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

所属栏目:水力论文 发布日期:2021-07-15 09:32 热度:

   在基层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有关单位的关注点往往侧重于实现经济利益方面,而导致了对社会经济效益方面问题的轻视,施工现场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加剧了当地的环境污染,带来了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为村民的日常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而水土保持工作能够对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减少,是当前最主要的水土流失控制措施,为农村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

  1水土流失对于农业发展与水利工程的危害

  1.1对水利工程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削弱

  水土流失指的是由于水资源的流失而导致的土壤资源流失问题[1]。在发生水土流失的问题后,洪水与暴雨季节的到来会更加容易引发洪涝灾害等问题,为水利灌溉活动带来严重影响,使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此外水土流失问题还会导致水库、沟渠等重要水利设施产生泥沙淤积的问题,对水利工程的储水功能造成重大影响,使水利工程的功能与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1.2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水库作为一种常见的水利设施,对于灌溉、供水、养殖、防洪都具有良好功效,而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淤积问题会对水库的各项功能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使水库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为了解决泥沙淤积的问题更是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情况

  2.1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土壤资源流失

  农村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涉及到众多工作项目,需要使用机械作业的情况较多,施工活动范围较广,这些因素都会对当地的原始地貌产生一定的损害。此外,建设施工中的一些大型生产、生活临时设置设施也会对农村的原有耕地与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施工人员的临时宿舍、工地食堂厨房、临时仓库等,都会对当地水土流失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需要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有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充分结合工程设计方案,对弃土量进行预测,将施工中布设输水渠、排水沟所挖出的土方,以回填的方式铺设在沟道旁,通过推平压实改造为田间小路。或是将土壤推平后根植草木,将水土流失的风险进一步控制降低。

  2.2农村水利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的建设能有效促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水土流失隐患。1995年的特大洪水中,辉南县辉发城水库的洪峰流量达到了7880m3/s,位居1888年以来的洪峰首位,在这场洪水灾害中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大量水利设施遭到破坏,众多小(2)型水库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水库存在着严重的淤积问题,大量小(2)型水库成为病险库,暴露出水利设施的防洪设施能力薄弱的问题,为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因此,为了减少当地土壤资源的流失情况,水利工程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需要结合农田的规划区设置防治区域,加强水利设施的防洪抗灾能力。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水土保持的意识,将水利工程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降至最低。

  3农村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特点

  3.1多样化

  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水利项目的施工流程与施工方式存在着较强的复杂性,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操作不当的问题,就会产生不同形式与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问题,由此造成了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在水土保持工作上所需要的面对的多样化问题。

  3.2复杂性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作为加剧水土流失问题的一项重要诱因,具有着极强的突发性。施工现场的地表土层在短期内受到较为强烈的侵蚀后,对施工场地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会带来急剧的破坏问题,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不利影响。

  3.3不均衡性

  我国疆土广阔,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形地貌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农村水利工程在施工中所造成的土地侵蚀问题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表现。

  4农村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策略

  4.1水利工程施工与生物防治的有效结合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需要结合周边环境状况,以保障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施工过程中要对石料砂石等材料充分利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从而实现挖填方的平衡,通过合理的控制手段将对植被造成的破坏降至最低。待工程竣工结束后要开展生物防治工作,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在设计与施工等环节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注重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预防与管理,加强后期验收工作中对这方面问题的重视程度。要加强相关技术的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生态修复技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为了解决当前工程施工中的不足之处,组织专家与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考察,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出极具针对性的对策方案,以此实现大范围的生态修复效果[3]。

  4.2构建水土保持指标监测体系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结合水土保持需求来制定最合适的施工方案,依照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关检测要求开展检测工作。结合检测结果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展开分析,充分探查工程中可能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的环节,将这些环节作为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对象,以此制定出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佳施工方案。水土流失的预防检测工作中涉及了当地近几年的气候特征、气温常态、土质特征、植被覆盖率等多种基本资料。各种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的因素都是检测工作需要进行数据监测的重点关注对象,其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各类指标。例如,土方开挖量、水土流失方位、植被覆盖程度等。

  4.3合理运用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

  时代的发展变化,也为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了变化。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取得了大幅提升,各类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已经开始大量引进水土保持工作中了。通过充分发挥出引进技术与设备的优势,能够显著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整体效率。为了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开展,还需要实行科学适当的管理措施,根据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定制出一套有效的管理策略,进而探寻出具有针对性的水土治理方式。加大可持续种植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向好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水土保持工作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加大水土保持工作中的资金投入力度,对水土保持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与进步展开深度分析,从中发现重点与关键点,并总结经验,有助于建立一支更加专业的水土保持工作队伍。

  4.4农村水土保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分区

  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开展基础挖掘工作需要设置防治区。工程建设既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还需要结合当地水文情况与农业分布情况,在这些基础上展开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工作。水土保持措施要充分融入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例如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设立,为了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的情况发生,就需要在开展施工前先做好对应的防护措施,对施工地点的选址要进行科学考察。在确定选址后还要先做好必要的输送排水设施的建设,通过对排水水流走向进行引导,将排水施工引发的水土流失风险降到最小。在堆沙场设置放置区时,需要充分参考施工特点与地形特点,对施工现场附近的废弃土坑加以利用,作为施工中的堆渣场。设置截水沟时需要堆砌沙包,以此来对飞沙走石进行拦截。待工程完结后还要对堆沙场开展复垦绿化的建设。农村水利工程中的岸墙工程能够担负起一面为水、一面是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模式。岸墙工程综合防治区的设置能够有效开展工程开挖与填入工作。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岸墙工程的特征,对面向水的方向加强绿化工程的建设,同时做好水土保护墩,对于减少水土流失有着显著的效果。

  4.5严格执行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与验收

  工程结束后,相关部门要做好验收工作,对项目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同有关单位进行处理,为水利工程后续管理控制工作有效开展做准备,最大程度地保障水利工程运转时的质量与效率,尽可能降低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概率。对于农村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与管理,需要着重关注整治面积的覆盖率,将草木种植面积与复耕面积纳入监管体系之中,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整体防治效果,科学合理且全面的监督机制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减轻了水土流失问题会对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4.6重视水土保持意识的宣传教育

  农业生产与发展活动少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与教育,帮助广大群众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在为群众建立起正确的环保意识与生态意识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力度,为农村的建设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5结束语

  在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力度,能够针对水土流失问题提供有效策略,从而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的预期目标,对施工周边生态环境展开有效保护。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将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能在水土流失问题上发挥显著功效,对于水利工程的抗洪防汛工作也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实现水利工程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建刚.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11):39-40.

  [2]马欣欣.基层农田水利的水土保持工作探析[J].农业与技术,2020(11):76-77.

  [3]王盼.浅谈如何做好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41-42.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来源:《农家参谋》,作者:刘正巍

文章标题: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shuili/4618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