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水利大国,水利建设任重道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是一篇水利施工论文,发表在《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杂志是由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反映水利水电科研成果为主,其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关于水电工作的要求,及时报道和传递院内外科研成果、科技新动态,推动水利水电开发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刊物内容包括学术论著、学术讨论、新技术等。主要栏目有:水利土木工程、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面向的读者群为广大水利水电工作者、学院师生及相关专业人员。
【摘 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水电工程是水利行业重要产品之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水利行业主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是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水利工程管理运作中呈现的一些问题,使得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受到干扰,导致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威胁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水利工程管理运作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现状的分析,就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实施创新战略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水利施工论文,创新,战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管理问题
目标管理不严肃,主要表现如: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更是合同约定是一套、现场施工又一套,随意性大而缺乏严谨的计划、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签订合同时对工期的承诺为迎合业主的要求而不管科学性,实施时缺乏有效措施而放任自流。
2.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安排与监督,自主性、规范性管理少、应付性大,从而使目前为数不少的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很乱不堪。
3.体制问题
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中项目管理的责、权、利未能到位,项目管理责任制还未完善,约束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开展,大大限制了项目部管理职能的履行,使许多项目的管理与项目管理科学的要求相距甚远。
4.人员素质问题
由于受历史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现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偏低,过分依赖于公司,依赖于企业各职能部门,有些项目管理人员有良好的技术素养但缺乏对成本、进度、质量、综合管理的控制能力,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对管理在行但又对现场缺乏必要的经验与技术,或者对财务知识缺乏。因此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约束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二、实施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
1.企业制度创新
第一,从企业的功能定位出发,确定制度创新的具体形式。第二,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改制企业决策层、经营层、监督层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制约机制。第三,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建立对经营者的审计、监督、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确保出资人到位。
2.机制创新
改制的目的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就要求处理好企业的体制和机制的关系,在企业改制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机制创新。企业的机制创新大体包括:建立全面对接市场的企业营销机制,分工明确、定量考核的责任机制,内部权力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激发企业活力的激励机制,公平竞争、既能引进又能留住人才的人才开发机制。企业机制创新,要以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第一,进一步打破“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
企业以职能定机构,以机构定编员。各级管理人员实行年度聘用制,德、能、勤、绩作为其竞聘上岗的基本条件,要严格考核,逐步推行管理部门人员的“末位淘汰制”,以健全和完善“人员竞聘上岗、职务能上能下、用人能进能出”的新型用人机制。第二,建立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企业经营者的薪酬必须与其职责、业绩,特别是和企业财务状况挂钩。在严格审计、考核和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基础上,试行经营管理者持有股权、股票期权等分配方式。
3.企业管理创新
要把管理创新贯穿于企业创新的全过程。管理创新大体包括:第一,管理观念创新,即逐步用企业化、市场化、法制化的管理观念取代传统的行政层次管理观念。第二,管理思想创新,即不断吸收和运用市场主体观念、以人为本观念、团队精神观念、过程精品观念、标价分离观念等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思想。第三,管理手段创新,即普遍推广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三、实施创新战略的关键
1.创新与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以创新机制增强企业生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改革是企业发展的条件,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为科技创新造就了良好的氛围。因此,为了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促进施工企业健康发展,进行施工
2.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实施创新的另一个关键是人才。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要把市场实现程度作为人才激励的重要依据,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新机制。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建立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梯队;逐步建立形成人才发现、鉴别、评价、选拔与使用等一整套管理制度,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骨干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注重自身队伍的再培训,制订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快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的节奏;实行科技人才聘用制,营造人才奋发向上的良好环境;加强企业内部技术交流和协作,提倡团队精神和岗位奉献精神,用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励科技人才爱岗敬业,增强企业凝聚力。
四、结语
由此看来,水利创新施工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应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在技术、资金、人员、管理等进行富有积极意义的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真正的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林丽蓉.《工程水文学》[J].河南大学出版社.张宗尧,于德顺,王德信.
[2]葛文辉,安中仁.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新进展[J].中国水利,2004(08):49-51.
[3]王雷,崔祝时,马树文.试论《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J].吉林水利,2001(06):36-38
[4]王彬.加强施工组织设计适应工程建设体制改革的需要[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1996(0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