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称论文文化是生态旅游之“魂”生态旅游是文化之“体”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5-06-23 11:45 热度:

   文化和生态旅游是分不开的,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这也是人们旅游的一大原因。旅游途中,我们会体验不同地区的环境,文化等。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本文针对文化和生态旅游的关系展开了一些论述,是一篇农业职称论文范文,文章题目是文化是生态旅游之“魂”生态旅游是文化之“体”。

  【摘要】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梁平县

  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是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禀赋资源,实现文化和生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跨行业、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实践,对于生态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梁平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

  按照重庆市功能区划分,梁平属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该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融合发展文化与生态旅游,具有良好的资源和基础。

  (1)资源丰厚。一是人杰地灵,名流辈出。前有“庄周读书”、“陈抟修道”的传说遗迹,后有范成大、陆游抒怀诗篇,更有来知德、破山海明、竹禅等乡贤熏染后学。二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梁山灯戏、梁平竹帘、木版年画、癞子锣鼓、抬儿调等国家级文化遗产项目5项,市级项目26项,总数居全国区县第一。三是饮食文化不胜枚举。有张鸭子、袁驿豆干、奕虹豆筋和中国三大名柚之一的梁山柚等。

  (2)风光优美。梁平境内主要有双桂堂、观音竹海、东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三大景区。双桂堂景区是以双桂堂为核心的佛教文化生态旅游区;观音竹海拥有约20万亩原生态竹林,是集竹林、山水、人文于一体的市级风景名胜区;东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自然、人文景观74处。还有“全国第二高石塔”文峰塔、“全国四大蟠龙洞”之一的蟠龙洞、第四纪冰川遗址等20多个景点。

  (3)体系完备。一是按照“城市即生态旅游”、“景城合一”的理念,将新城区打造为山水园林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新城,将双桂湖城市生态旅游综合体打造为城市典范之作。二是加快构建以星级酒店为主导,生态旅游度假村、农家乐为支撑的生态旅游食宿接待体系。三是以生态旅游业支撑特色风情集镇建设,发展乡村文化生态旅游,编制完善农家乐发展规划,拟新发展星级农家乐30家,建成特色餐饮店10家。四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城区规划建设非遗展演馆,在城市建设、景区打造中融入非遗文化元素,不断研发文化新产品,逐步形成特色生态旅游开发体系。另外,梁平内部环境优势,交通条件便利,地理条件优越。

  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梁平也存在认识不足、投入不够、办法不多、缺乏精品、模式单一和设施与服务相对落后等问题。

  二、因地制宜,探析梁平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有专家说,“生态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是相得益彰、两全其美的事。如何结合梁平现状,推动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呢?

  (1)以文化为灵魂,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体系。在旅游中注入文化元素,就要注意改变文化资源展示、阵列的单一模式,把静态的文化资源、分散的文化元素、高深的文化内涵转化为贴近游客、美味可口的文化大餐。因此,我们要通过对传统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保护、改造、包装、升级,使无形的文化底蕴有形化、场景化,让游客在细节的体验中固化某些文化特征,有回味的空间,有离别的思念。同时要使其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比如,把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竹帘、癞子锣鼓和抬儿调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特色民间民俗文化、佛教文化与景区资源、生态旅游线路整合,构建博物馆模式、民俗文化村模式、遗产公园模式、旅游节庆模式、舞台演出模式、手工艺制作模式、旅游商品模式等,切实融入三峡黄金旅游的精品线路,推动梁平旅游由“过境游”向“目的游”转变。

  (2)以景观为基础,营造天人合一的养生度假胜地。打造环境生态友好型的旅游,各区县应找准本地特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梁平应立足资源和交通等优势,拓展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资源,要高标准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馆、破山竹禅纪念馆、来知德纪念馆等“文化六馆”,增强文化硬实力;要高起点策划、规划和保护性开发景点景区,把双桂湖、双桂堂整体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佛教文化旅游胜地;把百里竹海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山地自行车运动及露营基地,并加大创意力度,打造一个世界最大的竹阵迷宫、世界最长的竹海栈道、世界最长的竹海画廊、国内最大的中医养老社区等,努力营造自然、野奢、“天人合一”的养生度假胜地,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游客满意的旅游产业链。生态旅游是一个产业,它需要文化的融入和市场的检验。梁平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我们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文化投资多元化、经营多样化、项目品牌化、产业互动化的集聚。我们可定位几大产业,构建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一是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双桂堂有连续不断的文化传承,在佛教界的影响力非常大。我们要推动宗教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可在双桂堂建禅修酒店,把宗教文化的渊源、底蕴、内涵和传承价值挖掘出来,让游客在这里吃斋、听经、朝拜,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二是非物质文化生态旅游产业。

  (4)以发展为杠杆,推进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生态涵养发展区”强调在发展中加强生态涵养与保护,在生态涵养与保护中加快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推进梁平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一是创新发展思路。可加大宣传力度,在各级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媒体和梁平的高铁站、火车站、分机场、汽车站等地建立宣传窗口,把梁平最有魅力的地方展示出来,吸引游客深度旅游;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景区建设结合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除了梁平人自己传承以外,还需要游客带到全国,形成口碑和名片;可打造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二是以人为本推动发展。将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视为梁平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形成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着实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文化素养、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筹集发展资金。要有针对性地招商,积极推动融资方式的创新,建立政府协调引导、银行重点支持、担保积极合作、企业主动参与的融资服务新模式,为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农业经济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农电管理》1993创刊,是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月刊,主要面向全国各省(市)、地、县从事农电工作的领导、管理干部及供电所人员,其宗旨是为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速农网建设与改造、提高农电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农村电气化服务。

文章标题:农业职称论文文化是生态旅游之“魂”生态旅游是文化之“体”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jingji/2717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