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作为自然环境的主体,其投入可以为园林设计增加生机活力,创造清新、舒适、愉悦的休闲娱乐环境,为人们提供精神焕发的审美享受。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园林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发展、生态环保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源于需要又高于需要,加强园林景观设计十分重要。
1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概述
植物景观设计是指在满足植物特性和园林艺术要求的基础上,以植物为主要素材,进行搭配造景,组成人工栽培群体的一种独特艺术设计。一般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素材主要是乔木、灌木、花卉、藤本植物等,季节变化较小,成活率相对较高。这些植物素材的颜色、形态、大小、线条等构成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植物素材利用一定的设计原则、组织编排手法等尽情展现自身的形体、线条、色彩,创设出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宜,符合设计要求、体现城市文化的审美意境。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基本要素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其中颜色是区分植物的重要标识,进入人们视野,引发审美刺激;大小是最直观地影响设计空间的要素;形状、形态能为设计提供错落、体态美,减少审美疲劳,增加艺术感;线条则是引导人们的视线,提升审美者精神力量的重要组织手法,只有协调、交互配置植物景观设计,才能称之为艺术,达到美的效果。另外,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组织编排手法有对比、变化、对称、重复等,在组织编排中,应尽可能符合植物特性及其发展规律,实现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协调、主题与情节的完美组合[1],达到物竞天择的艺术效果。
2园林艺术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只是植物种类与数量的简单堆砌,更多的是在植物造型空间上,能够彰显植物群体本身的特点,符合自身生长变化规律,展现园林整体的艺术效果。现代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2.1统一和谐
最伟大的艺术是将繁杂的多样变成最高度的统一。植物景观设计中往往采用多种种类、颜色、形状、线条的植物构景,力求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因此,在多样性的基础上,植物景观设计还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植物本身的季节性、空间比例等,实现植物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整体美的艺术效果。
2.2经济适用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还应考虑经费问题,在同样的艺术效果下,尽可能选择本地植物,经济适用,避免铺张浪费,同时还有利于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后期更换、养护等工作。
2.3时空比例
因为植物本身具有季节、生长更替的特性,随着时间变化某些植物有可能会出现逐渐变大,长高,像香樟、松柏等,变化后的植物景观会出现与其他植物、墙、建筑之间比例不协调、空间不合理,影响审美。如居民小区内园林设计中,如果居民房屋较低,园林建设过程中,要考虑植物生长变化后的和谐性,避免遮挡光线、影响视觉感受等。因此,设计时应尽量遵循自然规律,考虑这种植物的时空变化性,满足景观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实现后期审美的稳定性、持续性[2]。
2.4因地制宜
植物景观设计还应考虑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城市文化特色、地质地貌构造等,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如园林建设中需要建造人工湖泊,应尽量选择山体旁低洼处,在原有山洞中建造迷宫、水帘洞等,因地制宜,避免大面积挖掘、重新建造。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增加劳动强度,保护周围原始生态环境,减少安全隐患。所以,因地制宜有利于植物的可持续发展,延长景观的审美寿命,园林景观与当地文化相得益彰,提升园林景观长期的美观性、审美性。
2.5艺术性
艺术性原则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艺术理念能有效支撑园林景观。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秉承艺术性原则,有效明确园林及植物的实际特征,从功能、造型、构图等角度开展艺术化配置,调节好植物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间的关系,实现与自然环境的有效相融。通过对植物景观外观、轮廓、色调等的有效表现,充分展现园林艺术特色,达到令人满意的园林艺术植物景观设计效果。
3园林艺术中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3.1科学选择园林景观植物种类
园林景观设计中在景观植物种类选择上,应综合考虑植物的成活率、生长习性、经济成本等,科学合理地选择,达到资源优化。如有些植物从外地引来,运输费用以及植物成本较高,引进后成活时间短,或不适合本地生长,影响美观增加管理难度的同时也加大了经济成本。因此,应尽可能选择本土植物,适当进行元素重组、设计规划,保护植被的同时也保护了土壤,达到统一。
3.3加大土壤生态保护力度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如要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及与土壤土质相符自然植被外,还应保障自然景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可以通过假山、墙面设计、引进水源等增加原有植被环境的美感[3],避免大范围地建造与破坏植被和山体,必要时还应修复山地受损地段,因地制宜。
3.4提高环保意识
一方面,社会大众要不断强化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减少环境破坏,乱倒垃圾、乱砍滥伐等,只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才会有更多新的需求,才能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与评价,自觉加入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行列中,一同为建设美丽的家园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植物景观设计人员也要提高环保意识,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干一行爱一行,将园林打造作为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将其作为自身价值实现的途径,真正为创建美好绿化环境服务。在了解植物习性、生态环境、人们需求、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基础上进行设计,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做人们生活中真正的艺术园丁。
3.5根据植物特征,合理设计园林景观
设计植物景观时,往往需要利用人工栽培植物的方法,提升园林整体的艺术美感。而园林植物的种类极其多样化,其外观不同、形态各异,有着与众不同的美感,在设计中,根据植物本身不同的特征调整和布局,提升园林的整体审美价值。具体来说,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第一,要着力实现兼顾动态趋势与协调感官效果。植物种类不同,特征不同,有的植物更加适合动态化的景观需求,而有的植物外观和形态较规整,则更适用于整体大型景观的设计。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特征,协调植物和周边环境,让游人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不同时间、不同植物的不同美感。第二,实现对植物景观起伏、节奏效果的有效调节也十分重要。如在园林景观的各种道路两侧,往往需要利用植物构建景观,提升园林的观赏性,在这部分的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立体化空间的设计,利用植物的高低差异优化景观,改变园林景观一成不变、僵化死板的问题。
3.6引入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思路
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同的园林有不同的设计需求,设计地点的实际情况也各有不同。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植物生长的特性和园林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调整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另外,还需要给植物创造好的生长条件,让植物在种植或移栽后能够健康生长,最终达到提升植物景观设计质量的目标。首先,应根据园林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保证设计工作的水准。植物景观存在的价值不仅是为人们提供审美方面的享受,更在于其能够抗风降噪,因而在设计植物景观时,需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定,挑选适宜的植物种类。其次,还应以园林绿地分类标准,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参考标准。在改造园林景观时,需要根据园林的种类,调整植物景观设计方案。如儿童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需要选择一些颜色鲜明、形态矮壮的植物,既能实现植物景观设计优化环境的目标,又能使园林特色贴近儿童喜好。
4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为快节奏、高强度生活的人们减少了繁杂与单调,增加了安逸与恬淡,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随着人们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需求将会更多、更高[4]。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环境建设与社会环境保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要加大改革园林设计行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园林艺术设计者。相信不远的将来,在国家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技术将会有更大提高,社会生活环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刘利果.新时期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优化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76-77
.[2]方红存.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渗入方法[J].北京农业,2015(14).
[3]潘志阳.低碳思想在园林景观项目施工中的应用策略探微[J].四川水泥,2019(8):259.
[4]黄淑宇.现阶段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现代园艺,2019(14):58-59.
《园林艺术植物景观设计分析》来源:《现代园艺》,作者:黄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