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农业生态种植生产来说,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实现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全面有效保护,才能真正确保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及目标
“生态是农业发展根基”,这句话准确的说出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生活质量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可是,农业生态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付出的资金和时间与回报不成正比,没有直接体现出经济效益,根据这样的情况要重新认识“生态”这一概念。不仅如此,群众也要正确的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大家积极参与。生态与农业生产以及村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几年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来进行农业生产兴建工作,提升农产品生产能力[1],使得这项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2]。单独的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操作是较为简单便捷的,但是涉及流域等方面资源整合就复杂许多,它会涉及很多东西包括生态、农业以及经济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定要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实施的前提条件需要以河流、湖泊等农业资源为生态空间发展的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也同样的需要这些资源为前提条件,然后展开对农业生产开展,农业生态空间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生物体提供生存条件,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农业生态服务或者是提供人类所需要的生态产品,以此来保证农业生态资源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农业生态所存在的空间价值不仅具有自然生态特点,还具有可以为人类提供一定服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特点。除此之外,对于一部分的农业生产而言,更是一种民族传承文化的象征。农业生产开展主要目的有:对生态环境的维护、防止方式洪灾、维持农业资源供应、提供水产品的需要等多方面的功能[3]。
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问题
对于农业生产开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失去平衡方面的影响,由于种植生产规模的不同而造成程度不等的生态平衡破坏,使原有的各种生态资源,会因农业生产带来无法弥补的错误行为。有可能会导致原有的土地结构发生改变,如果是合理的规划,可以促进农业生态的发展,但是在规划的过程中存在误区,将会使原有的生态环境失去原有的平衡。农业生产开展过程有可能导致种植生产周边生物原有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物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一些适应能力差和生存能力较弱的动、植物可能会在然竞争中被淘汰[4]。
3利用农业生态方案对进行农业生产管理
3.1将自然环境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在进行农业生产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同时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的概念,特别是针对一些已经进行种植土地上面扩大耕种面积的时候,确保后续的耕种工作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进行改变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耕种生产的灌溉以及和生态修复等功能,农业生产管理中要应用环境种植生产知识和科学理论,对项目所在地的气象、水文情况进行研究与调查。在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植植物的特点和特性,并且根据其特点和特性进行分类,结合实际的情况合理开展种植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植物之间可以互利共生,保证构尤其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分析,农村规划要求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也赋予环境保护更大的自由空间,以便更符合农村规划要求。进行农村生态环境景观施工与作物合理配置的方法实施要点研究可知,长期以来,灌溉都是所有作物生长历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在对作物进行灌溉时,应该根据作物的主要特性以及生长情况,编制更具针对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的灌溉规划。
3.2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根据党的十九大所传达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理念。要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原则,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绿色经济方案,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发展,对生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的提高;建立环保督察制度[5],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合理的应用意识进行强化,对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的治理不断的加强,以此来保证农业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发展。要不断的加大农业生态空间,并要遵循自然规律为基本前提条件,来实现对农业生产能够在合理的规划方案中开展,确保农业生产在开展的过程中是遵循绿色环保的理念,使农业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得到有效的保障,且有一定的提高,使农业生产在各方面的功能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如生态、经济、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功能。
3.3种植生产行为和项目标准的控制
在对农业生产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其科学、合理的调度,加强在开展中的监控管理,对农业生产的整体进行提高监控管理,要当今的科技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如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技术将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监控,使农业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有效管理与控制。与此同时,还应该对水土流失检测信息系统采取不断的完善与改进。按照每种作物的主要特性,结合气候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灌溉量。在确保灌溉更具便捷性的基础上,需要时刻遵循节能环保的基本原则,做好节水工作,以此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由于施肥能够让作物可以更好的汲取养分,所以可以更好的生长。同时,针对作物施肥而言,具有较高的要求。针对根系相对较小的作物,需要合理的缩小施肥区域。与之相反,针对根系相对较大的作物,需要合理的扩大施肥范围,由此一来,便能够保证肥料可以均匀的洒在作物根部四周。除此之外,肥料必须事先发酵好。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等到肥料腐塑以后再对作物予以施肥,能够防止肥料出现结块问题。施肥工作必须在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尽可能的避免在气候恶劣的情况下进行,由此便能够防止肥料被雨水冲掉以及流失掉,进而避免水土流失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4结语
对于农村环境规划和农村生态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发展需求和发展现状进行规划,并针对农村规划和农村设计的要求,对农村建设发展和整体布局制定科学的详细计划。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彰显出农村文明发展情况,因此生态环境也是农村发展的指标,将农村的文化水平能力以及文化建设程度完美的体现出来。农村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如何做好环境规划工作,不仅仅在外观上展示效果,同时也保证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实现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的全面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晓莉,钟玉文.合肥都市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05):13-19.
[2]邢轲尧.关于农业生产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9(22):68.
[3]杨晴,张建永,邱冰,等.关于农业生产的若干思考[J].中国生态,2018(17):1-5.
[4]蒋兆军.景观生态学与农村绿化关系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50.
[5]吕志祥,谯丽.环境保护督政问责制度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06):30-3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探讨》来源:《现代农业研究》,作者:周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