔者知道了这个村子里很多有趣的故事。

  笔者也从贫困家庭找来了些废旧物品,一边教孩子一边自己创作以启发和引导孩子们的创造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当一件件稚嫩的艺术品从他们手里出炉,笔者从他们脸上看到的是求知的欲望,是掩饰不住的满足和兴奋。渐渐地有家长来找我聊天,说最近孩子变了,比以前快乐了,看到旧物品会说“留着吧不要扔,我想把它变成一件艺术品”。听到这些,笔者似乎看到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到了孩子们的心里,待到时机成熟他们就会生根发芽。

  一个多月的农村生活就要结束了,孩子们做出了很多让笔者惊喜的作品,我自己也创作了一批作品。笔者想给孩子们带来更加实际的支持和鼓励,于是策划着一场无底价的拍卖,孩子们的作品所卖出的钱直接打到他们自己的账户由他们自己支配,而我的作品所得用来支持下一批到这个村子的公益艺术爱好者,不只是绘画,我希望有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将舞蹈、音乐这些美好的艺术带到这个贫瘠的村子,因为我知道它渴望也需要艺术的滋润。我更希望这种公益拍卖以丰富的形式不断持续下去(如乐曲义演,舞蹈义演等等),为孩子们的梦想提供物质上的必要支持。

  一个村里的未来是否美丽富饶,与村民们的生活态度是脱不了关系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无条件地把物资捐献给他们,不如通过这种把贫困艺术带进村落的行为,将先进的意识形态传输给他们,让他们以自己之力去开拓、去实践、去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样利用艺术来改造贫困,利用贫困来激发艺术潜能,通过实践让贫困与艺术两者进行碰撞,产生新的共鸣。

文章标题:贫困艺术与农村地缘性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jingji/3284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