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加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质量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意识到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了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才能够制定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1 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
1.1 提升水资源调配的科学合理性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调配的科学合理性,避免因为渗漏问题而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1]。另外,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还可以对灌区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更为合理的方式调配水资源,进而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
1.2 使灌区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可以使灌区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首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可以避免水资源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渗水问题,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确保灌区灌溉用水需求得到满足。其次,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水资源不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来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1.3 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工程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不仅农业生产期间的用水需求可以得到满足,还可以为当地农业的发展以及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保证。
2 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面临的困难
2.1 管理体系滞后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灌区依然沿用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下的管理方式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化基层农田水利的实际灌溉管理需求。如果不及时摒弃这种传统的管理体系,引进先进的管理体系,那么整个灌区农田水利的灌溉管理工作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特性,工程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可能出现电力设备频繁损坏丢失、设备损耗严重以及灌溉渠道被破坏等情况,增加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难度。加之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农田水利工程具体建设中可能存在人员态度敷衍、现场秩序混乱、随意堆放垃圾材料等现象,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和建设进度。
2.2 管理资金严重不足管理资金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很多农村地区虽然降低了农田水利灌溉的收费标准,但其相应的水利灌溉支出却明显增多。收入与支出的不平衡使得资金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农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灌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资金不足问题更为严重。如果资金严重短缺,甚至无法保证工程管理人员的基本薪资发放,那么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打击,当地的农田灌溉质量也会有所降低。其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剧烈,部分地区的降雨量明显减少。降雨量减少会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水利灌溉储水量不足的问题,水利灌溉储水量不足会加大水资源的调配难度。最后,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大了灌区农田水利的灌溉风险。经费有限,使得灌溉机械设施的维修养护工作难以落实,部分灌溉机械设施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由此产生的农田灌溉问题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2.3 工程技术和设备滞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由于设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设计经验不足、对于前沿的知识和理念接受度不高,并且未能深入到工程建设区域勘查分析,收集的资料不全面,盲目设计,导致后续施工活动受到阻碍,如工程材料无度损耗浪费、工程返工等,增加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未能遵循相关技术标准施工,可能导致工程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影响到工程使用寿命。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灌区的干、支、斗渠建设周期长,建设初期标准低,后期养护不足,管理手段滞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增加了管理难度;缺少计量设施支持,监管力度不足。另外,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特性,可能由于环境因素影响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及时有效落实,导致设备磨损、老化情况严重,加之区域的水资源储量不足,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果的发挥。目前国内多数农田水利工程规模较小,还有很多受损严重的农田水利工程,均未发挥应有的积极效应。
3 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优化措施
针对目前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不同程度影响着工程总体质量,需要契合区域实际情况和总体要求,制定合理有效的优化措施,全面践行到实处,在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实现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 完善灌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在实现农业增收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当地的农田灌溉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但是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存在着农田灌溉管理体系支撑欠缺、农田灌溉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3]。究其原因,主要与管理人员没有结合灌区实际情况选择灌溉技术有关。要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灌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并对现有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首先,对灌区农田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科学选择灌溉技术,实现农田水利灌溉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对当地的农作物种类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以此为基础选择合理的灌溉措施。再次,坚持“建设、管理、受益相结合”原则。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同步落实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相辅相成,打造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工程。最后,农田灌溉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与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趋势相协调,确保将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灌区灌溉用水利用效率的提高,并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对此,建议从资金、物质以及制度等方面加大基层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支持力度,并不断地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引导当地的农民群众树立节约用水的理念,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
3.2 加大维修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目前政府主要承担着灌溉机械的维护保养费用。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需要加强各地区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使相关部门加大水利资源灌溉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或者借助银行贷款等方式保证灌溉机械维护保养工作的正常开展。相关部门要充分意识到农田水利灌溉项目对于农业经营、农业经济以及国家经济的重要影响,并积极申请国家级农田水利灌溉项目的政策投资[4]。另外,还要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灌溉用水收费标准进行调整,提升农民群众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灌区农田水利灌溉的用水压力。
3.3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却对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制约。在这种情况下,要优化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的跨越式发展,对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对此,建议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整治病塘病库、维修饮水渠道、完善雨水集蓄工程等方面强化灌区渠道的供水能力[5]。
3.4 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群众,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宣传教育,使当地的农民群众充分意识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日常维修,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与运行质量。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托于现场具体情况实现工程项目细化分解,同步落实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在维护工程建设安全的基础上,助力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完工。另外,加大宣传力度,同当地农民建立沟通关系,充分了解水源分布、地理情况和农民耕种情况,吸引更多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后续农田水利工程高质量运行提供保障。
3.5 加强施工全过程监管控制不同区域地质条件不同,水资源储备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要通过实地勘查确定最佳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位置。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监管控制,合理配置材料、设备和人员,在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随着科技飞快发展,大量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在引导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技术手段的同时,了解设备具体操作技巧,促进施工技术水平提升,切实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施工期间应遵循节能环保要求,积极应用环境保护施工技术和节水技术,减少施工资源损耗,降低施工成本,切实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通过有效管控扩大工程建设规模,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和材料,保障施工人员薪酬,不仅可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还可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4 结语
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各种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功能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要优化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现有的灌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加大维修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并引导当地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日常维护。
参考文献
[1] 张冬梅.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难题的应对策略[J].环球市场,2020(7):195.
[2] 刘卫丰.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难题的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0(34):215+217.
《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困难及优化建议》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作者:徐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