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河北农业科学》创刊于1992年,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统一刊号:cn13-1197/S,中国标准 连续出版号:ISSN1008-1631。立足河北,面向北方地区,重点刊载农业及相关学科的应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农业宏观战略、农业经济、农 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报告。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各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及农业生产技术部门。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党重大历史任务,需要不断实践、探索、创新和借鉴来自国内外有益的经验。本文关注和分析了包括韩国、德国等国家农业和农村建设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其中有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对黑龙江省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验,启示
一、韩国新农村运动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开展了强有力的经济改革。改革之初,韩国把主要精力放到建设重工业体系和推动工业品出口上,把农业放在第二位。在重点扶持工业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的政策作用下,韩国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严重失衡。韩国政府基于这样的国情和农情,动员专家、学者经过科学论证,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其主要做法是:改善农村公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推动农村电气化,推广水田高产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村组织和兴建村民会馆等八个方面。后来韩国政府又发起了“一社一村”运动,就是一家公司、企业自愿与一个农村建立交流关系,对其进行“一帮一”的支援。三星、现代、韩国电力、韩国通讯、浦项钢铁等大型企业带头,政府部门也积极参与,迅速扩展为全社会参与的支农运动。经过30多年,数届政府的长期努力,韩国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城乡经济实现同步发展。2005年韩国人均GDP达到14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0.94。
韩国在上世纪中遇到的社会问题,与黑龙江省遇到的问题极为相似,对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1)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支农制度。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建设时间长,难度大。如果只靠政府发几个文件去推动,缺乏制度层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则有操作难度大、持久性不强的可能。(2)明确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是政府。韩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上个世纪70年代,政府的财政支出占到10%,主要是免费提供水泥、钢筋。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离不开改水、改路、改厕、改灶、改居、改村,其中大部分工程是公益工程,自然需要政府投入。当前,黑龙江省农村农民投入能力有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因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投入主体应该是政府。(3)实行分类政策“先动先扶、不动不扶”。为便于管理和指导,韩国政府把农村划分为自立、自助、基础三类,参与程度最高的划为自立村,最差的划为基础村,政府援助物质只分给自立村和自助村。这一做法值得学习借鉴。黑龙江省农村发展很不平衡,应实行分类政策,分类指导。并按“先动先扶、不动不扶”原则,征求群众意见,把全省自然村划分为示范村、先动村、迟动村和不动村,对示范村、先动村、迟动村分缓急首先规划,并实行先规划先扶持,后规划后扶持,不规划不扶持。(4)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全社会支农。这也是韩国成功的经验之一。建议结合当前在全省开展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利用冬闲时机,整合各部门力量搞好思想发动,完善村屯规划,选好启动项目,待时机成熟后,大力推进改村、改路、改水等以改造为主的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带动新农村建设活动。同时,充分发动各部门、企业、学校、事业单位都挂一个村,出钱、出力、出人,一挂数年,形成全民支农的局面。
二、德国“巴伐利亚”试验
“巴伐利亚”试验,亦称“城乡等值”试验。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巴伐利亚州通过改善农村生活设施,将农民成功留在土地上的试验。赛德尔基金会所倡导的“等值化”理念,既“不通过耕地变厂房,农村变城市的方式,使农村在生产,生活质量上,而非形态上与城市消除差异,使农村生活条件、生活质量达到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目标”开始发挥作用。该基金会在巴伐利亚州通过土地整理,村庄改革等方式,实现了“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的目的,使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明显减弱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入。这一计划自50年代在巴伐利亚州实施后,成为德国农村的普遍模式。
1988年,山东省政府和德国巴伐利亚州以及格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共同把青州市的南张楼村确定为“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合作实验区”,该项目包括片区规划、土地整合、机械化耕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发展教育等措施。经过十五年的试验,给南张楼村带来了巨变。原来“不靠海、不靠城、没有大企业、不靠交通要道、没有矿产资源、人多地少,住在茅草房,村里无硬化道路,人均收入1000元的落后村,现在是农民收入提高了,全村农业经济收入达到1亿元,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兴建了80多个企业;2004年工业总产值2亿元,纳税500多万元,农民工作模式改变,农业生产成为副业,企业生产成为正式职业;成功地留住了人,项目实施之后,该村居民保持在4000人,15年来,有100多人被外地企业挖走。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基础生活设施完全脱离了农村氛围,人们生活在厂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等准城市化规划的大范围内。用村里年轻人的话说:“他们想不出在城里有什么东西在南张楼没有。”
“巴伐利亚”试验和南张楼村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1)在农业人口众多的黑龙江省,开展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并不是简单地减少农民数量,也不可人为地、盲目地“农转非”、大迁移,大并屯。(2)新农村建设也要汲取历史教训,切忌一刀切、一阵风。要明确方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准切入点、精心组织、持之以恒。(3)新农村建设也应开放式、多样化。鼓励、吸引国际的、民间的、企业的,以及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人士志愿参与新农村建设。让一切可用资产为新农村建设使用。
三、印度喀拉拉邦“民众科学运动”(亦称人民科技运动)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印度喀拉拉邦的知识分子,为改善农村落后状况,自发组织了一个名为“民众科学运动”的组织,该组织是由知识分子自愿组成,旨在以科学、知识服务于乡村,服务于贫困农民,把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无偿提供给农民,无偿用于乡村建设,创造适于当地发展的技术,帮助农村发展。该团体成员有大学教授、院士、原子能专家、物理学家等。他们利用节假日,不计报酬,从扫盲做起,向农民传授科学知识和文化,传授生产技能,改变农民的落后生活习惯,扶助贫困农户。经过近万名团体成员长达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喀拉拉邦的人们生活安宁,人与自然和谐,死亡率很低,出生率低于美国,识字率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人均寿命接近美国和西欧。在3000万人口,80%为农村人口的900多个乡里,图书馆有5000多个,出版3000多份报纸和杂志。在喀拉拉邦“没有人不识字,没有人不读报,没有人不谈政治,没有人不唱歌”。喀拉拉邦的民众科技运动,为我们提供了知识分子与农民相结合,用科技和知识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生活,促进农村发展的成功范例。黑龙江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总量在全国均处领先地位,应借鉴喀拉拉邦民众科技运动的经验,努力将这一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优势。应考虑在科技三下乡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研究制定一个有长远目标、有实施内容、有科技项目、有扶持政策、有考核标准的科技支农中长期规划,动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与我市的新农村建设,还应考虑适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及其他有专长的,有技能的,有项目的有识之士自愿地深入农村,帮助农民,推进农村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平衡发展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应充分总结吸收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形成全员参与的体制、机制,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傅治平,文丽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6(5):1
[2]潘维,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6):1
[3]林毅夫.建设新农村既是手段也是目标[J].改革.2006(3)
[4]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