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芽苗育苗移植技术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6-12-02 11:20 热度:

   树木的幼苗十分脆弱,还不能独立适应环境生存下来,需要人工的培育与保护,这个过程就是育苗,本文以松芽苗为例,探讨了松芽苗的育苗技术。

林业科技通讯

  《林业科技通讯》林业期刊发表,创刊于1958年,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收录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砂床设置

  采用塑料袋容器育苗,先准备好催芽砂床,配制袋装营养土,在地势平坦,向阳避风且方便引水排水地段,按东南向制作砂床,选用粒径2~3mm洗净河砂,用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15min,做成厚10cm、宽100cm的砂床,砂床上用竹子搭盖薄膜,并制作相应大小的铁网罩以防鼠害,砂床内放置一支温度计。

  2选种及处理

  容器育苗必须选择当年采收且活力强的籽种,这是培育壮苗种提高出苗率的基础。优良的湿地松籽种,每500g可出壮苗8000~9000株;隔年陈种,活力不强,每市斤仅产苗5000株。为预防病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3~5min,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除去空瘪粒,然后用50~60℃温水浸泡种子,自然冷却48h,中间需要30℃温水换水二次,取出种子晾干备用。

  将种子晾干,播种密度为250~350g/m3均匀撒在砂床上,盖粒径1~2mm,厚0.5~1cm的一层消毒细砂;浇透水,四周压盖上防鼠铁网罩,插好株弓,盖上薄膜,注意水、温管理,保持砂床湿润并随时根据变化掀开覆盖薄膜换气控制温度。从种子萌芽到大量种壳顶出砂面,需要2~3d,此时温度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30℃,晴天高温需要揭膜淋水,反之则要盖膜保温,种子萌动后需揭开砂床两端薄膜换气,大量芽苗带壳出土后要揭膜炼苗,时间由短渐长,此时还要喷洒1%波尔多液预防病害。

  3袋装营养土和营养菌根土的配制、装袋、芽苗移栽、管理

  3.1袋装营养土的配制

  采用50%黄心土、30%菌根土和20%火灰土,另加2%磷肥,材料要打碎过筛,混合堆呕半月至一个月可装袋,密切注意配制材料的消毒灭菌,并调整好营养土的酸碱度(pH5~6),酸性过高加熟石灰,碱性过重加盐酸或硝酸盐(老墙土)。装好营养土的塑料袋按1m宽苗床摆放,长度依地形而定,留足步道,开好排水沟,摆放地点需要地形平坦、向阳避风。

  3.2着床装袋

  苗床一般以东西向为好,有利于阳光均匀照射,要求做到床平,无杂草和石块,排水良好,沟直如线。一般在移苗前一个月装袋,营养土要在装填前湿润,含水量10~15%,将营养土装于准备好的营养袋内,营养土必须装满、放正、挤紧,装至离营养袋上缘0.5~1.0cm处。营养袋装填营养土后,应按“品”字型排列成行,苗床宽为15~20个营养袋,苗床长度依地形而定,步道宽40cm。营养袋摆放的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营养袋间隙用细土填实。

  3.3芽苗移栽

  种子经砂床催芽,在侧根未长出来,芽苗长到3~4cm高时,即可移入塑料营养袋内定植。一般选用袋口直径8~10cm,袋高12~15cm的塑料育苗袋较好,取苗前一天将砂床和塑料袋苗床淋湿,指定专人拔苗,用拇、食、中三指夹住芽苗,轻轻提起,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并覆盖干净的湿毛巾;移栽时,按7×12cm株行距,用竹签(长12cm,宽1cm,厚约0.3cm,上齐下尖)直插约4~5cm深的小洞,置芽苗于洞中稍深于根颈,再用竹签离芽苗约1.5cm处按45°角插入,轻轻挤紧即可,边移栽、边用细眼喷壶淋水;将选拔的芽苗(根据发芽迟早分批取苗),先放入配好的3号ATP生根粉溶液中醮根,再移入塑料袋内定植,定植深度以不露白色根为度(必要时,芽苗定植前还需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阴雨天可全天移栽,晴天上午9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方可移栽。芽苗移栽前若土壤干燥,应提前半天喷水以方便移栽。病苗、畸形苗、弱苗均予淘汰。营养袋苗和砂床要注意水、温管理,移栽半月后每10d结合淋水施0.1%尿素,45d后以施复合肥为主,同时喷洒0.01%的磷酸二氢钾,施肥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点后进行,苗期施肥4~5次,还要注意在移栽7d后,喷1%波尔多液或多菌灵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

  3.4配制营养菌根土

  在不具备培养菌根“纯菌种”和采购(原种)接种的条件下,采取在松树林中就地挖取带白色菌丝的“松林菌根土”加入黄心土、火灰土和磷肥,配制成酸性菌根营养土装袋育苗。用菌根营养土培育的苗木,一般生长健壮,色泽纯正,根部土团几乎布满白色菌综网络,而缺乏菌根的苗木,明显生长不良,颜色发黄。

  3.5追肥

  容器苗与一般苗圃育苗不同,苗木在有限的营养土中生长,时间长了会缺乏养分,生长后期常表现缺肥症状。在容器中多施基肥又易烧苗,所以容器苗应以追肥为主。追肥时掌握“由稀到浓、量少次多、适时适量、分期巧施”的技术要领。在芽苗移栽成活后(移栽20d后)可进行第一次施肥(0.1%尿素),以后每隔10d施一次肥(0.2%尿素),45d后以施复合肥为主,同时喷施0.01%的磷酸二氢钾。在苗木整个生长期内,一般可追肥2~4次。追肥一般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进行,施用浓度过高时,有必要在施肥后用清水清洗叶面。

  3.6浇水

  浇水要适时适量,保持营养土湿润,视营养袋内基质的干湿程度来决定是否浇水,防止土壤板结开裂和苗木倒伏。浇水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5时后。

  3.7补苗

  苗木移栽两周后,对死亡或生长不良的幼苗要进行补苗。移栽时要注意压实,移栽后要适时浇水,并最好在阴天进行,如在晴天,则需适当遮阴,直到成活。一般进行1~2次补苗,为提高苗木成活率,补苗期间不应施肥。3.8病虫害防治苗期发现病、虫害各一种。猝倒病危害芽苗和移栽小苗,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进行种子和土壤消毒,苗期发病可用三百分之一的多菌灵防治;虫害(蛐蛐)咬食幼苗,用呋喃丹毒土撒施或用600~800倍敌敌畏喷杀。

  3.9除草、松土

  掌握“除早、除了、除小”的原则,及时做到袋内、床面和步道上无杂草,人工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防止松动苗根,除草后立即浇水,确保苗木健壮生长。

  4出圃

  营养袋苗至出圃时要求粗壮并基本木质化,顶芽完整,苗高12cm,地径0.25cm以上,出圃前1~2周停止追肥,控制水分,扒开苗床边缘土,把袋苗单个移动,促使侧根生长,但根团不能散,水分保持间干间湿,保持幼苗不萎缩。一般选择雨季造林起苗,起苗时应随袋土起走,用纸箱或苗框装运,装运时注意挤压折苗,做到随栽随运,注意保持袋内根团完整,防止扯破而切断穿出容器的根系,不能硬拔,严禁用手提苗茎,幼苗造林还要注意遮荫防晒。[2]

  5小结

  湿地松芽苗移植育苗,宜选用疏松的河沙作催芽基质培育健壮苗,播种期应提前到头年11月份,使苗木在苗圃培育200d左右,才能达到壮苗的标准。接种菌根是培养壮苗的重要措施,芽苗移栽前一定要在苗床内加入有菌根的松林土,移栽后10~15d应补撒有菌根的松林土一次。这套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对建立湿地松林种基地,推动文山林业发展,治理水土流失,改良文山红壤大面积裸露石漠化严重状况,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作用。

文章标题:松芽苗育苗移植技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huanjing/3417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