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运用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1-07-09 09:39 热度:

   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加大林业生产工程技术应用力度,提高天然林保护和经营效果,对促进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浅谈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运用

  1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应用的目的和意义

  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即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人为调节的方式,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在自然生态和社会人文环境中得到和谐分配,最终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核心在于对生态理论的充分理解。工程中涉及的系统设计、工艺流程、信息控制等方面技术,均紧紧围绕生态理论这个中心进行。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实现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社会提供必须的生存和生产资源,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需以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为前提,而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林业生态工程的应用,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可以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就目前而言,我国物质资源较为丰富。但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为了获得工业发展的巨大效益,加快我国工业化步伐,在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的情况下,人们不惜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导致森林资源匮乏,进而引发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虽然在工业生产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却因不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诱发了各种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带来巨大危害。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天然林地效率,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林业生态工程搭建原则

  调整天然林业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分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林农增收,有利于确保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地经济效益的提升。林业生态工程需要站在宏观角度,综合分析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来探寻合理的技术手段,并确定发展方向。同时,应该兼顾林业资源的生态结构和功能,以两者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优化组合相应的林业技术,实现当地生态公益系统的不断完善。林业生态工程搭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因地制宜原则。树种的选择和土质有明显关联,不同地域的土质存在较大差别,这就决定了其所适用树种的不同。搭建生态工程项目时,需要详细考察当地的水土、地理气候环境等,立足于当地实际展开产业布局,实施合理的资源配置,使所选林业技术和当地生态工程模式相符,以达到林业发展的最大化效益。②立体化配置原则。林业生态工程要达到并形成以森林为主体的稳定生物群落的目的,就需要在立体化配置原则的指导下,实现对阳光、物质等因素的科学利用。生态工程核心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内容是打造天然森林生态系统,需要综合考量时间、空间、气候等维度,结合森林体系的实际年龄架构和生存年限等情况来确定其最适密度和结构,以求做到合理布局。③集约化管理原则。集约化管理,即将生态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人力资源和能源等因素进行高度集中式管理,加强各部分间的配合与互补,使产出效率获得极大的提高。根据以往多年的林业研究经验来看,只有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找准地区经济效益和生态系统建设间的交叉点,达到经济、社会、自然之间的平衡,才能使生态系统发挥出最大效益。

  3天然林的分类

  做好天然林分类,是选择具体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的基础和前提。按照受人为干扰程度,可以分为原生林、过伐林、派生林和次生林四大类,也可将除了原生林以外的天然林均称为次生林。原生林是指最原始的、没有遭受过任何人工开采痕迹的森林资源。过伐林即指被人类过度砍伐后残余的原始森林资源。这类森林有着复层异龄的特点,上层稀疏,且大部分是阔叶树和针叶树,恢复优势比较明显。就其分布来看,一般在森林外围和次生林深处,有较好的生存条件,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接近原本的森林密度。派生林在森林中所处的位置较为原始,人类活动范围很难涉及,也不太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一般来说,不太会被破坏。但如果出现小面积破坏时,会因生存条件被影响而退化为次生裸地,再逐渐演变为次生林。次生林的生态环境大多恶劣,易出现干旱,也缺乏足够的稳定性,生物之间的竞争、演替速度都较快。由于树木种类多,生长速度快,群落分化特征明显,若无人为介入,将很难恢复原本的生态环境。

  4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自然环境改良、生物群落建造和食物链工程等方面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人类生产生活中向自然排放各种污染物而衍生的各种类型的环境问题,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对该项工程的认识不足

  林业生态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一项需要长久实施的工程,且实施过程较为艰巨。但由于我国社会对此宣传不够广泛和深入,广大民众仍未能对其有深刻认识,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未正式将该项工程的建设方案纳入到长期发展计划中,未出台具体对策,以致于林业生态工程不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不利于工作的稳步推进。而且缺乏全民共识,仍存在私自砍伐、毁林现象。

  4.2具体技术的应用上缺乏合理性

  我国林业建设分布不均衡,对林业进行管理的人力资源也同样分布不均衡。不少地方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林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仍存在不合理的耕作模式,以及随意砍伐的情况。并非所有森林地区都建有林业站,或者即使有林业站,却因为没有足够的投入而无法发挥应有职能,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或没有专门的人员配备,不能对当地林业建设进行有效指导,进而导致森林中树种比例失调、过于单一,病虫害为害严重,同时,过于简单的结构也不利于森林的生态稳定性,难以发挥防护林应有的功能。

  5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具体应用

  5.1封山育林

  这类技术可以通过限定人类活动范围,以免出现乱砍乱伐、放牧烧火等现象,使低疏林林地、宜林等获得保护,帮助其尽快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再次形成森林、灌草植被,提升生态功能,达到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目标。在选择该技术落实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方案,如在畜牧活动较多地区用刺丝、壕沟、围栏等方式进行封闭,封禁区周围放置醒目标志,尤其在出入口处,以达到提醒的目的,同时还需加强巡防,必要时设卡维护。在保留母树的基础上,选用人工、天然相结合的手段,使其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合理化使用,加大人工造林使用力度,达到“三分造、七分管”的目的,提升造林质量。

  5.2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以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对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坡耕地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种植合适的苗木,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快地恢复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增加森林覆盖率。在实施该项技术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加强巡护,降低滥砍滥伐的发生率。在已经实施退耕还林的地方,也应该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5.3完善防护林体系建设

  各级政府应统一规划,有计划地完成对当地森林保护和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水土保护的能力。在整体布局上,应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扶持,根据地域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工程的有效展开。完善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尽快实现林业发展目标。在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垂直结构,以保证树种和结构的合理性。定期监测林木生长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层间类型,对不足区域应充分分析,及时做好补救。因地制宜地运用水平结构,在水资源充足的地域可加大资金投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促使天然林经营目标的有效实现。总之,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调整地区生态产业结构。需在天然林经营中引入该项技术,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方式,增加我国森林覆盖率,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管文鹏.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施工信息的管理分析[J].现代园艺,2018(02):192.

  [2]白降丽.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研究[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31(04):619-624.

  [3]央章祝玛.森林管护工作中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35(18):101+183.

  《浅谈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运用》来源:《现代园艺》,作者:刘禹 赵邵松 贾丹 王怀宇

文章标题:浅谈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运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gongcheng/4613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