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大部分面积都属于农村范围,所以农村是我国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一直存在不平衡的状态,而如今现在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发展农村过程中应该重视的方面。现如今,我国积极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农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起点,蕴含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很多希望。于此同时,农村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难点,严重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我国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农村的环境会影响经济的高效发展,有严重的污染问题,其中造成污染的因素有很多,导致环境污染的种类也有很多,非常影响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的有效竞争力。因此,要全面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很多力量,这就需要当地的政府部门、乡镇企业以及当地的居民等进行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共同携起手来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态家园,这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
1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广阔,且农民也仍然我是我国人口群体中的重要组成的部分,他们的生产生活也是环境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环保,环境污染也会对国民的身体健康和未来国家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农业养植、畜牧业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一系列污染。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是农业生产和维持人类生存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也有众多地区将养殖场等设置在城郊和农村地区。另外,农村居民中有很多的“散养户”,都是不正规的养殖场,这些养殖产生的排泄物没有经过专门的处理,而是随意地直接从土地中冲刷进河流或者渗透进土壤,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和土地资源污染等等,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和污染[1]。其二,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居民都是以农业和种植业为主,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有限,对于农业种植方农药、化肥等认识不足,容易出现一味地追求农业产出而滥用化学肥料等情况;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地区由于生产水平较低,土地状况和分析技术有限,导致化肥的使用也受到影响。因此,使得农药会渗透进土壤,造成土地板结或者土壤污染等问题。其三,农村日常生活中造成的污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消费水平和经济水平也随之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购买了一些新的工业生活用品,比如塑料产品、电子产品、废电池、废金属等,这些物品由于未能得到合理分类而被随意丢弃或者焚烧,使得产生的废气毒烟会污染空气,而这些金属废弃物中往往含有汞、铅、硫等有害的化学物质,渗透到土地里会污染地下水资源,从而对于居民的健康也产生负面影响。
2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2.1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居民的环保意识培育
我国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以一个地区的GDP和居民年支配收入来衡量发展状况,而忽视了这个过程中由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对自然资源的撷取和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使得在长期国家经济发展中,也不够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也不注重对于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培育,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后期愈演愈烈。同时,由于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农村地区对于环境保护和管理也缺乏充分的认识,很多农村居民也不知道个人行为或者农业生产生活会对环境造成一些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国家需要从每个居民文明精神和环保精神开始培育,鼓励对环境保护做更多的贡献,从而真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
2.2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投入相对不充分
从客观角度来看,环境保护往往与一些重工业地区、城市相挂钩,国家和政府也往往会在主要问题中首先解决主要地区的主要问题,将一些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和环保政策都更加向城市和工业地区倾斜,而忽视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际的环境治理工作中,很多农村地区由于政策问题,比城市和工业地区更难以申请到环境治理专项资金。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乡村振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领域的相关政策,但是也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被运用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上来,这些资金投入的局限性容易难以顾全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活污染等多个方面的环境问题,容易顾此失彼难以真正见效。
2.3基层干部的认识不到位,环保监管的力度较弱
由于长期历史积累的经济问题,使得农村地区的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基层干部在具体实践工作中,会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和目标,重点也都会放在如何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脱困等问题,而对于绿色发展认识不足,对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不够重视,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迟迟未得很好地解决。除此之外,农村地区往往交通不够便捷,部分地区多山路缺少公路,居民住址和乡镇企业分布都较为零散,给当地的环保检管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和麻烦,难以全面地把握和治理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另外,农村地区的管理水平规范性不足,更多的是以道德民俗进行行为约束和规范生产行为,环保法律的缺乏,使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效率低下。
3生态文明建设下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可行路径
3.1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
能够有效提升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方式之一,就是从居民意识和环境认知上,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避免由于环保意识的薄弱造成的对环境污染现状和后果的忽视,为此,当地基层干部和相关治理部门需要创新环保宣传方式,用农村居民更容易理解的、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对环保工作的意义、效果和环保工作方式等进行宣传,让当地居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来保护身边的环境。同时,还可以制作成容易理解的图画手册,将环保的各个方式标注进去,比如不要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不要随意扔弃废电池废旧金属、不要随处焚烧垃圾、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等,通过从居民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中搜集素材,才能让其明白环保的意义和具体执行的有效方法。同时,在宣传工作中,需要保障宣传到位,在村委组建专门的宣传队伍,保障环保知识的科普,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奠定基础[3]。
3.2加大各项环境治理的资金与政策投入
农村环境不仅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亦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抓手,也是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但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因此需要我国政府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污染治理的资金、人力和现代技术的综合投入,首先,在经济投入上,可以利用政府环境治理资金拨款解决一些重要的污染问题,然后分区域设置垃圾回收区域和公共垃圾桶,建设一些垃圾集中处理场,使得生活垃圾的能够被分类处理。其次,鼓励新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利用,比如在种植业内上可以鼓励烧秸秆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化学肥料,也可以引入新的生产与污染处理技术来提升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效果,使得新型的环保技术得以有效推广。
3.3鼓励并引导基层干部担当环保责任
基层领导干部对于环保工作的宣传和执行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公共卫生污染治理的效果,而由于农村地区居民生活区域较为广泛,人们居住地和乡镇企业都分散的较为零散,因此更需要重视基层领导干部环境治理工作的统筹,鼓励每个村社区的干部都能针对当地管理的社区范围内,具体的环境问题进行环保宣传和环境治理,并将环保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使得居民也能真正意识到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并自主参与。基层干部要制定一系列的、规范性的环境治理政策,比如从居民的家庭生活习惯上,推广并宣传科学与环保的生活习惯。在社区或者地区环境问题上,需要重视片区的环境治理,比如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等问题。另外,最重要的是,需要关注地区环境重点问题,进行针对且主要解决机制的规划,从而使得整个村社区的环境都能从点及面地得到高质量的治理[4]。
3.4完善环境保护和污染的奖惩监管机制
环保和环境污染治理除了从个人意识和道德约束出发,还需要一定规范和完善的环境监管与奖惩机制进行保障。首先,可以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约束,鼓励居民定时定点进行垃圾投放,同时还需要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提升垃圾处理和回收的利用率。其次,鼓励当地农业进行生产方式的革新,比如提供秸秆机械化粉碎机器,提升秸秆的有效利用率,避免随地焚烧造成的粉尘和空气污染,还可以鼓励使用有机和生物肥料,降低对土壤的污染。再次,对于当地的产业生产工作,可以因此新的生产工具,降低污染程度,政府也可以对执行环境保护工作、达到污染物处理标准的产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或奖励。最后,则需要设置合理的环保与破坏环境的标准,根据标准制定打击惩罚和鼓励奖励的相关政策,使得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得以有效执行。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居民和基层管理者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较为淡薄,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建。因此需要明确问题产生根源,全方位制定合理的环保政策与方针,从居民个人、领导干部到社区、产业等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娟,郑春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01):157-161.
[2]陶小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4860.
[3]杨继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J].神州印象,2018(06):P.417-417.
[4]赵晏,许艺新,陈家琪.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探析[J].中外企业家,2020(06):234-235.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探讨》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作者:谢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