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中对感应空间理论的应用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7-05-23 14:00 热度: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遥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农村地区地势复杂,遥感技术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村庄规划中对感应空间理论的应用。

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四川经济期刊,2004年全新扩版,通过调整内容、提升质量,全力打造农村经济理论和改革研究的一流期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和96页的篇幅,将使《农村经济》成为国内容量最大的农村经济类专业刊物。

  根据感应与行为地理学的一般原理,一定的感应空间影响着一定空间中人的行为。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中,村庄的布局仍然受到传统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影响,封闭、保守,缺乏集体意识。这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开放、进取、搞活的体制需要。文章从感应空间入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村庄感应空间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感应空间理论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村庄规划和村庄感应空间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其目的都是为了生活在其中的村民。在村庄规划中重视感应空间理论的应用,能增强村民对村庄的好感,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有利于更好的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之间异质等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轨,根据感应与行为地理学的一般原理, 一定的感应空间影响着一定空间中的人的行为[1]。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中,村庄的空间布局仍然受到传统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影响,封闭、保守,缺乏集体意识。这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开放、进取、搞活的体制需要。从感应与行为地理学关于感应空间功能的角度而言,落后的村庄空间布局不仅会制约当地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方式。

  在村庄规划中重视感应空间理论的应用,能增强村民对村庄的好感,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有利于更好的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使城乡之间真正的实现异质等值。

  一、感应空间概念

  感应是人们从实际中感觉的(听觉、视觉、嗅觉)以及对整个过程的反应[2]。空间是指在日常三维场所的生活体验中,符合特定几何环境的一组元素或地点,两地点间的距离或特定边界间的虚体区域[3]。村庄空间就是一个村庄用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塑造的让村民生活其中的空间。村民对村庄空间的感应形成了村庄感应空间,它是人们通过对村庄中客观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认识(spatial cognition),在头脑中形成的村庄客观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印象,是村庄在人们心理上造成影响而形成的抽象空间,在感应与行为地理学上被称为感应空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意识、行为与村庄空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的总和,是各类居民日常生活场所之间的关系组合,它与特色场所密切相关。

  二、感应空间研究的理论成果

  感应空间的研究成果表明,个人的空间行为,包括寻找工作、居所、运动、购物等,多数不是由客观的空间组织所决定,而是由个人的感应空间组织所支配。村庄空间结构的感应研究,最基础的方法是居民构想图[2]。

  村庄居民构想图可以使我们了解居民对村庄特点的感应和认识,借以测度村庄物质空间及其文化风貌对人的刺激能力,以便为设计一个更美的村庄空间和村庄环境提供依据。

  村庄居民构想图是居民根据自己对村庄的记忆、理解、感应画出的一种简图,这种简图省略了许多细节,并将复杂的几何形状简略为更容易理解的直线和直角。美国著名学者凯文林奇(K. Lynch)早在50年代就做过这方面的研究[4]。他曾要求波士顿、新泽西市、洛杉矶三个城市受调查的居民画出各自城市的居民构想图。林奇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居民构想图的五项构成要素,它们分别是道路(Paths)、边界(Edges)、区或区域(Districts)、枢纽或节点(Nodes)、标志物(Landmarks)。

  1道路

  道路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是铁路线,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主导元素。

  2边界

  边界是线性要素,包括自然的或人为的各种边线,但观察者并没有把它与道路同等使用或对待,它是区与区之间的分隔线,是连续过程中的线形中断,是一种横向的参照,而不是坐标轴。例如湖畔、斜坡、铁路等。

  3区域

  区域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城内有特殊文化或经济属性的区域,是二维平面,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例如伦敦市中心的鸽子广场及其周围地区。

  4节点

  节点是在城市中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是交通交汇或群众喜欢聚集的地点。它们首先是连接点,交通线路中的休息点,道路的交叉或会聚点,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转换处,也可能只是简单的聚集点,由于是某些功能或物质特征的浓缩而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北京天安门广场。

  5标志物

  标志物是另一类型的点状参照物,观察者只是位于其外部,而并未进入其中,是人们用以识别方向和区位的参考物。通常是一个定义简单的有形物体,比如建筑、标志、店铺或山峦,也就是在许多可能元素中挑选出一个突出元素。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

  凯文林奇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明晰的方法,将城市这一复杂的综合体进行层层剖析,其本身散发着科学和理性的光芒。感应空间规划中应重视这种研究方法,提高其规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系的刘沛林教授曾对湖南传统村镇的感应空间做过研究[1]。他把湖南传统村镇感应空间的构成与凯文林奇所研究出的五个要素进行对比与结合,总结出核心建筑、核心场所、空间界域、交通网、民居建筑五个要素。

  三、国内外感应空间理论对村庄规划的启示及建议

  国内外各种不同的研究,其侧重点不同,如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同样,一个村子的景观要素也应该是有特色、有结构性关系、有特定的含义[4]。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感应空间理论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几条有益的启示及建议:

  1在村庄感应空间规划中应加强道路网的建设

  道路网是感应空间的骨架,道路网的建设能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从而扩大居民的感应空间,改变其封闭、保守的思想。

  道路不仅具有加强各地之间联系的交通功能,还具有美学意义上的作用。道路上的各种景观能够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能提高道路的可识别性,成为人们对某个空间进行感应的主导。因此,在道路网的规划中除了要达到交通功能的基本要求外至少还要做到三点:人的连续性活动的客观要求、道路景观层次性特征的反映、满足人对景观环境认知的需求[3]。 如河南许昌村庄的道路规划,既能很好的组织交通,又形成了以乡土树种为主的绿化观光带,使人对其印象深刻,空间感应强烈,形成一种开放、向上、舒适的氛围[5]。

  2重视边界的作用

  边界具有分割的作用。凯文林奇在书中以波士顿的中央干道及铁路线为例,说明了边界在处理不当时所造成的割裂的感觉[4]。波士顿的中央干道使城北端形成了明显的孤立,波士顿的铁路线则更像是一道宽阔的裂缝,它几乎割裂了这个城市,在北碚区和城南端之间孤立的形成了“被人遗忘”的三角地。因此在感应空间规划中应重视边界的过渡性和穿越性。如湘江虽把长沙分为河东和河西两个区域,但在视觉上有保留了一定的联系;一条铁路就会使人形成不同的时空感觉和意向,辽宁铁岭市市民认知的铁西、铁东区域就是以铁路为界的。

  3润色感应空间标志区域

  感应空间标志区域应成为居民社会生活集中的地方,为居民提供活跃的活动场所,能使置身其中的人们感受到当地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它不仅要满足居民活动功能上的要求,还要满足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因此区域的规划设计要具有特色,使区域符合现代社会个性化的要求。

  区域中可能有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它是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基本元素的集合体,在区域的规划设计中处理好以上各个要素的关系,也能给感应空间标志区域润色不少。如北京延庆千家店镇广场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其地方性、文化性和自然性,是一个集集会、休闲、生态公园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特色广场[6]。

  4注重节点设计

  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例如道路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具有特色的节点设计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使人对其产生兴趣。尤其是那些以农家乐为经济支柱的村庄,更应注重如道路节点等的设计。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点设计,使游客有想去消费的冲动,并产生流连忘返的感觉。

  5合理布置标志物

  标志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考点,它能成为人们空间移动的向导。在感应空间规划设计中,除了一些诸如山峰、峭壁、大河等自然景观标志外,也有很多是人造的标志物。 这些人工制造的标志物除了要注重特色的表达外,还应合理布局,选址应能体现其要表达的主题意境,并应考虑人们观察标志物的最佳空间。在人们心中,城市往往都被符号化了,被某些符号所替代。如埃菲尔铁塔就是巴黎,东方明珠就是上海。在村庄规划中,也应注重标志物的设计与建设,使其能代表该村。

  参考文献:

  [1]刘沛林.湖南传统村镇感应空间规划研究[J].地理研究,1999,18(1):66-72.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1-256.

  [3]夏安桃.基于城市感应空间理论的城市规划与建设[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48-51.

  [4]K. Lynch,The Image of the City[M].USA:The MIT Press,1960,P12-84.

  [5]毕巧玲,田景瑜,李留振.许昌村镇道路绿化规划[J].城市绿化,2007,(2):26-27.

  [6]张建,宛素春,李海琳.地域、文化、自然——兼议小城镇广场的设计取向[J].村镇建设,2006,(5):34-36.

文章标题:新农村规划中对感应空间理论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gongcheng/3578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