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研究

所属栏目:矿业论文 发布日期:2021-03-12 10:03 热度:

   地质灾害导致的地标崩塌、地表变形、滑坡等情况,是造成岩土工程无法正常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大对这些原因分析、研究的力度,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提前预防并逐一解决,能够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在岩土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对岩土工程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测量,不仅能够为岩土工程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提供便利条件,而且还能使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研究

  1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1.1 滑坡地质灾害成因根据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现象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发现,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种类中,滑坡地质灾害占据的比例比较大。造成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发展经济、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中,大量开垦土地、肆意开发树木造成的,导致山体具有的植被数量逐渐减少,植被对山体表面土层的约束力逐渐减小。长此以往,山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斜坡附着的沿土在摆脱植被的根系的固定力以后,会逐渐变软、变散,并沿着山体的坡度向下滚落,从而出现滑坡地质灾害。

  1.2 地表变形地质灾害对于地表变形这一类地质灾害而言,具有较高的持续性特点,不仅包含种类多元化的灾害现象,比如,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地面坍塌等形态,而且在外力不断地作用下和时间的不断推移下,这些已经出现地表变形地质灾害问题的位置,出现泥石流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2018 年我国在开展岩土工程的过程中,有将近 70 个工程项目存在比较明显的地表变形,其中有 30 个工程项目存在严重地表变形问题,甚至出现沉降幅度超过 3 米的情况。根据地表变形地质灾害发生的本质而言,出现地表变形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对地下矿产资源不合理开采,导致地下岩体孔洞较多,支撑力降低。第二,地下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第三,对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由于地面下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使地表结构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暗挖技术的运用、地下熔岩的运动、过度抽取地下水资源、肆意开采地下矿产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都是造成地表变形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1]。

  1.3 坍塌地质灾害针对坐落在陡坡位置并且被直立类型裂缝分割的岩土土体而言,由于土体的根部位置比较空虚,很容易出现局部移位和压碎折断的问题发生,导致土体具有的稳定性较差。长此以往不加以改善,或导致土体突然从母体上脱落,出现翻滚、倾倒的问题。这种土体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被称为坍塌。导致坍塌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强烈震动。第二,推渣填土。第三,渠道渗漏或者水库蓄水。第四,道路工程边坡开挖。第五,采掘矿产资源。

  2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应用

  2.1 实现滑坡现象控制对于岩土工程而言,滑坡地质灾害具有的影响比较大,造成的破坏程度也比较深,在对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重点关注。第一,加强对山体斜坡岩土力学强度的提升力度。根据对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知道,为了保证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岩土工程施工人员可以将山体的坡度进行有效的降低,使山体具有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并且结合对山体边坡的加固处理措施,使山体的坚固程度有效提升,从而,使山体出现滑坡的情况有效降低。第二,对容易产生滑坡地质灾害位置的地下水进行综合防治。对岩土工程施工现场周围水文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地质条件展开严格、准确的检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施工现场周围地下水有效排除,保证山体不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出现结果不稳定的情况。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地下水时需要使用特定的方式,比如,水平钻孔疏干方式、垂直孔排水方式等都是具有较高效率的措施。第三,加强对岩土工程施工现场周围截水沟修建的规范性,这样,能够保证在滑坡范围内不会有地表水流入,降低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2]。

  2.2 进行地表变形控制在开展岩土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地表变形造成地质灾害的情况远大于滑坡造成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严重的威胁和破坏。鉴于此,加强对地表变形的防治力度,是降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有效措施。根据对地表变形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地表变形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第一,在岩土工程正式开展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环境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检测,明确掌握岩土工程地质特点。与此同时,在对地下水进行抽取以及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对地下熔岩的运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第二,岩土工程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具有较高的规范性,能够满足岩土工程对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在对岩土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设计理念和流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沿土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工程荷载指标的要求。第三,加强生态防治措施的利用力度。在岩土工程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岩土表面植被的覆盖率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呈现反比关系。因此,岩体工程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在工程周围和山体周围大量种植植被,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实施荒山改造。比如,施工人员可通过植树造林、培养各种植物的方式对岩体进行绿化改造,对岩土中发生流失和风化的问题进行改善,实现生态性防护效益的有效提升[3]。

  2.3 崩坍地质灾害控制针对崩坍地质灾害控制而言,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主要工程措施和生物工程。其中生物工程主要指的是大量种植树木,合理耕种、种草护坡,提升当地森林和绿植覆盖率,加强土壤的稳固性,能过使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大幅度降低,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灾害的发生。生物防治措施是一项具有长久性特点的崩坍地质灾害控制措施,具有防治时间长、改善自然环境能够程度较大、保持生态平衡时间长、投资成本较少、应用范围比较广等特点。工程防治措施是目前崩坍地质灾害控制措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适合使用的条件为由于房后切坡产生的小范围土质滑坡。利用削方减载护坡、前缘支档、滑坡后缘地表排水等措施具有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一部分可能对重大工程设施造成严重影响的崩塌地质灾害,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实施锚固、拦挡、排水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能够在根源上杜绝由于崩塌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3 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3.1 监测系统结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无线传感设备、监控摄像系统、信息传输系统、预警系统以及计算机系统。此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技术,通过监控摄像系统对地质进行监测,将监控的数据通过信息传输系统传输到控制室,控制室内通过计算机相关软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判断是否有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预警系统进行响应,能够让施工人员做好提前撤离的准备,从而保障人员财产等方面的安全。这种监测系统主要是利用卫星和互联网络进行监控传输,因此,一些天气原因对监测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影响因素如下表。

  3.2 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功能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具有地形绘图模块,通过对地质情况进行监测,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分析处理,最后形成三维模型,可以直观感受地理情况。还具有信息管理模块和信息搜索模块,将地质信息传输到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中,将数据信息进行储存和管理,当需要使用信息数据时,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检索功能获取信息。预警模块分为自动预警和手动预警,当监测到地质灾害具有发生的可能时,预警模块会做出反应,从而提醒相关人员做好撤离和防护的准备。

  3.3 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地质灾害的监测系统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现场的监测部分,用来监测地质情况,第二部分为传输部分,主要利用卫星信号进行传播,第三部分为控制室,对传输数据进行处理,第四部分为预警模块,发出警报,提醒人员做好准备。通过以上的流程完成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针对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展开的系统性分析,我们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由于地质灾害具有的多元化特点,对沿土工程工作的高效、精准开展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相关人士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对导致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不断地深入分析,在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这些原因进行改善,使岩土工程具有更加完善的实用性和专业性,为我国岩土工程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盛夏.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分析[J].世界有色属,2018( 11) : 191-193.

  [2]张朝刚.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途径[J].有色金属设计,2018,45( 1) : 6-8.

  [3]孔凡龙.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 5) : 13-14.

  [4]李媛.中国岩土工程灾审类型及其特征一基于全国县市烤土工程灾害调查成果分析[J].中国岩土工程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 2) : 37-39.

  《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研究》来源:《科技风》,作者:冯迎飞

文章标题: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kuangye/4520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