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也随之重视起来。农村绿化美化是村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土绿化的一部分。本文提出了几点科学发展村镇绿化的可行性措施。
《村镇建设》村镇建设综合性刊物。旨在宣传党和政府对村镇建设的方针政策,普及村镇建设的科学知识,交流村镇建设的经验。
引言:绿化美化村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对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绿化美化工作的几点建议,包括:科学规划,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创新机制,激活农村绿化美化建设活力;加强领导,推动农村绿化美化工作;广泛宣传,确保农村绿化美化成果。
一、村镇绿化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1、村镇绿化的义务责任制问题
村镇绿化不仅是政府的事情,更应当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每个人有权利、有义务绿化好自己周围的每一寸土地。不仅有义务绿化好自家的房前屋后,而且有义务绿化周围的道路和其他空闲地方。不仅有绿化义务,还有管理责任。一直在倡导义务绿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投入相比较,收效甚微。这不仅与广大农民的道德修养和认识水平不高有关,更重要的是在义务绿化问题上,只讲义务、责任,而没有提出相应的利益,大大挫伤了人们义务绿化的积极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就要有所收获,这是普遍的道理,也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在绿化方面也是如此。在村镇绿化方面应倡导谁劳动、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全民绿化的积极性。
2、村镇绿化的全面覆盖问题
绿化应该全面,不应留有死角。有人认为,村镇处于广阔的原野,到处郁郁葱葱,既有农作物,又有树木,没有必要再搞什么绿化。其实不然,在很多地区,水土流失不仅仅是在农田,村镇内部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只要存在裸露的土地,暴雨过后,随处可见雨水涌漫的泥泞,水土必然流失。由此可见,村镇绿化并不全面,还存在着大量的裸露的疏松的土地,应该坚持全面覆盖的原则。所谓全面覆盖,就是没有裸露的土地,凡是空闲的裸露的土地都应该绿化。
3、村镇绿化的管理问题
绿化的管理应随着村镇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采用现代管理方式、方法,从植物品种的选择、种植栽培、浇水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日常修剪等各项工作都应当专业化、合同化。绿化可委托绿化公司进行管理,淡化政府职能,减轻政府负担。
二、村镇绿化的几点实施原则
1、规划先行的原则。统一规划,确保绿化美化的预期目标和生态功能、景观效果。
2、特色性原则。在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建设特色鲜明的农村绿化体系。
3、可持续发展原则。确定合理的发展时序,从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科学编制分期规划,立足长远,着重当前,积极稳步推进。
4、实事求是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化盲区,补绿添绿相结合,自然形成与人工建设相结合,坚持连接成“带”与适当据实局部变更补足相结合。
5、属地实施原则。根据总体要求,由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国家级开发(度假)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三、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农村绿化美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
1、科学规划,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固然是建设新农村的主旋律,但新农村建设也要强调“协调建设、和谐发展、内外兼顾、整体推进、良性循环”品位高雅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如果我们一味注重发展生产而忽视“绿化与美化”,不仅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做到科学规划显得尤为必要。
1.1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贯穿于规划全过程,必须做到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为基本原则。
1.2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安全为切入点,与村庄规划、环境整治、道路交通、农田林网和经济发展等有机结合,不搞单一模式或“一刀切”。
1.3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集约发展,注重植物材料空间配置和季节变化,突出地方特色,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栽植树木,建立小竹园、小果园、小花园,营造各具特色的立体网络化的绿色居住环境,展现田园风光,体现郊野自然,最终达到“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自然景观效果,真正展示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2、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
要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气候特征等,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宜村庄绿化的树种。以选用培育的乡土树种为主,科学搭配落叶树种和彩色树种,丰富树种配置,彰显季相变化,达到增加林木色彩和景观层次的效果;要注意营建混交林,有效预防各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注意选用高质量的苗木,尽量使用容器苗;要与促进林产业发展相结合,大量选用以核桃为重点的特色经济林树种,鼓励和提倡栽植经济林,以经济效益促进长期管护,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领导,推动农村绿化美化工作
新农村建设中绿化美化涉及广泛的社会利益群体和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真正取得实效,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和充裕的财力作保障,更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支持与配合以及乡村两级积极组织实施。一是具体明确县新农办为主抓手,县林业主管部门为全县新农村绿化美化的主导单位,具体负责全县各乡村绿化规划及标准的制定、图纸设计、技术指导、苗术调运、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技术性工作。二是要以国家支农惠农工程项目实施为推手,抓好农村绿化美化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土地平整项目、村村通工程项目、水利兴修工程项目的实施,搞好农田林网、乡村公路、河堤水库等绿化规划,做到整地与施工同步进行。三是要落实造林目标责任制,责任事故追究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管理措施,实施重点突破,把农村绿化达标率作为乡村两级干部及相关单位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提高建设整体成效。
4、广泛宣传,确保农村绿化美化成果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很好地建设,更要很好地保护。当前有部分农村群众,由于生态意识淡薄,或受利益驱使,乱砍滥伐、乱采滥挖树木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还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予以严惩;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和宣传力度,让农民感受到绿化美化在改善环境、美化家园、提高生活质量、致富奔小康等方面的好处,让所有村民都参加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来,形成人人参与和保护绿化美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良好意识和氛围,确保农村绿化美化成果。
5、加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进行管理及达标验收。绿化达标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绿化示范村,每年组织申报一次。凡完成村庄绿化达标建设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由乡镇提出申请,各县(市)区组织自查并申报,市农业、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考核验收。绿化示范村,由市农业、林业主管部门授牌;村庄绿化先进乡镇,由市政府授牌并通报表彰。授牌之后,每三年进行一次复查,不符合先进条件的予以摘牌。
6、注重长期管护
俗话讲“三分种,七分管”,绿化管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保障村庄绿化成果的长效措施。或只搞好村庄绿化,而养护管理跟不上,则往往出现“年年种树,年年不见绿”的现象。为此,要着力解决村庄绿化中最突出的长期管护问题,一要加强绿化教育,提高村民素质,唤起全民绿化意识,创造爱绿护林的良好氛围;二要建立管护机制,组建管护队伍,配备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保障绿化成果;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四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类侵占绿地、毁坏绿化、盗窃树木等违法行为,保护好现有的绿化成果。
四、结束语
总之,村镇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村镇的可持续发展,村镇的长远利益及居民的切身利益。村镇绿化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农村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环境基础条件。忽略了村镇绿化,城市绿化搞的再好,也不过是沙漠绿洲,难以形成城乡一体化局面,难以创造出人类美好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兴伟,周大招,陈炳高.关于山区村庄绿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9(24):16,19.
【2】王宗侠,段渊古.北方地区村镇绿化存在的问题评析及建议.西北林学院学报.2000,15(2):57 ~58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农村生态环境.2001,17(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